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西泽立卫设计大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泽立卫,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他和妹岛和世的黄金搭档组合去年获得了建筑界最高殊荣:普利兹克建筑奖。

西泽立卫更多精彩图片

他自横滨国立大学建筑学科毕业后就进入了妹岛和世的建筑事务所,5年之后与妹岛和世共同创办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建筑设计领域,西泽和妹岛之间相互不干预。关于西泽的建筑设计风格,引用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的话:“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建筑拒绝过度的、夸张的修饰。他们自觉地约束建筑手法的滥用,通过寻求建筑物的必要品质,使建筑作品显得简约而坦诚。”

西泽立卫的主要作品包括,“守山住宅”(2005,东京),“十和田艺术中心”(2008,青森),以及“直岛地中美术馆办公室”(2005,直岛)。

直岛地中美术馆办公室

巧夺天工的“水滴”建筑

在日本最美的濑户内海的直岛,有一个建造一座私立现代美术馆(NMuseum)的计划,这座美术馆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业主希望和通常的美术馆的展示有所区别,要将作品置放在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中,意图让作品和空间有机地融为一体。美术馆方面希望永久展出两件作品:一个是以音为题目,另一件是以色彩为主,那么建筑呢?建筑就是围绕光为题目来设计,这样一种搭配关系再美妙不过。

为了让设计不妨碍两件作品各自独立的关系,西泽考虑把它设计成为一个无限大的空间。设计结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建筑犹如一滴水的形态。建筑的整个构造是用只有20公分厚的钢筋混凝土浇灌,挑起一个有着3,000多平方米的巨大空间,而这之间没有一根柱子来支撑穹顶。

直岛地中美术馆办公室

整个建筑的长边为60米,宽为47.9米,高为4.2米,NMuseum就是这样一座具有横向无限蔓延空间的美术馆。

西泽立卫说他的构思来自一滴水,他让我们从一滴水中去感受空间的无限大。从形式上看,犹如一滴水的建筑,可以说是有机极限主义风格,然而作品的背景则有着东方的哲学作为基础。

直岛地中美术馆办公室

开放的“公共性”空间

西泽作品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建筑师对待空间的态度和考察空间的

方式。日本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说,“西泽考察空间的方式是很具独创性,他仿佛站在一架变焦相机的背后,不断调整变焦,不断改变放大缩小的倍数,从而观察到别样的,丰富多彩的空间状态。”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劳力士学习中心

西泽说虽然建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空间以外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但空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很明确的。

西泽喜欢的空间是一种开放的,有公共性的空间,与许多人进进出出,有公共性的,交流的空间,比如咖啡馆,露天茶室,人们可以自由的进出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同时,又有私密性的一面,人们聚在一起,同时也在做自己的事情。有看书的有等朋友的人,也有谈话的人,各种各样的私密性同时存在,而整体又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空间,他关注的正是这种状态,而不是空间形态,比如解构主义建筑空间,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可是与功能,状态,私密性.等没有关系,是一种装饰性的形态,这是西泽不喜欢的。

西泽他自己说大学期间比较喜欢文丘里和库哈斯。首先,文丘里无视历史,同等的看待罗马风建筑,巴罗克建筑,柯布西野和赖特的现代建筑,完全打破了当时的历史。虽然他很重视“历史”。他评价建筑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建筑是否重要,而是强调这个建筑对自己是否重要,用自己建立的体统对历史上的建筑进行评价,完全不用“历史”的审美体系,也就是完全无视“历史”。这给他很大的启发。

像做游戏般的“空间状态”

西泽立卫的空间,在妹岛的基础发展而来,平面图以你意想不到的方法去组织,让你觉得设计充满了乐趣,让你非常喜欢它像在做游戏一样,他的空间一般是一个单一的空间,在同一层上展开,但他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开一个洞,或加入楼梯,让你充分体会到空间的存在。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共同设计的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他称之为“空间状态”,有区别“空间形态”,在解构主义的建筑中,如李勃斯金德的柏林犹太人纪念馆,好多尖锐的空间没有任何功用,是纯粹的装饰性空间,应该说解构主义的空间还停留在视觉的层面上。

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与路易.康

(louis.I.Kahn)

(2008-04-05 19:09:51)

转载

标签:

建筑

西泽立卫是我学生时代精神偶像,很长时间没有写过关于他的东西了,是我故意的与他保持距离,虽然在学校我把他所有发表的作品都反反复复地阅读过,在建筑的各个要素上积极向他模仿,那是一年半以前的事了,但现在还是在关注

他的实践与言论,回过头来看看我从方体空间回来后,做的几个作品,距离西泽立卫渐行渐远了,在不经意间。

盗版书商送来了EL Croquis 139期,又出了他和妹岛2004~2008的的作品集,之前已经出过两期,EL中文版也出了一期,400RMB,是我第一次买那么贵的书,花了我一个多月的生活费,毕业时卖了,算是决心与之保持距离,我想做我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看看森山住宅,薄薄的白的光滑的墙壁,小而离散的住居,螺旋的开窗方式,窗的大小,那是从未有过的建筑,你可以轻易把它们搬到别处,因为墙壁是钢板的,每个小房子只是在基础上“放着”,同时它可以快速地建造,像伊东的仙台媒体科技,是钢板结构而不是钢结构,主体和基础的关系不在那么“亲密”,钢板墙体使建造的速度加快了,方振宁对着21世纪金泽美术馆感叹:《建筑从未有过之轻》,它的轻应该不止是感觉上的,玻璃墙,钢板墙,比以前的建筑轻的多。这一系列的作品还有李子林住宅,朝日新闻社,镰仓住宅,A住宅,瓦伦西亚美术馆等作品。

看着EL139期上那么多新近建成的房子,着实让我吃惊,从概念到建成,是中国的建设速度,或许我吃惊的是他们的创造力,不停地翻新花样。

柱子,纤细的柱子,是他们的一个特征,瓦伦西亚美术馆的柱子细如抽丝,最细的要数古河综合公园饮食设施内的柱子,只有6cm,新近的作品也延续着着一状态,细得可以忽略不记,我以前称之为“柱的森林”,现在觉得应该是“柱的消失”,直岛码头设施和瑞士联邦工科大学(EPFL)学生中心,由于面宽和进深,最能反映出来,这是比密斯更均质的空间,密斯是把大柱子布置周围,并暴露出来,来实现一个大的无柱的均质空间,柏林国家美术馆,伊利诺斯工学院(克朗楼),都是这种方式,无柱的均质空间是有它的物理极限,密斯是化整,他们是趋于归零(应为柱子细到可以忽略),一个没有极限的均质空间,房间自由分割,地面可以高低起伏,中间夹杂着透明的庭院,完全的玻璃界面,白色的柱子和楼地面,最终实现了充满光亮的均质空间,这是赖特想实现的,赖特想做一种充满光亮的建筑,犹太教堂的屋顶材质被分解成无数细小的条状,反射着阳光,约翰逊制蜡公司管理大楼里采用了蘑菇型的柱子,光丛缝隙里照射近来,人好象在透明的海水里一样。密斯的注重光的反射-玻璃的反射,玻璃在阴影和弱光中映出图象,在阳光中反射着光,柯布西耶的光,通过物体表面的阴影来实现,他的源头是帕提侬柱廊的光影。

在西泽与妹岛的作品中另各个典型的特征是网格,他们经常用变化的网格,直线网格和曲线网格,网格平行线间距也常常是变化的,有时候形直接依附于网格。有时候网格则隐藏起来,再春馆制药女子公寓,江田集合住宅,阿尔梅勒城市剧院,天津塘沽的单层住宅,船桥H公寓都是直接依附网格的例子,平面扁平,水平延伸这种平面形式显的有些独特,在某方面讲,是有些反透视的,因为外界面很少有凸凹变化。托莱多美术馆,21世纪金泽美术馆,李子林住宅这一系列则打破了网格,几乎没有贯通的网格线,跟蒙得里安的画相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