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米泔样便 重症霍乱、副霍乱。 9.白陶土样便 阻塞性黄疸,行钡餐造影术。 10.干结便 习惯性便秘。 11.细条状便 提示直肠肿物。 12.乳凝块 婴儿腹泻。
.
(三)颜色 粪便颜色改变及可能的原因
.
(四)气味 蛋白质消化不良:腐败恶臭且呈碱性; 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结肠或
.
5. 鲜血便 下消化道出现。直肠息肉、结肠癌、肛 裂及痔疮。 6.柏油样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持续大出 血时,粪便可由柏油样转为暗红色。
.
7.稀糊状或稀汁状便 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 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另外,伪膜肠炎、艾滋病。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洗肉水样便,出血性小肠 炎:红豆汤样便。
.
(6)结缔组织:见于胃蛋白酶缺乏,且常与弹性纤 维同时存在,可于涂片中加入5mol/L乙酸1滴,结缔 组织则膨胀,而弹力纤维更清晰。
.
3.结晶 夏科-莱登结晶:常在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 肠炎粪便中出现,同时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血晶:为棕黄色斜方形结晶。
.
4.细菌 (1)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 健康婴幼儿粪便:主要有双歧杆菌、拟杆菌、肠杆菌、肠球 菌、少量芽孢菌(如梭状菌属)、葡萄球菌等。 成人粪便: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和肠球菌为主;产气杆菌、 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为过路菌,可有少量芽孢菌和 酵母菌。
.
.
(3)肌纤维: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或蛋白质消化 不良。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肌肉纤维增多,且 其纵横纹均易见,甚至可见到细胞核,这是胰腺功 能严重不全的佐证。
.
(4)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见于胃部疾患缺乏胃蛋 白酶时。 (5)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 严重者肉眼即可观察到粪便中若干植物纤维成分。
.
图 三种脂类的形态 1.中性脂肪;2.游离脂肪酸; 3.结合脂肪酸
.
游离脂肪酸晶体。科 氏Gram染色着粉红 色或暗红色,呈梭状 晶体,并堆积成团。
结合脂肪酸晶体,科氏 Gram染色呈暗红色, 呈束状或针状无定形结 晶体。
.
结合脂肪酸晶体。 科氏Gram染色呈粉 红色,扇形针状晶 体。
中性脂肪球,呈空泡样 形态。
第二节 粪便检验
一、粪便标本的收集和检验后处理 二、一般性状检查 三、有形成分检查 四、隐血检查 五、粪便中胆红素及其衍生物的检查
.
粪便的组成: 1.食物残渣。 2. 消化道的分泌排出物。 3.食物分解产物。 4.细菌。
在病理情况下,可见到血、脓、致病菌,寄生虫 及虫卵、包囊、肿瘤细胞、胆石、胰石等。
直肠癌溃烂:腐败恶臭味; 阿米巴性肠炎粪便:鱼腥臭味。 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酸臭味。
.
(五)寄生虫及结石 寄生虫:蛔虫、蛲虫、带绦虫、钩虫。 结石:胆石、胰石、粪石等。最重要且最多见的
是胆石。
.
三、有形成分检源自文库 (一)直接涂片镜检
1.细胞 2.食物残渣 3.结晶 4.细菌 5.肠道真菌
.
(1)白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见于肠炎、 结肠炎(细菌性痢疾)。在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 虫病时,有嗜酸性粒细胞,可伴有夏科-莱登结晶。
.
正常粪便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约 为1:10。 若比值显著增大,革兰阴性杆菌严重减少,甚至消 失,而葡萄球菌或真菌等明显增多,常提示有肠道 菌群紊乱或发生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
.
100d幼儿正常便涂 片。革兰阳性杆菌占 99%以上,多为双歧 杆菌。
健康青年粪便涂片,革 兰阳性杆菌明显多于革 兰阴性杆菌。
.
⑧隐血试验前3d内禁食动物性食物。连续检查3d, 并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 ⑨细菌检验注意无菌操作; ⑩粪便检查后消毒处理。
.
二、一般性状检查 (一)一般性状
次数:1-2/天,量约100 g~300g; (二)外观
病理情况下可见如下改变: 1. 粘液便 提示肠道受刺激或有炎症。
.
2. 溏便 便呈粥状且内容粗糙,见于消化不良、慢 性胃炎、胃窦潴留。 3. 胨状便 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菌痢。 4. 脓性及脓血便 肠道下段有病变。痢疾、溃疡性 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 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 酱样;细菌性痢疾:以粘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
粪便检验的意义: 1.消化道及相通的肝、胆、胰腺等器官疾病。 2.消化系统机能障碍。 3.协助消化道肿瘤的诊断。 4.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防治肠道传染病等。
.
一、粪便标本的收集和检验后处理 采样原则: ①标本量和容器要求; ②挑取异常成分的粪便; ③检查蛲虫卵采样要求;
.
④检查阿米巴滋养体采样要求; ⑤不应该采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防止其他 污染; ⑥尽快送检; ⑦检查胆石、胰石、寄生虫体及虫卵计数,应收集 24h粪便送检;
.
(2)红细胞:见于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细菌性 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多分散存在且形态正常; 阿米巴痢疾者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成堆存在并有 残碎现象。
.
(3)巨噬细胞(大吞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或直肠炎症。 (4)肠粘膜上皮细胞:小肠、大肠粘膜:柱状上皮,直肠齿 状线处:复层立方上皮及未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所被覆。结肠 炎症时上皮细胞增多;伪膜性肠炎时肠粘膜小块中可见到成片 存在的上皮细胞,其粘胨状分泌物中亦可大量存在。
.
(5)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病人的血性粪 便及时涂片染色,可能见到成堆的具有异形性的癌 细胞。
.
.
2.食物残渣 (1)淀粉颗粒:见于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 不全、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并常伴有较多的脂肪 小滴和肌肉纤维。
.
(2)脂肪:分为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三种。 中性脂肪酸大量存在,提示胰腺功能不全、吸收不良综合征、 小儿腹泻等。 脂肪泻常见于腹泻病人、食物中脂肪过多、胆汁分泌失调、 胰腺功能障碍。 慢性胰腺炎特征性粪便:量多、呈泡沫状,灰白色有光泽, 恶臭,镜检有较多的脂肪小滴。
.
中年女性,革兰阴性杆 菌较革兰阳性杆菌增多, 革兰阳性链球菌较正常 略增多。Ⅰ 度菌群失调。
8d婴儿稀便,腹泻3-5次 /d,革兰阳性球菌及球杆 菌增多,革兰阳性杆菌 减少,革兰阴性杆菌相 对多,Ⅰ 度菌群失调。
8.米泔样便 重症霍乱、副霍乱。 9.白陶土样便 阻塞性黄疸,行钡餐造影术。 10.干结便 习惯性便秘。 11.细条状便 提示直肠肿物。 12.乳凝块 婴儿腹泻。
.
(三)颜色 粪便颜色改变及可能的原因
.
(四)气味 蛋白质消化不良:腐败恶臭且呈碱性; 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结肠或
.
5. 鲜血便 下消化道出现。直肠息肉、结肠癌、肛 裂及痔疮。 6.柏油样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持续大出 血时,粪便可由柏油样转为暗红色。
.
7.稀糊状或稀汁状便 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 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另外,伪膜肠炎、艾滋病。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洗肉水样便,出血性小肠 炎:红豆汤样便。
.
(6)结缔组织:见于胃蛋白酶缺乏,且常与弹性纤 维同时存在,可于涂片中加入5mol/L乙酸1滴,结缔 组织则膨胀,而弹力纤维更清晰。
.
3.结晶 夏科-莱登结晶:常在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 肠炎粪便中出现,同时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血晶:为棕黄色斜方形结晶。
.
4.细菌 (1)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 健康婴幼儿粪便:主要有双歧杆菌、拟杆菌、肠杆菌、肠球 菌、少量芽孢菌(如梭状菌属)、葡萄球菌等。 成人粪便: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和肠球菌为主;产气杆菌、 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为过路菌,可有少量芽孢菌和 酵母菌。
.
.
(3)肌纤维: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或蛋白质消化 不良。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肌肉纤维增多,且 其纵横纹均易见,甚至可见到细胞核,这是胰腺功 能严重不全的佐证。
.
(4)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见于胃部疾患缺乏胃蛋 白酶时。 (5)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 严重者肉眼即可观察到粪便中若干植物纤维成分。
.
图 三种脂类的形态 1.中性脂肪;2.游离脂肪酸; 3.结合脂肪酸
.
游离脂肪酸晶体。科 氏Gram染色着粉红 色或暗红色,呈梭状 晶体,并堆积成团。
结合脂肪酸晶体,科氏 Gram染色呈暗红色, 呈束状或针状无定形结 晶体。
.
结合脂肪酸晶体。 科氏Gram染色呈粉 红色,扇形针状晶 体。
中性脂肪球,呈空泡样 形态。
第二节 粪便检验
一、粪便标本的收集和检验后处理 二、一般性状检查 三、有形成分检查 四、隐血检查 五、粪便中胆红素及其衍生物的检查
.
粪便的组成: 1.食物残渣。 2. 消化道的分泌排出物。 3.食物分解产物。 4.细菌。
在病理情况下,可见到血、脓、致病菌,寄生虫 及虫卵、包囊、肿瘤细胞、胆石、胰石等。
直肠癌溃烂:腐败恶臭味; 阿米巴性肠炎粪便:鱼腥臭味。 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酸臭味。
.
(五)寄生虫及结石 寄生虫:蛔虫、蛲虫、带绦虫、钩虫。 结石:胆石、胰石、粪石等。最重要且最多见的
是胆石。
.
三、有形成分检源自文库 (一)直接涂片镜检
1.细胞 2.食物残渣 3.结晶 4.细菌 5.肠道真菌
.
(1)白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见于肠炎、 结肠炎(细菌性痢疾)。在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 虫病时,有嗜酸性粒细胞,可伴有夏科-莱登结晶。
.
正常粪便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约 为1:10。 若比值显著增大,革兰阴性杆菌严重减少,甚至消 失,而葡萄球菌或真菌等明显增多,常提示有肠道 菌群紊乱或发生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
.
100d幼儿正常便涂 片。革兰阳性杆菌占 99%以上,多为双歧 杆菌。
健康青年粪便涂片,革 兰阳性杆菌明显多于革 兰阴性杆菌。
.
⑧隐血试验前3d内禁食动物性食物。连续检查3d, 并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 ⑨细菌检验注意无菌操作; ⑩粪便检查后消毒处理。
.
二、一般性状检查 (一)一般性状
次数:1-2/天,量约100 g~300g; (二)外观
病理情况下可见如下改变: 1. 粘液便 提示肠道受刺激或有炎症。
.
2. 溏便 便呈粥状且内容粗糙,见于消化不良、慢 性胃炎、胃窦潴留。 3. 胨状便 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菌痢。 4. 脓性及脓血便 肠道下段有病变。痢疾、溃疡性 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 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 酱样;细菌性痢疾:以粘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
粪便检验的意义: 1.消化道及相通的肝、胆、胰腺等器官疾病。 2.消化系统机能障碍。 3.协助消化道肿瘤的诊断。 4.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防治肠道传染病等。
.
一、粪便标本的收集和检验后处理 采样原则: ①标本量和容器要求; ②挑取异常成分的粪便; ③检查蛲虫卵采样要求;
.
④检查阿米巴滋养体采样要求; ⑤不应该采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防止其他 污染; ⑥尽快送检; ⑦检查胆石、胰石、寄生虫体及虫卵计数,应收集 24h粪便送检;
.
(2)红细胞:见于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细菌性 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多分散存在且形态正常; 阿米巴痢疾者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成堆存在并有 残碎现象。
.
(3)巨噬细胞(大吞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或直肠炎症。 (4)肠粘膜上皮细胞:小肠、大肠粘膜:柱状上皮,直肠齿 状线处:复层立方上皮及未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所被覆。结肠 炎症时上皮细胞增多;伪膜性肠炎时肠粘膜小块中可见到成片 存在的上皮细胞,其粘胨状分泌物中亦可大量存在。
.
(5)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病人的血性粪 便及时涂片染色,可能见到成堆的具有异形性的癌 细胞。
.
.
2.食物残渣 (1)淀粉颗粒:见于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 不全、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并常伴有较多的脂肪 小滴和肌肉纤维。
.
(2)脂肪:分为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三种。 中性脂肪酸大量存在,提示胰腺功能不全、吸收不良综合征、 小儿腹泻等。 脂肪泻常见于腹泻病人、食物中脂肪过多、胆汁分泌失调、 胰腺功能障碍。 慢性胰腺炎特征性粪便:量多、呈泡沫状,灰白色有光泽, 恶臭,镜检有较多的脂肪小滴。
.
中年女性,革兰阴性杆 菌较革兰阳性杆菌增多, 革兰阳性链球菌较正常 略增多。Ⅰ 度菌群失调。
8d婴儿稀便,腹泻3-5次 /d,革兰阳性球菌及球杆 菌增多,革兰阳性杆菌 减少,革兰阴性杆菌相 对多,Ⅰ 度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