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基本问题__中央音乐学院(2)--期中考试(答案题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判断的标准。 D 霍夫曼:它(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浪漫主义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 称作是惟一真正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因为它惟一的主题内容就是无限。
3.艺术的感性材料与一般物质材料相比,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 A 非自然性 B 非实用性 C 非语义性 D 非对应性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 A 和声 B 复调 C 配器 D 模仿
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的手段主要有:其一,通过音调和节奏的特征模仿或 暗示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两种表述方法。如歌剧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前者通过 长线条和起伏多变的旋律模仿文学中的抒情性表述,后者则通过简单的音进行、 节奏、力度模仿文学中的叙述语气。其二,通过象征性的音乐主题暗示情节发展 的过程。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以小提琴奏出一个舍赫拉查德主 题,贯穿每段音乐开头,暗示王后又开始向国王讲述一个新故事。其三,通过具 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事物。如柴科夫斯基在《1812》序曲中用马赛曲象 征法国军队。其四,通过音乐性的冲突象征文学性的戏剧内容。如柴科夫斯基的 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由切分节奏和不和协和弦构成的主部和抒情 的副部之间的冲突,象征了同名文学作品中世仇家庭的决斗和男女主人公之间 的真挚爱情这两个情节的冲突。其五,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暗示或象征某个概括 性的文学主题。如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第一段音乐通过对安详、沉寂情绪 气氛的渲染,暗示了安宁的山民生活;第二段音乐则通过紧张的情绪气氛的渲 染,暗示了一场生死搏斗等。
3、 名词解释
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音 乐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可以说是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和 审美的部门美学,也可说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基 础性的理论学科。
2.表现——指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中介因素,它能促使人 们对音乐进行想象和联想,通过表现,音乐得以沟通人、社会以及自然。音乐表 现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
5.下列哪项不是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 A 虚幻的时间 B 物理的空间 C 观念性的时间 D 想象的空间
6.人们主要通过以下哪一种心理能力来把握文学性、绘画性内容: A 思考 B 想象 C 记忆 D 感知
7.《音乐语言》一书是哪位音乐学家的著作: A 柯克
1
B 汉斯立克 C 苏珊·朗格 D 安勃罗斯
3.时间表象——这是苏珊朗格提出的音乐时间概念,指音乐中的时间既不是一 去不返的历书时间,也不是通过计量来测定的过程性的时间;它与物理时间 不同,是一种主观、内在的时间,是一种“生命的、经验的时间表象”。
4.他律性内容——音乐中他律性内容主要指那些音乐音响本身不能包容 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份。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 过听觉想象而获得的各种视觉形象及画面,其二是通过听觉想象而获得的各种 事态发展的过程及情节。第一种成分可称为绘画性的内容。第二种成分可称为文 学性的内容。
3.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指音乐的声音与语言的声音之间不存在对应关 系。(错)
4.形式美的法则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曲式是音乐结构的固定方 式,很难体现形式美的法则。(错)
5.艺术形式的存在方式,首先取决于它的感性材料的性质,或者说取决于由感 性材料的性质而形成的主体的接受方式。(对)
5.标题音乐——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指创作时按照标题进行构思,并要 求听众依据标题的提示去听赏的器乐作品。标题可以是说明作品内容的一段文字
2
也可以仅仅是一个题目。整部作品既可以根据作曲家的构思进行创作,如柏辽兹 的《幻想交响曲》;也可以取材于文学、戏剧和美术作品,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塔 索》、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等。
3
4.音乐与文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前者通过声音进行艺术表现,后者通过 语言进行艺术表现,但为什么说音乐可以表现某些文学性的内容?音乐主要通 过哪些手段来表现文学性的内容?请举例说明。
答:音乐之所以可以表现某些文学性内容,是因为音乐中具有某些文学性 的因素。其一,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都具有一个展开的过程。文学的过程是客观 世界的过程,它所揭示的故事情节,都是过去、当前、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与 客观世界密切相关。音乐展开的过程则是主观世界的过程,与人的内心生活密切 联系。比如,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柴科夫斯基的同名幻想交响曲 虽然前者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按文学逻辑展开的事件组成,后者则是由一系列音 乐的事件——如庄严的引子、不协和的主部、抒情的副部等——组成,但二者都 必须在一个展开过程中反映出来。其二,音乐中的另一个文学性因素是冲突。文 学作品的过程总是一系列矛盾冲突和解决的戏剧性过程,音乐的冲突则通过音 响中所包含的感情力量之间的对比而形成。音乐的冲突突出体现在奏鸣曲式的结 构原则中。如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就是由两个对置的部分(主部和副部)组成的, 展开部趋于不稳定,使矛盾激化,再现部则通过调性、主题材料的回归,使矛盾 冲突得以解决。其三,音乐与文学的又一相似之处是抒情。文学的抒情可以通过 主观的表达、客观的描写或借景抒情等手法实现,音乐的抒情介乎于主观表达和 客观描述之间,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楼台会一段音乐 既蕴含着鲜明的主观感情因素,却又没有语言表述那样明确的、客观的意义。由 此,音乐的抒情比文学语言的抒情更具概括性,也更具丰富的内涵。
3.如何理解音乐的时间概念和时间结构? 答:音乐中的时间既不是一去不复返的历书时间,也不是通过计量来测定
的过程性的时间;它与物理时间不同,是一种主观、内在的时间,是一种“生命 的、经验的时间表象”。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有自己 的结构和逻辑模式。音乐中的时间正是建立在感觉之基础上的,它只可能体现出 一种时间的性质,即对我来说而存在的张力;而永远不可能体现出清晰的一维 体系和客观的过程。音乐只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的状况 和时值的变化创造了一种观念性的时间。音乐的形式存在于时间中,但这个时间 又不是现实的时间过程,它是由音乐自身的变化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时间表象。它 不是客观的现实存在,只能存在于音乐的进行当中,并通过听众的感觉去体会 到。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课程期中考试(答案解题)
1、 单选题 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什么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A 哲学 B 美学 C 心理学 D 社会学
2.下列哲学家和主要思想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哪项: A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B 汉斯立克: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C 尼采:判断力为人的审美活动,并要求人的审美判断能够提升到先天的综合
2、 判断题 1.音乐美学既不能脱离美学,也不能脱离音乐学,它是美学和音乐学之间的一 门交叉学科。(对)
2.文艺复兴时期,鲍埃修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最有名的是他把音乐分为“宇宙的 音乐”、“人的音乐”和“乐器的音乐”。他认为最高等级的音乐是“宇宙的音 乐”,因为这是来自上帝的声音;而最低等的是“乐器的音乐”。(错)
2.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答:音乐材料的基本特性有三:其一,非自然性——创造性。由于音乐的声
音——无论是个别的音,还是旋律、和声、复调等——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 创作出来的,它们在自然界中绝对不存在。所以,音乐的声音应该是非自然性的 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声音。其二,非语义性— —表情性。虽然,音乐和语言都是用声音来表达的,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完全不 同。语言具有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具有特定的内涵,音乐 则不具有语言那样确定的含义。所以,音乐具有非语义性。音乐之所以能与某些 语言内容相联系,是因为它与语言之间具有共同的表达因素,即表情音调。二者 的表情音调都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大小、粗细、刚柔等变化体现出来,人们可以从 中真切地感受到某种情绪、情感的表达。所以,音乐的感性材料又具有表情性。其 三,非对应性。即音乐的声音与它所表现的对象之间并不具有对应关系。比如, 悦耳的长笛表现了鸟叫,但长笛声并非真正的鸟叫声。定音鼓的轰鸣表现了雷鸣 但它不是真正的雷鸣。当人们听到了音乐的声音,还必须依靠联想、想象活动才 能理解它们的含义。
四、简答题 1.20 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新的进展?
20 世纪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十分注意运用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 学的理论,力图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用新的方法来解释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从而为音乐美学的研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从 20 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兴起的语义 —符号学的音乐美学,把现代语义学与符号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音乐美学的 研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它从新的方法论的意义上,为人们重新认识音 乐的形式和内容以及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波兰哲学家罗曼 ·茵格尔顿把现 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音乐美学研究,为人们认识音乐艺术的特殊本质,特 别是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问题开拓了新的途径。从 20 世纪开始出现的接受美学, 也为人们认识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的功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角 度和方法。这些新的学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门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判断的标准。 D 霍夫曼:它(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浪漫主义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 称作是惟一真正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因为它惟一的主题内容就是无限。
3.艺术的感性材料与一般物质材料相比,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 A 非自然性 B 非实用性 C 非语义性 D 非对应性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 A 和声 B 复调 C 配器 D 模仿
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的手段主要有:其一,通过音调和节奏的特征模仿或 暗示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两种表述方法。如歌剧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前者通过 长线条和起伏多变的旋律模仿文学中的抒情性表述,后者则通过简单的音进行、 节奏、力度模仿文学中的叙述语气。其二,通过象征性的音乐主题暗示情节发展 的过程。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以小提琴奏出一个舍赫拉查德主 题,贯穿每段音乐开头,暗示王后又开始向国王讲述一个新故事。其三,通过具 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事物。如柴科夫斯基在《1812》序曲中用马赛曲象 征法国军队。其四,通过音乐性的冲突象征文学性的戏剧内容。如柴科夫斯基的 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由切分节奏和不和协和弦构成的主部和抒情 的副部之间的冲突,象征了同名文学作品中世仇家庭的决斗和男女主人公之间 的真挚爱情这两个情节的冲突。其五,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暗示或象征某个概括 性的文学主题。如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第一段音乐通过对安详、沉寂情绪 气氛的渲染,暗示了安宁的山民生活;第二段音乐则通过紧张的情绪气氛的渲 染,暗示了一场生死搏斗等。
3、 名词解释
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音 乐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可以说是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和 审美的部门美学,也可说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基 础性的理论学科。
2.表现——指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中介因素,它能促使人 们对音乐进行想象和联想,通过表现,音乐得以沟通人、社会以及自然。音乐表 现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
5.下列哪项不是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 A 虚幻的时间 B 物理的空间 C 观念性的时间 D 想象的空间
6.人们主要通过以下哪一种心理能力来把握文学性、绘画性内容: A 思考 B 想象 C 记忆 D 感知
7.《音乐语言》一书是哪位音乐学家的著作: A 柯克
1
B 汉斯立克 C 苏珊·朗格 D 安勃罗斯
3.时间表象——这是苏珊朗格提出的音乐时间概念,指音乐中的时间既不是一 去不返的历书时间,也不是通过计量来测定的过程性的时间;它与物理时间 不同,是一种主观、内在的时间,是一种“生命的、经验的时间表象”。
4.他律性内容——音乐中他律性内容主要指那些音乐音响本身不能包容 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份。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 过听觉想象而获得的各种视觉形象及画面,其二是通过听觉想象而获得的各种 事态发展的过程及情节。第一种成分可称为绘画性的内容。第二种成分可称为文 学性的内容。
3.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指音乐的声音与语言的声音之间不存在对应关 系。(错)
4.形式美的法则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曲式是音乐结构的固定方 式,很难体现形式美的法则。(错)
5.艺术形式的存在方式,首先取决于它的感性材料的性质,或者说取决于由感 性材料的性质而形成的主体的接受方式。(对)
5.标题音乐——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指创作时按照标题进行构思,并要 求听众依据标题的提示去听赏的器乐作品。标题可以是说明作品内容的一段文字
2
也可以仅仅是一个题目。整部作品既可以根据作曲家的构思进行创作,如柏辽兹 的《幻想交响曲》;也可以取材于文学、戏剧和美术作品,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塔 索》、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等。
3
4.音乐与文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前者通过声音进行艺术表现,后者通过 语言进行艺术表现,但为什么说音乐可以表现某些文学性的内容?音乐主要通 过哪些手段来表现文学性的内容?请举例说明。
答:音乐之所以可以表现某些文学性内容,是因为音乐中具有某些文学性 的因素。其一,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都具有一个展开的过程。文学的过程是客观 世界的过程,它所揭示的故事情节,都是过去、当前、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与 客观世界密切相关。音乐展开的过程则是主观世界的过程,与人的内心生活密切 联系。比如,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柴科夫斯基的同名幻想交响曲 虽然前者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按文学逻辑展开的事件组成,后者则是由一系列音 乐的事件——如庄严的引子、不协和的主部、抒情的副部等——组成,但二者都 必须在一个展开过程中反映出来。其二,音乐中的另一个文学性因素是冲突。文 学作品的过程总是一系列矛盾冲突和解决的戏剧性过程,音乐的冲突则通过音 响中所包含的感情力量之间的对比而形成。音乐的冲突突出体现在奏鸣曲式的结 构原则中。如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就是由两个对置的部分(主部和副部)组成的, 展开部趋于不稳定,使矛盾激化,再现部则通过调性、主题材料的回归,使矛盾 冲突得以解决。其三,音乐与文学的又一相似之处是抒情。文学的抒情可以通过 主观的表达、客观的描写或借景抒情等手法实现,音乐的抒情介乎于主观表达和 客观描述之间,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楼台会一段音乐 既蕴含着鲜明的主观感情因素,却又没有语言表述那样明确的、客观的意义。由 此,音乐的抒情比文学语言的抒情更具概括性,也更具丰富的内涵。
3.如何理解音乐的时间概念和时间结构? 答:音乐中的时间既不是一去不复返的历书时间,也不是通过计量来测定
的过程性的时间;它与物理时间不同,是一种主观、内在的时间,是一种“生命 的、经验的时间表象”。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有自己 的结构和逻辑模式。音乐中的时间正是建立在感觉之基础上的,它只可能体现出 一种时间的性质,即对我来说而存在的张力;而永远不可能体现出清晰的一维 体系和客观的过程。音乐只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的状况 和时值的变化创造了一种观念性的时间。音乐的形式存在于时间中,但这个时间 又不是现实的时间过程,它是由音乐自身的变化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时间表象。它 不是客观的现实存在,只能存在于音乐的进行当中,并通过听众的感觉去体会 到。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课程期中考试(答案解题)
1、 单选题 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什么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A 哲学 B 美学 C 心理学 D 社会学
2.下列哲学家和主要思想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哪项: A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B 汉斯立克: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C 尼采:判断力为人的审美活动,并要求人的审美判断能够提升到先天的综合
2、 判断题 1.音乐美学既不能脱离美学,也不能脱离音乐学,它是美学和音乐学之间的一 门交叉学科。(对)
2.文艺复兴时期,鲍埃修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最有名的是他把音乐分为“宇宙的 音乐”、“人的音乐”和“乐器的音乐”。他认为最高等级的音乐是“宇宙的音 乐”,因为这是来自上帝的声音;而最低等的是“乐器的音乐”。(错)
2.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答:音乐材料的基本特性有三:其一,非自然性——创造性。由于音乐的声
音——无论是个别的音,还是旋律、和声、复调等——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 创作出来的,它们在自然界中绝对不存在。所以,音乐的声音应该是非自然性的 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声音。其二,非语义性— —表情性。虽然,音乐和语言都是用声音来表达的,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完全不 同。语言具有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具有特定的内涵,音乐 则不具有语言那样确定的含义。所以,音乐具有非语义性。音乐之所以能与某些 语言内容相联系,是因为它与语言之间具有共同的表达因素,即表情音调。二者 的表情音调都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大小、粗细、刚柔等变化体现出来,人们可以从 中真切地感受到某种情绪、情感的表达。所以,音乐的感性材料又具有表情性。其 三,非对应性。即音乐的声音与它所表现的对象之间并不具有对应关系。比如, 悦耳的长笛表现了鸟叫,但长笛声并非真正的鸟叫声。定音鼓的轰鸣表现了雷鸣 但它不是真正的雷鸣。当人们听到了音乐的声音,还必须依靠联想、想象活动才 能理解它们的含义。
四、简答题 1.20 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新的进展?
20 世纪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十分注意运用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 学的理论,力图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用新的方法来解释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从而为音乐美学的研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从 20 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兴起的语义 —符号学的音乐美学,把现代语义学与符号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音乐美学的 研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它从新的方法论的意义上,为人们重新认识音 乐的形式和内容以及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波兰哲学家罗曼 ·茵格尔顿把现 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音乐美学研究,为人们认识音乐艺术的特殊本质,特 别是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问题开拓了新的途径。从 20 世纪开始出现的接受美学, 也为人们认识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的功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角 度和方法。这些新的学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门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