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湾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二〇一三年九月

目录

一、杭州湾区域基本情况 (1)

(一)杭州湾自然状况和区域经济社会状况 (1)

(二)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

(三)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2)

(四)杭州湾海域污染成因分析 (3)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4)

(三)整治范围和期限 (5)

(四)总体目标 (6)

三、主要任务 (8)

(一)工业污染控制 (8)

(二)生活污染防治 (9)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0)

(四)海洋污染防治 (11)

(五)生态保护修复 (12)

(六)监管体系建设 (13)

四、重点项目 (14)

五、保障措施 (15)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问责 (15)

(二)强化联防联控,推进协同配合 (15)

(三)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工程效益 (16)

(四)加快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 (16)

(五)促进公众参与,强化舆论监督 (16)

六、附表 (15)

表1 工业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 (17)

表2 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提升项目 (20)

表3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整治项目 (24)

表4 城镇固体废物及船舶港口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 (26)

表5 生态保护及修复项目 (28)

表6 环境监管、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项目 (30)

表7 海洋污染防治项目 (32)

一、基本情况

(一)杭州湾自然状况和区域经济社会状况

杭州湾地处浙江省北部,上海市南部,东临舟山群岛,西有钱塘江、曹娥江等注入,是全国唯一的河口型海湾。杭州湾是以半日潮波为主的强潮海区,拥有丰富的港口岸线及航道、滩涂、旅游及潮汐能等资源。杭州湾沿岸区域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杭州、宁波、绍兴和嘉兴市土地面积共3858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7.9%;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833.72亿元,占全省的60.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1002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7倍。

(二)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海水水质。2012年,杭州湾海域水质状况极差,全部为劣四类海水,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全部样品无机氮超四类海水标准;75.0%样品活性磷酸盐超四类海水标准;50%样品化学需氧量在一类海水标准范围内;25.0%样品生化需氧量超一类海水标准;其它指标均在一类海水标准范围内,无超标现象。2013年6月,采用Model 500毒性检测仪对杭州湾表层海水进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在杭州湾的中部(从北岸的平湖市和海宁市至南岸的余姚市海域)海水存在着一定的生物毒性,尤其是靠近北岸的海盐近岸海域海水有中等生物毒性。

2.沉积物质量。2012年,杭州湾海域沉积物质量一般,

其中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比例为80.8%,第二类为19.2%,定类因子为铜。

3.生物质量。2012年,杭州湾海域生物质量状况总体较差,其中浮游植物生境质量一般;浮游动物生境质量差;底栖生物生境质量极差。

(三)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1.水质变化趋势。自1992年以来,杭州湾海域历年全部为劣四类海水,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近年来,无机氮浓度呈波动性上升趋势;活性磷酸盐浓度呈下降趋势,但仍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在一类海水标准限值上下浮动,变化趋势不明显;个别年份出现重金属铜、汞、铅或锌超标现象,2006年以后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自1994年起,杭州湾海域均呈现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主要受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影响。

2.沉积物变化趋势。各年沉积物超第一类标准指标主要有铜、铬等。其中1998、2001、2005年沉积物全部为第一类,其他年份有超第一类标准现象,但都在第二类标准范围内,沉积物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

3.生物变化趋势。近年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基本稳定,生存环境有所好转;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有所变动,多样性指数基本稳定,生存环境一般;底栖生物的种类从1992年的42种下降至2002年的12种,生物多样性降低,群落结构趋于单一化和脆弱化,局部海域已呈底栖生物荒漠化。

(四)杭州湾海域污染成因分析

1.特殊的地形水文是杭州湾海域水质超标的自然原因。杭州湾是我国唯一的河口型海湾,喇叭状地形和半日潮水文,导致海湾内水体扩散条件较差;钱塘江径流与海水间咸淡水相互作用,容易导致污染物质富集。另外,杭州湾受长江径流影响,营养物质存在叠加现象,导致海水水质长期处于劣四类。

2.直排海污染源是造成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截止2012年,该区域累计建成拥有入海排污口的污水处理厂38家,年污水排放量12.1亿吨。近30年来,杭州湾综合整治区直排海污染源数量迅速增加,工业园区密布,入海排污口数量多,有毒有害污染物集中排放,造成局部海域水质恶化。

3.海岸带不合理开发和过度捕捞是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随着杭州湾湿地围垦和人造刚性堤坝不断增加,原有的芦苇、泥滩、水体及鸟类组成的独特潮间带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鱼类洄游通道被截断,导致生物生境恶化,再加上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系统的消失,使得杭州湾对陆源污染物的截留、吸收和净化功能迅速退化,海水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围垦后的湿地主要用于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和农业种养业,各种污染物叠加排放,导致湾内水体污染形势更加严峻。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杭州湾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治为重点,兼顾氮、磷污染物削减。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推进工业、生活、农业农村污染综合防治,大力实施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构建上下游相互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努力开创杭州湾地区资源合理开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统筹陆域和海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将杭州湾区域污染整治与钱塘江、曹娥江等入湾河流和溪闸水污染综合整治有效衔接,控制河流溪闸污染物入海通量;通过对陆域排海污染源监管和治理来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滩涂湿地围垦规模,加强海岸带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海水养殖污染控制,严格近海捕捞管理,让杭州湾“休养生息”。

2.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污染源方面以陆源污染防治作为重点,污染物种类以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污染物作为重点,污染防治行业以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电镀等重污染行业为重点。在持续强化治污减排、着力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的同时,加快推进杭州湾沿岸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的推进转型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