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
在艺术中,人们往往强调“似真”或“逼真”,而在生活中,人们又在追求“如诗”或者“如画”。

仿佛贪心地,要在艺术中留下生活的影子,又不舍生活少了艺术的气息。

咋看之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句俗语: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或是作为地球人却成天想着摘星星捞月亮。

再文雅点,就是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论调了:男人的一生里总有红玫瑰和白玫瑰两个女人。

娶了红玫瑰,那白的就是窗前明月光,红的只是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那红的就是心口的朱砂痣,白的就是衣服上粘着的一粒米饭。

归结为一句话:人心总是贪婪的。

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

正如一切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这两种现象非但不矛盾,反而有着强大的、不容置疑的合理性。

说它是合理的,首先是因为这两种现象早已被无数事实证明。

“艺术的生活化”。

艺术的门类很多。

音乐方面,如人们所熟知的贝多芬。

他创作了九部交响曲,第五部被定名位《命运交响曲》。

那简短的主题节奏型——三个短音后面的一个长音,意味着“命运之神在敲门”。

而这正是贝多芬悲剧人生的反映—来自他对于父亲酗酒之后单调恐怖的敲门声的童年记忆。

他将自己的恐惧融入音乐,让人们通过沉重的音符,切实地感受到了那份人生的灰暗。

雕塑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高贵和优雅的气质,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人体健美的追求和崇尚,甚至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如文学方面,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有多少人难以相信那段宏伟磅礴的家族史并非一种真实的存在。

黛玉的清高薄命,王熙凤的八面玲珑,薛宝钗的乖巧机智,贾宝玉的情深意长,他们的生命炫若樱花,盛开时张扬肆意,即使零落也艳丽夺目。

他们的故事被创造,却又像是被记录。

仿佛曹雪芹本不是一个文学家,而是一个历史学家。

只是这位历史学家不够客观,非常偏心,容易沉溺,一不小心就将一部历史演绎成了一世传奇。

当然,艺术还有很多方面。

但这些就足以证明“艺术的生活化”早已成为现实。

那么“生活的艺术化”呢?其实这个问题在这里已经有些多此一举了。

正如上文列举的,那些孜孜不倦将艺术生活化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不就是艺术化的生活吗?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误解,以为能将生活艺术化的只能是流芳百世的伟人。

这其实是源于人们对艺术的偏见。

人们往往以为艺术高深莫测,似乎非天才不可染指,因此,许多人把它放置在神圣的殿堂里,敬而远之,顶礼膜拜,可望而不可即,“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艺术并非个别,实为大众。

并不是一定要创造出世人皆认可的的作品才是艺术,也并非由丰功伟绩构建的才是艺术的人生。

艺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因而艺术可以是我们模仿客观世界的作品,也可以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某种感悟。

所以,我们对逝去的美好的怀念可以是艺术;我们认真努力地活在当下也可以是艺术;假如我们还对未来有美好的愿景与规划,那么不要骄傲也不要谦虚,它是货真价实的的艺术。

由此观之,大多数的生活都可以是艺术的。

当然,如果你要举特例,我也不能阻拦。

因为毕竟还存在一些人他们因为先天不足
或是后天遇难,失去了对生活的反应能力,自然不能感知所谓艺术。

如果说生活的艺术属于大众,那么艺术的生活则是最基本、最难追求的大众。

艺术讲求“逼真”,是因为艺术脱胎于生活。

艺术首先是要反映生活,其次才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进行再创造。

我们不难发现,古往今来的艺术作品,能经受住时间的淘洗而被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和追捧的永远都是那些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

有些仅凭创造者想象而缺乏生活积淀的作品,很难受到人们的青睐。

即使能激起人们一时的兴趣,也逃脱不了被遗忘的宿命。

我们继续谈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个体能够得到统一的实现,还在于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艺术是生活之镜。

表现在艺术是生活的反映。

矛盾说过:艺术是人生的反映,人们怎样生活,社会怎样情形,文学就把那种种反映出来。

譬如人生是个杯子,艺术就是杯子在镜子里的影子。

艺术又是生活的关怀。

体现在艺术不是单纯的反映生活,艺术的更高目的是认识生活。

用不同的手法,或音乐,或雕塑,或文学,或思想,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融入作品,让欣赏的人透过作品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所听到的,感到你所感受到的。

彼时,艺术成了创造者宣泄情感的工具,也是外人窥探创造者内心的窗户。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同时,生活中充满了艺术。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

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
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从肢体上,我们感觉到冷热温凉、粗糙光滑;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

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

这些经历都能给我们以感受,给我们以启迪。

正如前文提到,艺术并非要和伟大与永垂不朽相提并论,它还可以使我们某一瞬间突发的灵感。

其次,二者又是有差别的。

“艺术高于生活”是差别之一,前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生活也不全是艺术。

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

比如说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

如果把金子比做艺术的话,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一整套技术。

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

种种联系和区别将这两种现象结合在一起,磨合打造,便成了最毋庸置疑的存在。

促成这种合理性的又不得不提的一个方面便是创作者本身。

一个人,如果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又能找到恰当的、适合自己的方式,秉承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反映生活,在反映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
造,那么,他的成果可以称为艺术。

而他所经历的这个过程则当之无愧的可以叫做“生活的艺术”。

这种现象实现的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工具。

要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即实现“艺术的生活化”便离不开“形象化”这个话题。

用形象反映生活是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周扬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绝不等于生活。

艺术的特殊性就是“借形象的思维”,若没有形象,艺术就不能存在。

他在《我们需要新的美学—对于梁实秋和朱光潜两先生“文学的美”的论辩的一个看法和感想》中甚至说到:形象在艺术可说是最本质的东西。

因此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就不但要取决于作者反映了怎样的现实,而且还得取决于那现实的描写是否完全被表现在形象中,作品的形式是否和那思想融合。

要在生活中实现艺术,则需要人类所特有的“武器”—思想。

生活就是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而艺术化的生活只是一种与非艺术化相反的生活形式。

无论我们选择哪一种艺术形式,在形成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动用思想。

这是实现“生活的艺术”的必经环节。

说到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

我们一直在寻求和鼓励生活与艺术的渗透与融合,不能忽视两种现象都有一个尺度问题。

物极必反。

尺度之内,无论做怎样的调整与修改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一旦跨越那个尺度,即使是刚刚踩线,一切改变都会变得不伦不类。

“艺术的生活化”强调“似真”“逼真”。

它的度便在“似”和“逼”上。

告诉我们凡
事不能脱离生活,却也决不能全盘模仿。

对于“生活的艺术化”更有一个误区。

有的人喜欢拿艺术的形式生硬的往生活中套。

如有的人并不具有欣赏高雅音乐的能力,却硬是每场音乐会与歌剧都不落下。

还有的人喜欢买各种书籍,不管自己是否适用,堆在书架上,以示自己学富五车。

然而像梵高那样割下自己左耳的做法更是极端的极端了。

艺术与生活有着太多天然和人为的联系。

“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并非人们贪心不足的追求,它们只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进化的最自然的存在。

这样的存在又怎么回事矛盾的呢?
参考文献:《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价值取向研究》伍世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艺术论》张小元主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