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流入的规模、效应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钱流入的规模、效应及对策研究

王朝阳

史运昌

(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山东临沂 276000)

要:近年来,大量国际热钱的持续流入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各项调控提出了挑战。目前,热钱能够通过经常

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以及错误与遗漏项目流入我国。用间接法估算中国的热钱规模的结果是较为惊人的。热钱流入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热钱流入的冲击。关键词:热钱;规模;效应;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09(2011)01-0026-04

近年来,大量国际热钱持续流入我国,在给我国带来短期资本、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宏观经济的各项调控提出了挑战:流动性过剩恶化,推动通货膨胀的产生;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为此,评估当前我国热钱流入的规模,分析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项在连续12年呈现负数后,首次出现了正数,这一变化引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流入中国的热钱。目前,国内学者对热钱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热钱的规模、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影响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其中对热钱规模的研究是核心。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尚无被广泛接受的估算热钱流入规模的方法。张明、徐以升(2008)指出,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估算热钱的规模:第一,用“误差与遗漏项”(Er r or s a nd O m i ss i on )估算热钱流入规模。如果该项为负,说明存在资本

外逃;如果该项为正,说明存在热钱流入。然而,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其一,该方法假定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流入的资金中没有热钱,从而低估了热钱规模;其二,误差与遗漏项中可能存在真实的统计误差,直接将该项等同于热钱流入可能会高估热钱规模。总体而言,这种方法显著低估了热钱规模。第二,用“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贸易顺差与FD I 之和”估算热钱流入规模。这种方法的缺陷则在于,其一,该方法假定除贸易外的其他经常项目,以及除FD I 外的其他金融项目的资金流入全部是热钱,从而高估了热钱规模;其二,该方法假定贸易顺差和FD I 中没有热钱,从而低估了热钱规模;其三,外汇储备资产是由美元和日元等资产构成的,而外汇储备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加额可能反应了欧元与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收益,而非贸易顺差和FD I 带来的资金流入(盛柳刚、赵洪岩,2007);其四,中国国内缺乏对FD I 的统一数据,FD I 数据不准确将会导致热钱估算结果失真。李俊(2005)在《投机“热钱”规模被高估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缓解》一文中对上述方法进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王朝阳,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中国人民银行临沂中心支行,经济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信贷政 策。

史运昌,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中国人民银行临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流吉林金融研究

2011年第1期(总第348期)

N o.1,2011G eneral N o.348

行了修正,对个别项目进行了调整,认为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为:净误差与遗漏(估计值为新增外汇储备的10%)+(大额储备增加-顺差-外商投资额)-(根据顺差与经常项目之差和FD I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之差进行调整的数值)-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对美元的收益及其投资收益-其它(个人结汇,银行外汇经营收入,企业结汇,其它投资,Q FI I等),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套用国际上计算一国资本外逃规模的直接法来计算热钱规模。第三,用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估算热钱流入的规模,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研究员张明(2008)在《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一文中,用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贸易顺差与FD I,再加上贸易顺差与FD I中隐藏的热钱,就得到最终估算的热钱流入规模,并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如2007年央行上调本币法定存款准备金时,要求商业银行以美元缴纳准备金,在2003年至2007年间,央行通过汇金向国有银行及券商合计注资654亿美元、2007年中国政府为中投公司筹资2000亿美元。还有其他学者用不同的方法估算热钱流入的规模:尹宇明和陶海波(2005)用以净误差与遗漏为基础的直接法估算了热钱的规模,并根据我国国际收支实际情况和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对测算数据进行调整,他们的计算公式是:热钱=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私人非银行部门短期资本流入+以其他名义通过正常渠道流入的短期投机资本。这个估算公式存在两个明显的不妥之处,其一,把误差与遗漏项中的误差认定为热钱;其二,尹、陶认为进出口贸易不是热钱流动的好渠道,没有将贸易渠道纳入热钱规模的计算。唐旭和梁猛(2007)认为外汇管制造成境外资金出入比较困难,国内不存在短期流动性强的“热钱”,而是存在“长期投机资金”。他们的计算公式是:长期投机资本=外资利润+FD I折旧额-收益汇出+外资外债新增。他们认为在中国当前的政策环境中,一个基本的假定是,长线投机资金主要通过关联交易来实现进入国内或者从国内转出,其实这个假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热钱进入中国有很多渠道,像高报出口、低报进口以及经常转移等手段是不用通过关联交易就可以进行的。

二、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

何泽荣、徐艳(2004)在《论国际热钱》中认为国际热钱是无孔不入的,但是不能把所有对外交往的渠道都看成是热钱流入的渠道,何、徐特别强调要警惕通过地下渠道进入的居民非正常的外汇收入、非居民的人民币存款。尹宇明、陶海波(2005)在《热钱规模及其影响》中认为经常转移、FD I、地下渠道是热钱流入的主要渠道,而进出口贸易、证券投资不作为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唐旭、梁猛(2007)在《中国贸易顺差中是否有热钱,有多少?》中认为投机资本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渠道流入国内,像FD I折旧、FD I利润。同时他们认为热钱很难借助国内企业的贸易渠道流入国内,同时认为高报出口、低报进口的现象不具有统计意义。郭新华、韩继云(2005)将热钱流入的经常项目分为贸易项和非贸易项,其中贸易项下的主要手段是价格虚报、预收货款、延迟付款和假的贸易;非贸易项项下则包括企业非贸易收汇和个人收汇,他们同时认为资本和金融项目也是热钱流入的渠道。张明(2008)《当前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与渠道》中认为当前热钱流入的渠道可以概括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地下钱庄。经常项目下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都可能成为热钱流入的渠道,资本项目下的流入渠道包括FD I、证券投资、贸易信贷和贷款。

分析2000—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有关情况,我们可以看到: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与服务项从2004年开始有了井喷式的增长,这是不正常的增长,其中必定有数量可观的热钱借助贸易渠道进入中国。热钱通过进出口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是境内外企业可以通过进口低开发票、出口高开发票的方式引入热钱,也可以通过预付货款或延迟付款的方式使得资金更长时间地停留在中国国内,还可以通过编造虚假贸易合同来获得结汇的许可。

热钱流入的规模、效应及对策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