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模式的差异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高等教育模式的差异比较

摘要:根据在美国大学做访问学者及工作的切身体会,从办学形式、教育目标、教学形式、校园活动、学术诚实、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考察美国的高等教育,将中关大学进行对比,以此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中关高等教育;教育模式;比较;学术诚实

0 引言

当前世界最为成熟的教育模式仍属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它成功培育出许多具有较强独立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美国拥有引领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众多企业及人才就是很好的例证。美国高等教育模式成功的原因在于美国大学拥有完善的核心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适用且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环境等。相比之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笔者中的第二作者曾应邀于2011年9月~2012年7月在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做访问学者,同时还访问了其他几所大学,亲身体验到中美两国的大学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1 办学理念:美国大学与社会相容,中国大学习惯于关门自己办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没有围墙,大学与其所在社区联系十分紧密,大学与社区相邻甚至在社区中;社区居民可自由进出大学并可参加大学举办的音乐会及报告会等多项活动。大学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对社会承担着服务的责任,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大学与社区相互依托,形成一体,这与中国的大学区别很大。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海报会及时张贴在校园内,同时也会发送到学校所有员工及学生的信箱里;社区的活动,特别是大型活动都有学生参加。一方面,美国大学的学生来源层次多元化,不受年龄、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请,在获得学校的批准后就可获得入学资格;另一方面,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之一就是首先为学校所在社区和州服务,因此美国大学与地方联系得紧密一些,招收的本地生也相对多一些。

也许是传统观念和意识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大学校园几乎全部被围墙所包围,学校仅和与学校有行政管理关系的政府部门有工作上的联系,或进行学校问的互访等;学校与社区街道间缺乏互动,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常规性的往来。由此形成了“自扫门前雪、不管他家事”的风气。长此以往,关门办学已成习惯,学生的活动空间也仅局限于学校这个单纯的环境,缺少与社会问的各种互动,学生难以培养社交能力。

2 校园文化的思想深度:美国大学有层次和深度,中国大学能力不足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历来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大学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各类的音乐会、剧团演出、艺术展览、球类比赛、电影放映、名人进校报告会等,一般以春秋两季学期的活动居多。每学年春秋两季的校际间球类比赛几乎是美国各所大学最为流行的活动,学生对它的喜爱与痴狂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大学音乐会及文艺演出一般多由校内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合并进行社团演出,同时也会邀请专业艺术团体演出。学校每周基本上至少放映一次电影,多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或由学生社团自发组织观看,放映的电影都有一个能够反映社会及文化深层次问题的系列主题,主要侧重历史回顾并引发人们思考饥饿、贫困、环境、战争与文明等社会问题,电影的母盘都是从租赁公司租借来的,体现对知识版权的尊重与保护意识;学生观后都会自发地开展讨论,谈观后感。由于参加观看活动的既有学生,又有许多附近社区的居民,特别是许多各行各业的退休老人,因此在谈观后感的时候,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在一起交流,对参加观影及讨论活动的学生是种非常好的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意识与思考力。

名人如在任或卸任的市长或州长等进校演讲、售书签名也属于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墨西哥前总统比森特·福克期·克萨达(Vicente Fox Quesada)曾于2011年10月到西俄勒冈大学访问并作专题演讲,周围居民和学生踊跃参加,现场许多学生举手要求向这位前总统提问,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及持续性的发问与思辨能力,问题类型的广泛性是中国国内大学难以想象的。学校社团还经常与社区各种组织联合举办针对贫困阶层及妇女儿童的义卖或义演等慈善活动。

中国大学的校园活动同样形式各异、丰富多彩,但从举办动机上看,也许是受国情或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仍存在学生参加活动的功利意识比较强、校园娱乐性活动较多而具有思想性的活动相对较少等问题;即使有类似的活动也缺乏持久性,更不用说有校外人员参加活动。这体现出学生组织及参与活动能力的不足。

美国大学的艺术展览是校园中经常举办的活动,如在图书馆或艺术类学院经常举办各类艺术展;许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展览馆或艺术馆,并且许多都是世界一流的精品,如斯坦福大学就有自己的高品质艺术馆。美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多个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艺术馆。相比之下,中国大学则很少有自己的高品质的艺术馆或博物馆,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3 教育目标:美国大学教育以人的素质培养为主,中国大学教育以专业能力训练为主

能够体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是其核心课程的设置。美国所有大学都有其各自成熟的核心课程体系,每个学生必须在大学前两年选修核心课程。学生不论来自哪个专业都必须学习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学会从更深层次理解整个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学习核心课程,养成了全面、成熟的公共价值观。

以读、写、交流等方面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技能类课程,是所有核心课程中的必备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均衡发展的知识结

构,全面看待和理解人类社会及自然界所需要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常识,养成为满足自身兴趣和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其他非专业课程的学习习惯。核心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40%-50%,核心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而不是以专业能力训练为主,如让学生理智地判断并运用系统性和逻辑方式解决问题,学会有效地与他人开展工作,了解全球性问题,适应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的变化,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积极地生活,学会创造性的表达和审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