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设计3-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s
立击发体在膛内运动的数学模型。
En
假设:膛内发火机构用于旋转弹丸引
信,且为偏心配置式。
受力分析:
后坐力、离心力、切线力、
弹簧抗力、摩擦阻力
击发体受力图
击发体系统的后坐力为
dv Fs m1 dt
(3-23)
击发体在后坐力作用下,运动行程为 x 时的弹簧抗力为
FRx kF (0 x)
(3-24)
3.2 膛内发火机构
定义:利用发射时的膛内环境力(能)而工作的发火机构,称为膛 内发火机构,又称膛内点火机构。
应用: 点燃引信计时药盘、火药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和自毁机构中的 时间药剂,以达到定时爆炸、解除保险和自行销毁的目的。
分类: (1)按其在引信中的位置分中心配置、偏心配置膛内发火机构。
火药时间引信,多采用中心配置; 火药保险机构和自毁机构,则多采用偏心配置。 (2)按其配用的保险器分弹簧、支耳、裂环型膛内发火机构。 基本要求: 1)平时安全性;2)发火可靠性;3)起爆元件输出火焰冲能足够。
当击发体作轴向运动时,还必须克服离心力 Fc 、切线力 Ft 所引起的摩擦力
Ff f Fc2 Ft2
(3-25)
式中 f -击发体与驻室壁的摩擦系数。
击发体的离心力 Fc 和切线力 Ft 的表达式为
Fc
m1r0 2
Ft
m1r0
d
dt
根据受力分析,击发体轴向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d2 x m1 d t 2 Fs FRx Ff
如果 0 ,则为非旋转弹情况。
这两种情况下均无摩擦力,击发体轴向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为
d2 x d v kF 0 kF x
dt2 dt m
m
(3-29)
3.2.4 设计计算
根据击发体的运动方程,利用初始条件:
t t0 0 , x 0, d x / dt 0 ,d2 x / d t2 0
可对式(3-28)求解,得到位移 x、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式。
安全性,通常均配有专门保险机构来保证。只须讨论机构在弹道 上发火可靠性。
3.4 瞬发发火机构
定义:靠引信发火机构中的击发体直接碰击目标而工作的发火机构。 应用最多的是针刺式瞬发发火机构,是触发发火机构中的一种。
3.4.1 结构设计 3.4.1.1 结构形式 (l)裸露式针刺发火机构
适用于低速弹,如迫击炮弹、无后坐力炮弹引信上。 特点:瞬发度和灵敏度高,但引信不易密封。
3.2.2 机构可靠发火判别式
保证机构在膛内发射时可靠地发火,除了击发体应可靠地克服弹簧抗力下移到
位,其击发体的戳击能量还必须大于起爆元件 100% 发火所需要的能量,即机构
可靠发火判别式
EH
1 2
m1v
2 H
EH
(3-21)
式中 EH ― 击发体的戳击能量(J) ; vH ―击发体的戳击速度(m/s) ;
将各式依次代入上式,击发体的运动方程为
m1
d2 x dt2
m1
dv dt
kF (0
x)
fm1r0
2
(dv dt
)2
vD4
(
2
)2
(3-28)
为简化计算,可忽略运动中摩擦阻力的影响。经计算表明,由于忽略摩擦阻力
的影响,击发体的戳击速度 vH 仅增大了 1%~2%。
如果 r0 0 ,则为中心配置情况;
(2)埋人式针刺发火机构 引信头部用防潮帽密封,可用于高速弹丸引信上。 特点:引信密封性好,弹道安全,但瞬发度较低。
(3)中间式针刺发火机构 击针头部突出引信体之外,但有防潮帽密封保护。广泛用于触发引信。 特点:瞬发度高,引信密封性好,弹道安全。但防潮帽易磕碰损坏,平时须加
根据安全条件式和给定的安全落高,确定弹簧解除保险抗力下限; 根据弹簧抗力和驻室、击针等尺寸设计弹簧。 (2)根据弹簧的几何参数和击针、火帽、驻室等尺寸,校验击针能否刺入火帽 1.5~2mm。
(3)根据弹簧解除保险时的抗力上限( FR12 )、配用火炮的 K1 值、击针和弹
簧的质量,在最不利条件下检验击针能否可靠解除保险,运动到戳击火帽位置。 (4)计算击针刺入火帽时的速度,检验击发体的运动动能能否大于火帽 100 %
发火所需最小能量。如能量不足应调整结:利用外弹道环境力(能)或内储能而工作的发火机构。 分类:根据发火能源性质分 储能簧针刺发火机构
离心力弹道发火机构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钟表时间引信和小口径触发引信的自毁机构。 该发火机构勤务处理中的安全性,膛内、炮口以及弹道飞行中的
FR1 ,满足
(23~43)Fsm FR12
(3-19)
若已知 K1 值,且引信须通用于多种火炮的弹丸上,则可靠解除保险判别式为
(23~43)K1minm1 g FR12
(3-20)
式中
K1min ——多种火炮弹丸中最大后坐过载系数的最小值;
m1 ——击发体系统的换算质量(kg) ;
FR12 ——保险弹簧抗力上限值(N)。
设击针尖到起爆元件发火的距离为 lH ,将 x lH 代入 x-t 的关系式,可求出
击发体到起爆元件的运动时间( t H ),再代入 v-t 关系式求出戳击速度( vH )。
计算膛内发火机构的性能时,应先计算安全性,在满足安全条件下,再计算作 用可靠性。
设计计算程序: (1)按结构方案确定击针行程,并计算出质量;
弹簧型膛内发火机构的发火可靠性,包括: 1)机构可靠解除保险 2)起爆元件可靠发火——击发体戳击速度
弹簧型膛内发火机构物理模型
3.2.1 机构可靠发火的必要条件
保证发火机构在膛内可靠地发火,必须使击发体(击针或火帽)可靠压缩弹簧
保险器,即确保击发体所受的后坐力能够克服弹簧戳击抗力(亦称解除保险抗力)
应当指出:击针至少需要刺入火帽 1.5mm~2mm,才能保证将击发体的动能充分
传递给火帽。
为保证作用可靠,要合理设计击针与起爆元件的相对位置,减小离心力对击发
体运动的影响,提高戳击速度,也可采用棱形击针和灵敏度较高的起爆元件。
3.2.3 击发体运动方程
计算击发体戳击速度 vH ,要通
过对膛内发火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建
[ EH ]― 起爆元件 100%发火所需的能量(J)。
根据试验,针刺火帽 100%发火所需要的能量与戳击速度有很大关系。
戳击速度 vH 1 m/s 时,速度变化对所需能量几乎毫无影响;
戳击速度 vH 1 m/s 时,所需能量随速度增大变小,所需的戳击能量为
EH
E e0.1vH 0
E0 ——起爆元件发火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