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画像石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汉代画像石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但是汉画像石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在现代城市雕塑中应用是凤毛菱角。
然而,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在现代城市雕塑中的运用也不能是一成不变,按步就搬的应用。
要在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形式中寻找其精髓刨去其糟粕。
使汉画像石这一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的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字:汉画像石、艺术形式、城市雕塑、传承与发展
一、汉画像石艺术造型的基本形式。
汉画像石是汉代墓室的一种石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造型艺术。
应此汉画像石的造型形式和艺术手法是多变和丰富的。
下面是对汉画像石艺术形式特征的基本概括。
1、汉画像石的构图艺术形式丰富,汉画像石的构图形式能很好的组织表现所要表现的故事情节和内容。
具体可概括为:单幅画面构图和单块多幅构图。
画像石单幅画面构图又分为:重复排列式构图、多元素组合构图、立体式构图。
单块多幅构图分为:重复叠加排列式构图、九宫格式构图、框体式构图、电影胶片式构图。
2、汉画像石的造型具有其独特之处,与古埃及墓室壁画的造型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处,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华民族艺术形式。
其造型形式对中国后代朝代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产生影响和借鉴其艺术形式。
其造型特征有形象的高度概括,有书法式的象形造型。
线条造型精炼,富有高超的线条表现语言。
3、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传统雕塑艺术技法。
其雕刻技法大体分为: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凸面阴线刻、减地平雕、浅浮雕这几个雕刻技法。
中国最早的传统雕塑艺术汉画像石是一种用线条塑造形象、线面结合、有装饰意味的雕塑艺术形式。
现代将其雕塑技法的形式归为线刻和浮雕形式两大类。
二、汉画像石艺术形式在城市雕塑中应用的策略。
汉画像石艺术形式在现代丰富的雕塑艺术形式中的应用面和应用途径是广阔的,汉画像石艺术形式具有的独特的雕塑艺术具体可应用在装饰艺术、城市雕塑、建筑外立面、公共设施表面等地方。
从先前学术界对汉画像石艺术的研究可以看出画像石艺术对随后的中国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主要影响在中国的国画、年画、雕刻等方面。
然而从具体的应用方法上看。
对画像石艺术形式的应用途径可分为两种应用方法。
1.直接表现应用
先前所说的汉画像石艺术形式是属于现今浮雕范畴。
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汉画像石艺术和浮雕艺术在哪些方面是可借鉴的?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把深度空间进行压缩, 按照线条透视和空间透视的艺术手段进行表现。
浮雕的特点是从一个方向欣赏的雕塑,可以附属在建筑表面上。
浮雕分为浅浮雕、高浮雕,适用于多种环境的美化装饰。
而汉画像石在雕塑语言上所表现的形象内容是从平面上凸出或隐现。
其凸出程度和凹进深度当以审美感觉而定。
可以作为汉代浮雕艺术形式的代表。
在城市雕塑的应用中, 汉画像石的浮雕形式处理手法、图案装饰等都可以直接得到很好的应用。
汉代画像石的技法中“减地平雕”是其独特艺术,其艺术特性呈现清晰的浮雕形式,是城市雕塑浮雕设计制作较好的一种方法。
凸突形象部分、非形象部分下凹。
是浮雕表现的另一种形式。
但是这里所说的直接应用不是“拿来主义”,是在汉画像是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改变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是对这一艺术进行原封不动照抄或临摹。
而是对两种事物间存在相同之处加以分析并将事物之间的相同部分进行运用,不同部分进行适合不同情况的改变运用,这才是对直接表现运用的正确理解。
山东曲阜孔庙的汉画像石艺术形式的浮雕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图1我们可
以看出孔庙中的壁雕是严格按照汉画像石表现手法予以应用的。
无论是从雕刻技法和画面形象的构成语言上,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性。
但是在画面形象中可以清晰的发现孔庙中的表现孔子的构图和形象的具体造型上是有着与汉代画像石中的构图和形象造型的法式不同的地方。
汉代画像石的构图都是单一形象组合,即使有多种形象的组合也不超过3中形象在画面中同时出现。
而孔庙中的壁雕画面中会同时出现3种以上的形象。
这就为画面构图形式带来丰富性,不会给人一种单一构图感。
在形象的具体刻画上,由于汉代的画像造型造诣处于初级阶段其画面形象只呈现单一“面向”的造型手法,形象雕刻不能满足人体艺术学的要求和透视的准确性。
而孔庙的壁雕形象的面向出现四分之三的侧面形象或更多,其形象的造型更加的复合透视和人体艺术学的要求。
这一不同是要比汉代画像石的造型形式在现代社会老说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而产生的。
2.间接表现应用
所谓间接应用就是对画像石艺术形式的深层次的认识理解和对其艺术形式的领悟。
拨开画像石艺术形式表面的“画布”,得拜见其内里的精华。
汉画像石是有着包含对现实意识超越的意义, 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是审美
整体性认识的重要特点。
汉画像石充实的视觉形式、造型流畅的随意性、疏朗大方的简约构图、雕刻的金石细线、行云流水的运动、团块厚重的体积, 形成别具一格的独特性。
而城市雕塑设计首先满足的是视觉需要, 只有用系统论的方法着眼于视觉艺术的研究, 才能排除很多假设和谬误; 因为视觉不是对整体中的元素进行机械复制, 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的把握。
在审美观点中, 城市雕塑设计的整体性,造型形式的整体性应该进入一种境界领悟艺术人生的真谛, 体验最大的愉悦,创造最美好的理想。
在城市雕塑设计中, 需要考虑到的恰恰是雕塑与城市文化背景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独特性。
通过汉画像石的视觉内容: 运动形式、构成形式、肌理特征等造型元素, 广泛地应用于设计、制作城市雕塑艺术, 把各处形态巧妙地配置在指定的空间之中, 可以使雕塑创作的理想化在城市文化上得以生动地体现。
使我们看到城市的审美意蕴, 形成城市的鲜明特色。
三、汉画像石艺术形和灵宝市城市雕塑中的设计实践。
在灵宝市城市雕塑函谷关道文化柱中的设计与应用中我们将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说明。
下面对灵宝市函谷关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地处“长安古道”,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始建于春秋战国。
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
“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
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
在函谷关这一浓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要运用什么样的雕塑语言来表现老子这史悠久、文化内涵浓重的题材时,根据景观设计与城市雕塑设计理论应从道文化柱浮雕应从其城市历史文化和景观环境来考虑。
从历史文化上,汉代画像石这一同样具有悠久的也是最早的中国雕塑艺术语言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函谷关老子的思想与道教文化可达到雅俗共赏。
从景观环境上,道文化柱确定为十二根浮雕柱左右果各六根平行排列。
(图2)在景观空间中形成长方形的闭合空间。
柱列形成景观中的虚实空间,
以此在景观空间中形成视觉通道并使观察者对柱列形成空间进行审美活动。
同时道文化柱浮雕的空间表现上以平行左右六根排列,使得文化柱上的浮
雕以多角度空间展现给观察者。
观察者可以由远处对十二根文化柱进行全(图2 道文化柱平面位置图)
景观察,也可以走到单根文化柱前进行详细的近景观察。
这样一来也使得观
察者在十二根文化柱雕之间来回的进行观察、解读文化柱上浮雕的内容。
并使观察者在十二根文化柱形成的虚实空间中所驻足停歇的时间延长儿而不是匆匆略过。
道文化柱的浮雕内容是围绕道家文化和他的创始者老子的一生历经来进行描写。
其基本内容定位1.老子诞生。
2.孔子问理。
3.紫气东来。
4. 5.函谷著书。
6.7.函谷关活动。
8.民间传说。
9.老子出关。
10.怀念老子。
11.思想流传。
12.世界影响。
浮雕内容确定之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画面构图组织的设计,在将汉画像石的构图造型形象运用在现代浮雕艺术形式当中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因汉代的艺术造型的造诣不高,构图的组织和形象的造型相对简朴、简明。
这样就留有可在原有汉画像石艺术形式上可改进和发展的地方。
如上述介绍的构图和造型形式中可用元素很多。
在道文化柱浮雕的构图可运用重复排列式构图、多元素组合构图、立体式构图。
重复叠加排列式构图、九宫格式构图、框体式构图、电影胶片式构图等。
在道文化柱浮雕的形象造型上运用多透视角度造型,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图3道文化柱浮雕设计线稿之一)
在道文化柱浮雕的雕刻技法上可以运用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凸面阴线刻、减地平调、浅浮雕等技法进行雕刻。
但是,道文化柱身的形状给运用汉画像石艺术形式上有几处需要改变的地方。
1.道文化柱身成圆柱形。
应此,在图3的画面构图设计中浮雕的画面不是在平面石料上进行雕刻的,画面的左、右在圆柱形石料上将会进行对接重和。
这样浮雕画面的构图组织上便要考虑到画面的左右内容能够对接上。
如图3画稿所示。
2.道文化柱柱身成圆柱形,画面尺寸都要大于汉画像石的画面尺寸。
因此,浮雕
形象造型的雕刻技法又不能完全运用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凸面阴线刻、减地平
调、浅浮雕的雕刻技法。
根据小样石料的雕刻效果对(图3图4)。
可以看出图3的小样的形象雕刻在原尺寸上的雕塑效果尚且可以。
但是把小样放大到九米高的函谷关道文化柱的尺寸比例上可以想象图3的形象放大后将是许多疏而细的阴刻线在道文化柱上。
其画面形象必然是模糊的不清楚的。
而图4的石料小样雕刻的形象轮廓清晰、具有清楚的高低起伏变化。
虽然具有浮雕的高低起伏变化,但形象表面依然是雕刻的很平整,使形象表面总体上呈现汉画像石艺术形式的特点,具有汉画像石艺术形式的表现效果(图6、图7)。
这种雕刻技法和构图形式在效果上远看
是汉画像石的艺术效果,近看有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在对其浮雕表面进行打磨加工使浮雕表面石料颜色加深与画面背景产
生色彩和机理上的差异,能更好的使的浮雕中的形象突出出来。
四、结论
汉画像石的艺术形式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发展是每代学者艺术家所共同致力的目标与责任。
汉画像石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先辈们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迷信、社会礼制、绘画雕刻艺术水准等能够让我通过这些来了解古朝代的人文社会的重要途径。
但是,除了解外我们应该持续把汉画像石艺术继承下来并经过现代艺术从事者的加工提炼得以发展。
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之一的汉画像石艺术得到良好的发展与传承不被现代世界文化的冲击而使人们遗忘了先代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在探索汉画像石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雕塑中的传承与发展应用方法上本篇只是对其研究的冰山一角。
是对“直接应用”方法运用在实际案例中的方法总结。
其“间接运用“方法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际城市雕塑案例中进行实践与总结。
参考文献:
[1]《画像石艺术鉴赏——中国收藏鉴赏丛书》杨絮飞浙江大学出版社
[2]《城市雕塑在城市大众文化消费中的核心价值研究》蔺宝钢雕塑2010/02
[3]《论城市雕塑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对应关系》蔺宝钢装饰2005/0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