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

内容摘要

青年就业问题的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各级青年组织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从普陀区青年的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青年就业问题的两个结构性成因,并结合国外和国内一些地区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方面的经验,针对普陀区实际,就团组织如何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共青团青年就业青年创业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随着中国加入To、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青年的就业与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XX年劳动保障部的《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当前登记求职的青年占到登记求职者总数的70%。有人把它称为“20-30岁新失业现象”。XX年一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显示,失业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到了18.1%,下岗职工只占5.8%。因此“2030”人员已经取代了“4050”人员成为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要对象。

在上海经济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上海青年就业的环境、条件、愿望和职业选择等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为青年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解决青年的就业困难与失业危机,不仅关系到青年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共青团作为凝聚青年、培养青年的组织,应当在这方面更有效地服务于当代青年,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普陀青年就业的总体状况

根据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提供的数据,截止到XX年7月,区内16-35周岁的无业人数达到了52315人,占区内总无业人数的56.4%。其中21-25周岁的无业人数在所有年龄段中最多,占到了总无业人数的24.2%。由此可见,我区青年就业问题已比较突出。

普陀青年就业问题的结构性特点

青年就业与失业的危机,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其中有两个突出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高中生就业难。数据显示,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青年无业人数为12525人,占青年总无业人数的24%左右;而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无业人数为24792人,占47.4%,后者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可见传统的“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工作就越好找”的观念正在被打破,高中生、大

学生甚至是研究生等高学历青年的失业越来越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是无技能青年就业难。根据XX年7月的有关统计数据,无技能青年的失业数几乎十倍于初级技工的失业数。我们在调查中也了解到,无技能青年的就业在当前看来相当困难,而且他们即使就业了也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短暂就业后再次进入失业大军的比例非常高。

普陀青年就业问题分析

经济学家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总量过剩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现在普陀青年的失业主要属于“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其最显著特点就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

普陀青年存在严重的技能性结构失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完善,许多新的技术、新的岗位不断产生,而一些陈旧的技术正在不断被淘汰。而青年就在这种不断更新的技术中迷失了方向,形成了技能性结构失业。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育相对于市场有一个必然的滞后性,陈旧的技术教育导致了一部分青年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青年对于自身技术水平的认识与社会需求不符,很多人错将类似于能够熟练上网、

打字等基本技能看作一种专业技术,在市场竞争中高估了自身的能力;第三,青年不能自觉接受更新技能教育,很多失业青年更关注如何找工作,而不关注如何参加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青年中无技能和初级技工的比例较高,而在实际需求中中高级技工的缺口大,两者的错位使普陀青年的技能性结构失业问题严重,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区无技能青年就业难的问题。此外,我们注意到,拥有中级技工证书的青年就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虽然具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年纪轻,经历少,实践经验并不丰富,因此不太受一些用工单位的欢迎。

普陀青年存在着严重的观念性结构失业,突出表现为“有业不就”

一是家长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高级的写字楼,不要进入工厂吃苦,而且对服务业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了青年的就业观念。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青年认为餐饮业、宾馆服务业和大卖场收银员等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而且非常不体面,因此不愿意从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餐饮业和宾馆服务业虽然用工量大,但是由于外来务工者的用工成本低,较易管理,加上他们比上海人更吃苦耐劳,所以这类岗位已几乎全部被外来人员所占据,而大卖场收银的岗位也是岌岌可危。对于普陀区这样大卖场集中的

城区,这就将给区域青年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很多青年在找工作中也表现出了希望在办公室打字,做一个白领青年,而不愿意到工厂去锻炼自己的职业选择倾向。这就导致了目前在写字楼竞争中人才高度密集,淘汰率居高不下,而在工厂的招聘会上门面冷冷清清,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

二是青年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体会不深,缺少社会责任感。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特别是孩子在二十岁左右的家庭,由于父母双方可能还都是在岗职工,用两个人的工资养活三个人的生活还是力所能及的,因此造成了青年缺乏就业动力和压力。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21-25岁的男性上海失业青年的就业欲望并不强烈,表现出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生活态度。在就业促进中心几乎每天都可以接待到“带”孩子找工作和“代”孩子咨询的父母,他们为了孩子的工作四处奔波,而当事人却在家里玩着电脑游戏,这让许多促进就业工作者无言以对。

三、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国外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启示

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关注青年就业问题,从改善青年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对青年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修补市场失灵三个方面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