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石方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驻马店新阳高速公路B16A合同段K142+400~K148+500
路基石方路堑
爆
破
施
工
方
案
目录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二、开挖段石方路基工程概况
三、爆破施工前准备工作
四、施工要求
五、爆破方案及类型
六、石方爆破工艺流程
七、石方爆破安全措施
八、石方爆破注意事项
路基石方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对本项目路堑石方开挖施工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路基石方路堑开挖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适用于我项目工程K142+400~K148+500路基石方路堑爆破施工及K146+450~K146+560段、K146+765~K147+236段零星石方爆破施工。
二、开挖段石方路基工程概况
1、K142+400~K142+520段,岩性上部主要由角闪及云母石英片岩组成,局部由硬亚粘土和角砾组成,下伏角闪岩及石英片岩,平均挖方高度6.45m。
2、K146+450~K146+560段,岩性为大理石及斜长角闪片麻岩,上部零星分布薄层表土,平均挖方高度4.02m;
3、K146+765~K147+236.7段,岩性为大理石及斜长角闪片麻岩,上部零星分布薄层表土,平均挖
方高度4.05m;
三、爆破施工准备
1、地质情况的现场调查以确定具体的爆破方案;
2、爆药的购置及生产许可证的批准;
3、测量放样;
4、清除表土及边界线放样及警戒线的划分、安全警戒标志。
四、爆破方案及类型
1、石方路堑开挖方法
开挖石方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肓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对软石或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均应采用机械开挖,也可用人工开挖,作业方式可参照土方路堑机械开挖进行。凡不能使用机械或人工开挖的石方,则采用爆破法开挖。根据本标段具体情况,宜采用中小型爆破,其方法有;
(1)光面法
a、炮眼深度。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而决定炮眼深度,可按下式计算:
L=C*H
式中L——炮眼深度(m)
H——爆破岩石的厚度,阶梯高度(m)
C——系数,坚石为1.0~1.15,次坚石为0.85~0.95,软石为0.7~0.9
b、眼间距。用排炮爆破时,同排炮眼的间距,视岩石的类别、节理发育程度,参照下式计算确定:
a=b*w
式中a——炮眼间距(m)
w——最小抵抗线(m)
b——系数,采用火雷管起爆为1.2~2.0,采用电雷管起爆为0.8~2.3。
当使用多排炮爆破时,炮眼应按梅花形布置,炮排距约为同排炮孔距的0.86倍。
c、装药量。炮眼的装药高度一般为炮孔深的1/3~1/2,特殊情况下也不得超过2/3。
对于松动爆破,装药高度可降到炮孔深度的1/3~1/4。
d、提高爆破效果的措施。为提高爆破效果,可选用空心炮(炮眼底部设一段不装药的
空心炮孔)、石子炮(底部或中部装一部分石子)或木棍炮(用直径为炮孔直径1/3,长6~10cm的木棍装在炮眼底部或中部)进行爆破。
(2)药壶法(葫芦炮):药壶炮是将炮眼底部扩大成药壶形,以便将炸药基本集中于炮眼底部的扩大部分,以提高爆破效果的一种炮型。药壶炮炮眼较深,它适用于均匀致密粘土(硬土)、次坚石、坚石。对于炮眼深度小于2.5m,节理发育的软石,地下水较发育或雨季施工时,不宜采用。
a 、药壶炮炮眼深度一般为5~7 m,不宜靠近设计边坡布设,药室距设计边坡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最小抵抗线。
b、药壶炮的用药量按下式计算:
Q=KW3
式中:Q——炸药质量(kg)
K——单位岩石硝铵炸药消耗量(kg/m3),软石为0.26~0.28,次坚石为0.28~0.34,坚石为0.34~0.35。
W——最小抵抗线(m),一般为阶梯高度0.5~0.8倍;
c、单排群炮用电雷管起爆,每排药炮间距:
a=(0.8~1.0)W
式中:a——每排内炮眼间距(m);
W ——相邻两炮之间最小抵抗线的平均值(m )。 d 、多排群炮,各群之间的药包间距: b=1.5 W
当炮眼布置成三角形时,上下层药包间距: a=2W 下
式中:W 下—下层最小抵抗线(m )。
(3) 猫洞炮:猫洞炮是将集中药包直接放入直径为0.2~0.5 m 、炮眼深2~6 m 水平或略有倾斜的炮洞中的一种炮型。它适用于硬土、胶结良好的古河床、冰渍层、软石和节理发育的次坚石,坚石可利用裂隙修成导洞或药室,这种炮型对大孤石、独岩包等爆破效果更佳。
a 、炮眼深度应与阶梯高度自然地面横坡相配合,遇高阶梯时要布置多层药包。烘膛应根据岩石类别,分别采用浅眼烘膛、深眼烘膛和内部扩眼等方法。
b 、用药量计算
当被炸松的岩体能坍塌出路基时:
Q=KW 3
*f (a)d
式中:Q ——炸药量(kg ); W ——最小抵抗线(m );
K ——形成标准抛掷漏的单位耗药量(kg ),一般不宜抛掷爆破,而是用松动爆破或减弱松动爆破,用药量为抛掷爆破的1/2~1/3; f (a)——抛坍系数,f (a)=26/ a ; a ——地面横坡度;
d ——堵塞系数,可近似用d=3/h 计算,其中h 为眼深。
当被炸松的岩体不能坍榻出路基时: Q=0.35KW 3d
式中符号同前,其中0.35系数相当于式中a=70°~75°时的情况。 c 、炮孔间距 a=(1.0~1.3)W
式中W 为相邻两药包计算抵抗线的平均值(m );1.0~1.3系数,可根据岩石硬度、节理发育程度及地面坡度(a )的大小而定,宜采用1.0~1.2,当a >70°时,可采用1.2~1.3,但须注意,间距过大会使爆破物块度过大,增加二次爆破数量。 K142+400~K142+520段,由于本段开挖深较大,采用中小型爆破时宜分两次分层实施,首先用药壶炮排炮在路基中央沿纵断面爆破,形成13~14m 宽的阶梯,横断面上每排装3孔,每孔的最小抵抗线W 为5~6m ,炮眼间距为a=0.8w ,即为4~4.8m ,各排之间的药包间距为b=1.5w ,即为7.5~9m 。然后沿边坡使用光面爆破,使其形成开挖边坡。
K146+450~K146+560段,本段开挖深度不大,坡度较徒,采用中小型爆破时宜沿路基横断面层层推进,并可采用药壶炮与猫洞炮配合爆破。采用药壶炮与猫洞炮配合爆破时,横断面上部使用药壶炮,每排装4孔,每孔的最小抵抗线W=0.8H t =3.2m ,炮眼间距为a=0.8W 即为2.52 m ,每孔装药为Q=KW 3=9.8kg 。下部使用猫洞炮,每排2孔,每孔的最小W 1为6 m ,炮间间距
a 1=1.3 W 1=7.8 m ,每孔用药量Q 1=0.35K 1 W 13
d , K 1取1/3,W 1取6 m ,d 取W 1/3,得Q 1=50.4 kg 。在横断面上形成14~16 m 宽的阶梯后再用光面炮沿边坡爆破使其形成开挖边坡。
K146+765~K147+236.7段,本段开挖深度不大,坡度较缓,采用中小型爆破时宜沿路基边坡横断面层层推进。首先用单排药壶炮开挖13~14 m 宽,高为4m 的阶梯,再用药壶炮排炮爆破形成13~14 m 宽的阶梯。用单排药壶炮开挖时,横断面上装4孔,每孔最小抵抗线W 为4 m ,炮眼间距为a=0.8w ,即为3. 2 m ,每个炮眼用药量Q=KW 3,K 取0.30,W 取4 m ,得Q=19.2 kg 。使用排炮开挖时横断面上每排装4孔,每孔最小抵抗线W 1=0.8 H t ,H t 取4 m ,即为3. 2 m ,炮眼间距为a 1=0.8w 1即为2. 52,各排之间的药包间距为b 1=1.5w 1即为4.8 m 。每个炮眼用药量Q 1=KW 13,K 取0.30,W 1取3. 2 m ,得Q 1=9.8 kg 。然后采光面炮沿边坡爆破使其形成开挖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