回归课堂本真 促进有效生成——浅谈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课堂本真促进有效生成——浅谈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追求简约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艺术,力求通过“简约”教学使教学不“简单”,达到“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

课堂的求“简”原则,以“简”的思想调试矛盾,使课堂中看似矛盾的因素统一和谐。

辩证地看,“简”化了的课堂,意味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表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

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我们应该把课上得简单一点、实在一点、深刻一点。

课的简约,我们可以把它主要落实到教学内容的简约和教学结构的简化上。

教学内容的简约,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定得集中一点,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我们还要抓住关键,避免无限制的拓展。

笔者在执教《秋游》一课时,基于孩子们已经了解秋天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制定了让孩子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美好景象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秋天田野的五谷丰登,喜爱秋天果园的硕果累累,更喜爱秋天带来的无穷欢乐。

关于描写秋天的成语和诗句有很多,但笔者并没有一股脑儿地呈现给学生,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些经典词句让孩子们欣赏。

教学结构的简化,我们要还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来面貌,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环节,让语文教学体现真实、朴实、扎实,这样的教学才不会肤浅空洞,流于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约才是内功,简约才叫真实,简约才算艺术,简约才是教育的真谛,简约才会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二、允许“缺憾”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也不是一个划上完美句号的手稿。

成尚荣先生说:“课堂是出错的地方。

”人们常把课堂教学称为艺术,其实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完美,而这种不完美,这种缺憾,往往会给课堂本身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因为有了这些缺憾,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不失本真,才会变得更美丽,更精彩。

笔者在上《清平乐·村居》一文时,就告诉孩子们古诗词有它自己的韵律,有平仄之分,随后伴着音乐给孩子们示范吟诵了一遍,孩子们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也想来吟诵一遍,于是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起来,可能是他们较少接触诗词,听起来总觉得不是很自然,有一种做作的感觉。

虽说这是朗读上的缺憾,但笔者尊重他们的这种体验,在体验的初步尝试阶段,有这样的缺憾存在也是允许的。

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缺憾,无需刻意做作,也无需打扮装饰。

带有缺憾的课堂就像断臂的维纳斯.就像倾斜的比萨塔,虽然不完美,但它同样具有一种独特而真实的审美意义。

应该说,我们在课堂中“放弃完美”并不是不要“完美”,而是让学生尽情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

三、留下“空白”
时下的语文课堂“感悟”、“体验”渐成一种时尚。

我们常常发现,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还没有读几遍课文,教师便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说说你的体会”、“谈谈你的感受”,有时还一阵穷追猛问:“你还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体会与感受?”
中国语言讲究“模糊性”,学语文重在培养语感,其中的“直觉”非常重要,这种“直觉”有时只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就像中国画中讲究“空白”艺术,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个中趣味又怎能说得清、道得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时过多的表述也是虚情的,这时的语言是苍白的,“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但也有它特有的局限性,过多的表白会弄巧成拙,把本来很清楚的事物,越说越糊涂,甚至离题千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学生一生的事,我们不必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就感悟许多,放心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相信时间能够解决一切。

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就应该返璞归真,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能够将视角瞄准语文的本体,简约中求深刻,缺憾中寻完美,空白处求感悟。

少点花哨,多点本真的东西,那么,语文教学连同我们自己都会变得简单而又深刻,清晰而又丰富,独特而又鲜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