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abstract:teaching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nd also the difficult part.how to manage the challenge, the writer has some ideas.the first i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interest and willing to express.the second is help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life. the third is let the students read more and write more notes. the last one is training mental to develop students’innovation.

key words: writing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innovation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直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更难。的确,一堂作文课,教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满头大汗,而学生却无动于衷,无法下笔,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到底怎样才能突破作文教学这一难关呢?下面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乐于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根据儿童认识规律和语言能力发展特点,主张低年级乐于表达,写“放胆作文”;中年级自由表达,写“自由作文”;高年级表达个

性,写“个性作文”。由于小学低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处于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正是借助想象和幻想理解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写一些想象类的作文,尤其是创造型的童话体作文,比如:⑴模仿故事写童话;⑵改编童话故事;⑶续编童话故事;⑷看图写话;⑸想象某类生活现象;⑹命题编写。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型,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激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六年级阶段,要鼓励他们把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两种形式结合训练,表达出个人的独特感受。

二、留心生活、多方取材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其原因就是无话可写。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利于写作的材料。比如:(1)班队会是捕捉作文素材的一个窗口。班会的主题、同学老师的发言、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周一升旗仪式时,校长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为写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3)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大事,如生活条件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4)和周围人交往时,发生或从别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好材料。(5)学习一篇课文后的小练笔等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后,自然就会有感而发,不会写出“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三、扩大阅读,写好笔记俗话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大量的阅读不仅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也能提高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但现在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量极少,根本不能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量。这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也桎梏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意义的书籍,并开展丰富的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竞赛的参与面要广,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还要举行相应的多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写作比赛。教师要重视读书笔记的写作指导,使学生学会写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从而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四、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可以结合课文、可以结合范文,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引发联想和思考。这样长期

注重思维训练,学生便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的文章。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可以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心里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记得毛泽东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促使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训练学生获得作文能力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见效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从点滴抓起,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逐步提高写作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