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的计算》专辑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服务的计算》专辑介绍
韩燕波
近年来,软件服务作为网络上信息处理能力的一种抽象形式得到了广泛关注.面向服务的计算(SOC)技术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业已成为软件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标识分布式系统和软件集成等方向技术进步的一个新的里程碑.SOC倡导以服务及其组合为基础构造应用的开发模式,使能标准化、松耦合和透明的应用集成方式,有助于提高应用系统的互操作能力、敏捷性和集成能力.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并且对系统的部署、性能、事务、监控、访问控制、语义基础设施与元数据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的方式提出了诸多挑战性要求.为此,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此专辑旨在反映相关的最新进展,着重探讨当中的科学问题、理论基础、核心技术、体系结构、工程方法、支撑环境和实际应用案例.
征文收到了大量的来稿,涉及以下广泛的内容:服务的抽象和描述;服务语义和语义级互操作;服务虚拟化,服务组合;服务验证和测试;服务的有效管理和组织;服务的(动态)选取、匹配和替换算法;服务质量;面向服务应用的访问控制和系统安全;服务的个性化;面向业务领域的服务建模;面向最终用户的业务级服务组合;面向服务应用的新型体系结构;服务中间件和服务网格;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应用的动态虚拟组织,以及面向服务计算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经几十位审稿人严格的书面评议,本专辑择优录用了25篇文章,基本上反映了国内面向服务计算相关的最新进展.
在体系结构方面,麻志毅等作者的论文“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面向服务应用的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 并给出了一个用于评价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成熟度模型;李莹等作者的论文“一个面向服务的支持动态演化的软件模型”提出了一种支持动态演化的软件模型——SASM,使用反射技术并通过具有因果相联的基层和元层反映需求的层次性,给用户提供不同抽象级别的视图和管理手段.
在服务发现、选取及匹配方面,张成文等作者的论文“基于遗传算法的QoS感知的Web 服务选择”提出一种用于QoS感知的选择Web服务的遗传算法;李涛等作者的论文“Web服务异构消息匹配及重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Web服务异构消息匹配及其重用机制,通过概念抽取、合并、匹配和组合等方法将已有匹配结果应用到下一次匹配过程中,使得消息自动转换系统在与领域和流程相关的匹配能力上有显著提高;张文涛等作者的论文“会话类E Service的接口兼容和服务组合分析”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E Service接口形式化方法,检查两个接口之间的交互行为是否兼容,给出了验证会话类E Service接口兼容的方法.
在服务组合、业务过程管理和应用集成方面,钱柱中等作者的论文“基于Petri网的Web 服务自动组合研究”根据Web服务中消息和行为的关系,提出一种面向消息和基于行为的Petri网模型(Moap),并讨论了基于该模型的服务组合问题;郭玉彬等作者的论文“Web 服务组合的颜色网模型及运算性质”定义了一种基于颜色Petri网的Web 服务组合模型,给出了服务、服务组合运算的定义及性质以及服务组合的建立与执行算法;陈彦萍等作者的论文“一种满足马尔可夫性质的不完全信息下的Web服务组合方法”针对满足马尔可夫性质的服务组合过程给出了组合满足用户QoS的服务组合方法;孙熙等作者的论文“一种规则驱动的网络服务组装机制”提出了一种规则驱动的服务组装方法,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软件Agent的框架,用于在运行时监控和管理组装流程的执行;李长云等作者的论文“一种面向按需集成服务的业务模型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将显性需求和专家知识有机集成,使得客户化的场景在设计模式、插件库和本体库的支持下可交互式地创建和求精,最终成为结构良好、内容完备的业务模型;王月龙等作者的论文“一个基于元数据导航的服务工作流的自动装配模型”提出了一个工作流的分层概念模型及其与之关联的元数据分层描述规范,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元数据导航的、从高层的业务应用到底层的分布、动态资源的逐层自
动绑定的基本框架;曹健等作者的论文“基于多Agent协商的服务流程定制”提出了基于多Agent协商的服务流程定制模型,并给出了基于多Agent协商的求解算法.
在服务语义方面,陈旺虎等作者的论文“支持虚拟组织的语义基础设施的动态构建方法研究”提出一种从虚拟组织自治域的资源描述中抽取语义,然后聚合为虚拟组织的语义基础设施的方法,提高了语义抽取和聚合的准确性及自动化程度,并在语义聚合的过程中隐含了虚拟组织语义到自治域语义的映射,有效支持了虚拟组织应用的构建和跨自治域资源的透明访问,能够适应虚拟组织的动态开放环境、有效支持虚拟组织的语义基础设施的动态构建.
在服务事务方面,戚正伟等作者的论文“基于细胞膜演算的Web服务事务处理形式化描述与验证”采用细胞膜演算分析了现行的Web 服务中原子事务协调协议WS AT,采用细胞膜演算给出了其形式化描述,用于规范协调者和参与者的活动,得出该协议满足稳定性、一致性和非平凡性,而不满足非阻塞性的结论.
在性能和服务质量(QoS)方面,花磊等作者的论文“动态模板驱动的高性能SOAP处理”实验分析了Java平台上SOAP处理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模型映射机制,通过在运行时动态产生驱动数据模型映射的模板来避免耗时的Java反射操作,并实现XML数据对象和Java数据对象间的快速映射;张伟哲等作者的论文“基于信任QoS增强的网格服务调度算法”提出了基于信任关系的网格服务调度算法,可在保证服务性能QoS要求的同时,兼顾信任QoS 要求,该算法不仅具有较优的平均信任效益、总信任效益和较小的最终服务期,而且在失效服务数和系统吞吐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代钰等作者的论文“支持组合服务选取的QoS模型及优化求解”提出了一个面向组合服务的服务质量模型,将服务间的关联度作为衡量组合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考虑了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对于组合服务服务质量不同的要求;王亚沙等作者的论文“基于用户视角的组合Web 服务响应时间优化”针对服务的响应时间,基于用户的视角,提出了一种通过选择、调用合适的成员Web服务,对组合Web服务的QoS进行优化的方法;官荷卿等作者的论文“一种应用敏感的Web服务请求调度策略”提出一种应用敏感的Web服务请求调度策略——AWSRS,按照应用获益最大化的目标为不同类型的请求分配资源.
在服务安全方面,孙为群等作者的论文“一种基于角色代理的服务网格虚拟组织访问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角色代理技术的虚拟组织访问控制模型,在不降低自治域的安全管理效率的情况下,实现虚拟组织的细粒度授权和确保自治域的安全策略不被破坏;曹春等作者的论文“SCoAC:一个面向服务计算的访问控制模型”提出了一个面向服务计算的访问控制模型——SCoAC,以服务所在管理域间的信任关系为基础,以应用上下文为依据,通过引入上下文匹配机制对细粒度策略的实施提供支持;袁禄来等作者的论文“网格环境下基于信任模型的动态级调度”参考社会学的人际关系信任模型,建立网格节点信任推荐机制,并利用D
S理论对推荐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定义出基于网格实体行为的可信度函数,给出了“可信”动态级调度算法——TDLS.
在服务网格方面,褚瑞等作者的论文“一种基于内存服务的内存共享网格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内存服务的内存共享网格系统——内存网格,以解决网络内存不足的问题,扩展了网格计算的应用范围;朱青等作者的论文“基于数据网格面向服务的查询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数据集成与查询方法.该方法将数据库抽象为一种节点对应数据库中的元组、边对应“主外码”的关系的无向图,提出了新的数据查询算法和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数据查询模型,保证Top1答案树最优,Top K答案树近似最优.
在应用方面,单保华等作者的论文“一种有盟主的服务虚拟组织模型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探讨了SOC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有盟主的服务虚拟组织模型-SCVOM,支持由盟主在业务层次定义目标需求和分解任务、动态匹配选取相关合作伙伴的资源以及定义资源之间的协作关系,并采用聚合机制即时生成可运行的虚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