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栽培茬次

山东是马铃薯二季作地区,主要茬次包括春茬和秋茬。

(1)春茬。

①三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拱棚内扣小拱棚加盖地膜的三膜覆盖栽培,一般12月中下旬催芽,翌年1月底2月初播种,4月下旬上市。

②双膜覆盖栽培。塑料拱棚加盖地膜的双膜覆盖栽培,一般1月上旬催芽,2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上市。

③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一般2月上旬催芽,3月初播种,5月底6月初上市。

(2)秋茬。7月中下旬催芽,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上市。覆盖拱棚的秋延迟栽培,播种时间可推迟到8月20日左右,11月中下旬上市。

2、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早熟脱毒种薯。

3、种薯处理

(1)晒种。选晴天连续晒种2~3天,剔除烂种。春季晒种注意防冻,秋季晒种避免强光直射。

(2)切块。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螺旋式向顶端斜切,每块

种薯应有1~2个芽眼,每块25克左右。小于50克的种薯可不切酒

精消毒。75%块。每切完一个种薯,切刀用.

(3)药剂拌种。可用甲基硫菌灵50%胶悬剂60克+丙森锌70%可湿性粉剂50克与2公斤滑石粉混匀,与100公斤种薯切块轻微搅拌,每块种薯都沾上药粉。

(4)催芽。采用层积法进行催芽。一层湿沙一层薯块,共堆放4~5层,上部用湿沙覆盖。春季催芽在15~18℃的温暖处,秋季催芽于阴凉处以避高温。,为了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切块后用l~2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浸种8~10分钟。

(5)晾芽。当薯芽长到~2厘米时扒出晾芽,温度控制在10~15℃,晾芽3~5天,使芽变绿变粗。

4、整地施肥起垄

结合耕地,每亩铺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5方,深耕25~30厘米,耙细耙匀,整平起垄,垄高20厘米左右,垄宽50厘米。也可施用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一半铺施一半沟施。播种时,每亩沟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2-18)100~120公斤、硼砂1公斤、硫酸锌1公斤。

5、播种

双行栽培,小行距20厘米,大行距75~80厘米,株距20~25厘米。春茬栽培,开8~10厘米深的沟,结合开沟,将化肥、微肥施于沟底,覆土后播种,搂平,覆地膜。秋茬栽培,最好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播种,以防土温过高种薯腐烂。开沟深3~5厘米,播种后覆土起垄,种薯至垄顶覆土10厘米左右。也可将肥料在播种

时集中穴施。.

6、田间管理

(1)拱棚栽培。

①温度管理。白天控制在20~26℃,夜晚12~14℃。前期可在中午开小口通风,随外界气温的升高而逐步加大通风量。3月中下旬开棚两端通风。4月中旬,由半揭膜到全揭膜,由白天揭膜晚上盖直至撤棚。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撤膜。苗期注意预防倒春寒。

②水分管理。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一般于出苗后、团棵期、封垄后各浇一次水,结薯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不可大水漫灌,浇至垄高1/3~1/2为宜。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

③适时追肥。薯块膨大初期随水冲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也可在膨大期用%磷酸二氢钾连喷3~4次,间隔5~6天。

(2)地膜栽培。

①播种至现蕾期。出苗前以保温增温为重点,一般不浇水、不施肥。如需浇水,水量宜小,以防烂种。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团棵至现蕾期小水勤浇,以水促肥。

②结薯期。适当浇水,不得大水漫灌,保持垄土湿润。遇雨及时排水。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薯块膨大初期可随水冲施10公斤的尿素、10公斤的硫酸钾,也可在马铃薯膨大期连喷3~4次叶面肥,间隔5~6天。

)秋茬马铃薯。3(

①播种至现蕾期。若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降低土壤温度。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划锄松土。一般于4~5片叶和株高25~30厘米时进行中耕培土扶垄。

②结薯期。适当浇水,不得大水漫灌,保持垄土湿润。遇雨及时排水。结合第一次中耕扶垄,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结合第二次扶垄,追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可在马铃薯膨大期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的叶面肥,间隔5~6天。

7、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主要病虫害。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蚜虫、蛴螬、地老虎等。

(3)农业防治。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选用脱毒种薯;严格切刀消毒;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不得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4)物理防治。

①黄板诱杀。每亩悬挂20厘米×30厘米的黄板20~30块诱杀蚜虫、粉虱等。

②杀虫灯诱杀。利用电子杀虫灯诱杀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杀虫灯悬挂高度一般为灯的底端离地~米,每盏灯控制面积一般在20~30亩。

)生物防治。5(

①天敌。保护利用七星瓢虫、龟纹瓢虫等天敌防治蚜虫。

②生物药剂。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防治细菌性病害;用Bt(200国际单位/毫克)乳剂200倍液喷雾,或用10%的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1%苦参碱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螨类害虫;可用%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

(6)化学防治。

①晚疫病。可用50%氟啶胺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

②蚜虫、螨虫。可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栽培也可每亩用20%异丙威烟剂500~600克熏棚防治。

③蛴螬、地老虎。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拌药土防治。

8、收获

适时收获,具体时间视价格、产量而定。秋季应尽量延长生长时间,在不使产品受冻前提下,直至地上部叶片枯死,再利用晴天抓紧收获。收获时轻拿、轻放,防止碰伤。

备注:本规程摘编于DB37/T 1704-2010 《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