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上册(统编)9.3《 声声慢》 课件 (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学概况
首先,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 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其次,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 历程和情感历程。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 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谐和优美, 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 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
听读正音、感知。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酒是“愁”的象征
赏析诗歌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 “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 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 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南渡后,孤身一人的李清照 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 诬陷通敌,险些入狱;随身携带的凝聚了 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 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人生之幸 书香门第富贵家 情投意合如意郎
生之不幸 偏安东南亡国恨 夫死家亡思亲苦 辗转异乡漂泊愁 玉壶颁金伤心案 遇人不淑二次婚
淡酒
痛愁哀凉
急风 过雁 黄花
(意象)
凄苦悲伤
(意境)
梧桐
细雨
语言特色
仄声韵脚的使用
这首词每句末字“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均 为入声字,押仄声韵,这是李清照对《声声慢》曲调创造性的变革。
原《声声慢》曲调,韵脚押平声韵,调子较徐缓。改押仄声韵后,节 奏变为急促,字调压抑沉降。
这种韵脚上的创造性变革独具匠心,其妙处有二:一是使原来曲调由 舒缓平直变为连续急促陡落的坡度;二是曲调变急变促后适宜于表现哀 惋凄厉之情调。
语言特色
口语化的语言风格
1.开篇一连串叠字的使用。 2. 口 语 词 的 点 缀 , 如 “ 时 候 ” “ 将 息 ”“怎”“晚来”“点点滴滴”“次第 ”“了得”…… 3.用语如“乍暖还寒时候”“如今有谁 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怎一个愁字了得”。
朗读诗歌
可插入本套资源中【情境课文】声声慢诵读版
朗读诗歌
跟读诗歌,体会情感。
可插入本套资源中【情境课文】声声慢跟读版
赏析诗歌
你觉得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赏析诗歌
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Fra Baidu bibliotek清,凄凄 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读诗句
开头七组叠字赏析
为何说是“淡酒”?
“淡”是主观感受,是与“浓”相对而言的,如果觉得酒 淡,那什么是“浓”的呢?结合语境,课知,词人意在突出愁 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一个 “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是何等凄凉惨淡。
赏析诗歌
酒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酒。——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梧桐更兼细雨,
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赏析诗歌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作者简介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北宋亡。李清
照与丈夫赵明诚被迫逃离,辗转南渡到建康。
赵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组
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 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
时,清照方四十六岁。
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 凄凉。
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
秋风渲染愁情
赏析诗歌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 知人论世析愁情:
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用奸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
直接抒情 抒 情 方 式
间接抒情
写法小结
抒情方式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眼)
动作 寻寻觅觅 体现 孤苦无依、若有所失
感 情
基
调
环境 冷冷清清 眼前景 肃杀、凄清
:
哀
怨
凄
心情 凄凄惨惨戚戚 愁情 凄然寡欢、惨然不乐
凉
赏读诗句
一组叠字以情入笔。音韵上婉转哀切,绵绵不绝;感情上层层递进,一意 贯通,如泣如咽。为全词奠定了凄凉、惨淡和悲戚的基调,顿挫凄绝,可谓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赏析诗歌
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雁”象征离愁
赏析诗歌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声声慢
情境导入
这首词语言清新明快,于 自然活泼的画面中表现了词人 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 生活。
这样的闲情会伴随她的一生吗?
李清照像
(现代工笔画)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朝著名女词人。 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 长于诗词,工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 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杜甫《九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黄花喻容颜憔悴 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赏析诗歌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赏析诗歌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个叠字者。 ——张端义《贵耳集》
连下十四个叠字,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 ——(清·梁绍壬)
赏析诗歌
直接抒情的句子: 找出主要意象,体会它们的特点。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选一个意象,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赏析诗歌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