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二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1)典型材料的选择与创作; (2)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 塑造人物形象;
(3)鲜明的对比表现人物的不幸遭遇, 宫使掠夺的残酷。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24
唐诗二首
1.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 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杜甫创作了“三吏”“三别”等名作,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 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 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 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 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
走 近 杜 甫 , 聆 听 杜 甫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导
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2、韵脚读出延长音; 3、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4、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整体感知
本诗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秋天! 发生在什么地方? 在四川成都,在杜甫住的茅草房里。 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忧国忧民的情感。
3.文学常识填空。
4.默写填空。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崇高理想和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得广厦千万间 白居易《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 ,体恤卖炭老人之忧的诗句是: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长庆集》。
2.主题解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屋破雨漏、床湿被冷、通宵不眠 的种种窘况,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的
疾苦,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理想。,《卖炭翁》通过描写一
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 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 的深切同情。
聆听杜甫
试想,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 这是谁之过?你们内心又作何感想呢? 请听,那颗千疮百孔的心中发出了怎样的 呐喊?
聆听杜甫 ----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怀
发自肺腑、催人泪下 牺牲自我 为百姓祈求幸福 忧国忧民
遥寄杜甫
请大家思考一下,把你要对杜甫 说我话儿痛快地说出来吧!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醉吟先生。与元稹同时考中 “书判拔萃科”。后在诗坛上齐名, 并称“元白”。白居易从58岁开始, 定居洛阳。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 时称“刘白” 。他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是“新 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4)伐薪 烧炭南山中( 木柴 ) . (5)两鬓苍苍 十指黑( 灰白 ) ..
(6)卖炭得钱何所营 (谋求、需求 ) .
调转 ) (7)回 车叱牛牵向北 ( . 同“值”,价钱 ) (8)系向牛头充炭直 ( .
(9)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 . (10)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 ..
遮盖,覆盖 高耸的样子)
走进草堂 ----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 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摆设)极其简陋、 (棉絮)破旧不堪
走近杜甫
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 提示: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 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
走近杜甫 ----孤苦伶仃的苍老形象
衣衫褴褛、生活清苦、 体弱多病、哀伤无助、 彻夜难眠、忧心忡忡 聆听杜甫---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怀
外表——黄衣、白衫、翩翩 (横冲直撞) 行为——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盛气凌人,蛮不讲理)
炭直
心理
半匹红绡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 对比 宫使驱将惜不得——地位悬殊
展开想象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 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 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 “回车叱牛牵 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 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 南山时,又会想些什么?他以后的日子又 该怎样过呢?
)
现实主义 李杜 (1)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与李白合称“_____”。被后人 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有《_________ 杜工部集 》传世。 称为“_____”
(2)白居易,字乐天 ____,号________ 白氏长庆集》(作品名)。主张“文 香山居士,有《__________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和元稹一起倡导了______运动。 新乐府
思考1
围绕卖炭翁卖炭,诗歌写 了几个层次的内容?
烧炭——运炭——炭被抢
思考2
请阅读烧炭这一段,分析卖炭翁苦在哪里?
年龄 职业 劳动地点 外貌 心理
思考3
作者是怎样描述卖炭翁 运炭的艰苦的? 天寒——一尺雪 地冻——碾冰辙 人苦——人困牛饥、泥中歇
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
思考4
作者是如何描写宫使的神态和动作的?
感受秋天
先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相关句子,然后想象 出当时的情景并感受其特征,最后把你所想 象的场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感受秋天
---人生苦为旅的悲凉时节
狂风肆虐、乌云密布、 大雨如麻、凄凉肃杀
走进草堂
那么,这草堂的情形又如何呢?找出描 写的语句并感受其特征。在小组中讨论 好来,等下请位同学给我们当回导游, 带我们去参观当时的草堂。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塘à o(坳 )
挂 juà n(罥 )
突 wù (兀 )
xīn) 伐薪 ( .
n) 两鬓 (bì .
翩 翩( piān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挂结 ) (心 ) .
一会儿 ) (3)俄顷 风定云墨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