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 (+)
健康侧眼
直接对光 间接对光
反射
反射
存在 (+)
丧失 (—)
动眼神经 损伤
丧失 (—)
丧失 (—)
存在 (+)
存在 (+)
-10-
四、听觉传导通路
螺旋器(Corti器) →双极细胞(换元)→蜗神经 →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换元) →脑桥内形成斜方体交叉至对侧 →外侧丘系→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 →下丘(换元)→下丘臂 →内侧膝状体 (换元)→听辐射 →内囊后肢→大脑皮质的听区颞横回

外侧膝状体

节细胞
内囊后肢 视辐射
视神经
距状沟两侧
•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 维交叉,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
-7-
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引起不同的视野缺损:
①视网膜损伤引起的视野缺损 与损伤的位置和范围有关; ②一侧视神经损伤可致该侧眼 视野全盲; ③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可致 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④一侧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 纤维损伤,则患侧眼视野的鼻 侧半偏盲; ⑤一侧视束及以上的视觉传导 路(视辐射、视区皮质)受损, 可致双眼病灶对侧半视野同向 性偏盲(如右侧受损则右眼视 野鼻侧半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 盲)。
-8-
(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直接对光反射 间接对光反射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 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两侧瞳孔缩小
-9-
不同部位损伤瞳孔对光反射表现
视神经 损伤
患侧眼
直接对光 间接对光
反射
反射
丧失 (—)
肌萎缩
不明显
明显
腱反射
亢进
(-)
病理反 射
阳性
(-)
浅反射
减弱或消失
(-)
-18-
二、锥体外系
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 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 切传导路径,其结构十 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 纹状体、背侧丘脑、红 核、黑质、前庭神经核、 小脑等。
-19-
(一)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躯体运动、
大 感觉区 —————————→ 新纹状体
神经系统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三、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
-1-
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 头面部
意识性 非意识性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27-
-23-
二、胺能通路
(一)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
上行 新皮质和海马 延髓和脑 中脑中央灰质、下丘脑
⒈脑桥蓝斑 ------→
⒉ ---→
下行 孤束核、脊髓 桥腹侧部 隔区、杏仁体
⒊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
(二)肾上腺能通路
由延髓(背侧、中缝背侧、腹外侧网状核)发出纤维上行至迷走神经背 核、孤束核、蓝斑、缰核、丘脑中线核群、下丘脑;下行至脊髓中间外侧 核。
(三)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苍白球发出纤维止于底丘脑核,后者发出纤维经同一
途径返回苍白球,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影响。一侧底丘 脑核受损,丧失对同侧苍白球的抑制,对侧肢体出现大幅度 颤搐。
-21-
(四)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大 脑
额广、泛顶皮、质枕、颞-叶 -皮-质-脑桥→纤脑维桥核---小(脑-脑桥→中小脚脑束)
对侧新 小脑皮质


躯体运动区←
背侧丘脑
(腹前核、←
小脑上脚交叉
↓ 齿状核
腹外侧核)
红核
交叉 红核脊髓束
脊髓前 角细胞
-22-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 一、胆碱能通路 ①运动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 细胞),控制随意运动; ②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激动系统; ③脊髓后角→背侧丘脑→大脑皮质的特异性感觉投射。 ④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 司内脏活动。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躯干、四肢 头面部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锥体外系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2-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四、肽能通路 执行着神经递质或调质的功能
-25-
练习题
1 试述浅、深感觉的传导通路。 2 什么是锥体系? 3 面神经核上、下瘫的鉴别点和原因是什
么? 4 名词解释: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 上神经元、下神经元、面神经核上瘫、面 神经核下瘫、舌下神经核上瘫与核下瘫
-26-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2 痛、温觉传导通路。 3 皮质脊髓束。 4 皮质核束。 难点: 锥体外系传导通路。
脑干各部 后外侧核
中央旁小叶后部
(二)头Biblioteka Baidu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①

皮肤 周围突 三叉神经节 中枢突 粘膜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丘系

内囊后肢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中央后回下部
-5-
-6-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一)视觉传导通路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视交叉视束

双极神经元

皮质纹状体纤维
纹状体苍白球纤维

苍白球
质 额叶躯体 运动区
腹前核、 内囊 背侧丘脑 腹外侧核 苍白球丘脑纤维
-20-
(二)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纤
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当 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 Parkinson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
-12-
-13-
第二节 运动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最后公路
一、锥体系
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 锥体细胞
锥体束
皮质核束 脑神经运动核 皮质脊髓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Betz细胞)和 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及位于额、顶叶部分区域的锥体细胞的 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
-14-
(一)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
锥体细胞 内囊后肢
中脑、脑桥 延髓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神经 躯干肌、四肢肌
-15-
(二)皮质核束
① 锥体细胞
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 内囊膝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上部 疑核 副神经核
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明 显症状,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致听觉障碍。
-11-
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耳半规管的壶腹嵴及前庭内的球囊斑和椭圆囊班 →双极细胞前庭神经 →延髓和脑桥交界 →前庭神经核群→背侧丘脑的腹后核(换元) →颞上回前方的大脑皮质
前庭神经核群 →内侧纵束→ 上升的纤维→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
眼外肌 咀嚼肌 面肌(额肌、眼轮匝肌) 咽喉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16-
面神经核下半 → 颊肌、口轮匝肌
舌下神经核 → 舌肌
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
•面神经核上瘫 •面神经核下瘫 •舌下神经核上瘫 •舌下神经核下瘫
-17-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瘫痪 痉挛性瘫痪(硬瘫)迟缓性瘫痪(软瘫)
(眼肌前庭反射—眼球震颤); →下降的纤维→副神经脊髓核和上段颈髓前角细
胞( 转眼、转头的协调运动) →纤维与部分前庭神经直接来的纤维→经小脑下脚
(绳状体) →小脑(参与平衡调节) →纤维→脑干网状结构、迷走神经背核及疑核联系
前庭神经外侧核→ 前庭脊髓束 (躯干、四肢的姿势反射—伸 肌兴奋、屈肌抑制)
同侧脊髓侧索 2级纤维
脊髓小脑后束 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上脚
旧小脑皮质
旧小脑皮质
-4-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痛温①觉、粗触觉和压觉②传导通路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脊神经 ③
脊髓Ⅰ、 对侧脊髓丘脑束
Ⅳ~Ⅶ层
上升1-2节段
脊髓丘系 背侧丘脑腹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肌、腱 关节、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薄束楔束

薄束核 对侧内侧丘系 楔束核
脑干各部
背侧丘脑腹 内囊后肢 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3-
(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肌、腱、关节 的本体感受器
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 脊髓
C8~L2节段胸核 腰骶膨大第V~Ⅶ层外侧部
(三)多巴胺能通路
包括:①黑质纹状体系; ②脚间核边缘系统(隔区、杏仁体、扣带回等); ③下丘脑弓状核正中隆起系。
(四)5-羟色胺能通路
上行 脑桥蓝斑、中脑黑质、背侧丘脑、下丘脑、大脑皮质 脑干中缝核群 --下-行→
小脑、脊髓
-24-
三、氨基酸能通路 兴奋性
天冬氨酸、谷氨酸 抑制性
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和牛黄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