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是为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是现代产业的重要主体。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举措。
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推进,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三次产业中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广西大力发展服务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近年来,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保持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但总体来说,广西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供给不足、规模偏小,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2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
问题昭示着发展空间,差距蕴涵着发展潜力。
未来一个时期,全球产业结构面临深度调整,服务业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消费需求加快升级,服务业有望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
要统一思想认识,把握发展机遇,理清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服务行业,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效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产业分工越来越趋向专业化、精细化,生产性服务业加速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出来的同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格局日渐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壮大,初具规模,但仍然落后于工业发展,尤其是金融、物流、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较为薄弱,难以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要,难以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广西中期工业化加速前行,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必然创造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为大势所趋。
要发展壮大各类金融机构,拓展证券、保险、期货等各类金融业务,重点支持金融新业态发展,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支持物流龙头企业、物流园区发展,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鼓励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知
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夯实科技支撑,提高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尤其是会展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水平。
2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生活性服务业是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的服务行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加速从
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生存型消费必然转向发展型消费,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层次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多年来,广西商贸服务业稳定增长,旅游业、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健康服务业、家庭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扬帆起航,生活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主力军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
但生活性服务业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业态结构相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未来几年,广西将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将迎来重要机遇期。
要优化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构建社区商业便利消费体系,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初步建立现代化商贸服务体系。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千亿元产业。
抓住国家赋予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旅游强区建设步伐。
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养老服务业,鼓励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
3 推进服务业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服务业开放合作势不可挡。
世界产业和生产要素转移步伐加快,服务业转移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广西面向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迎来发展新机遇。
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更加紧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快推进,金融、物流、会展、商贸等服务业成为广西与粤港澳合作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广西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平台,加快服务业开放合作,着力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服务业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力度,不断取得新进展。
大力开拓服务贸易新领域,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推动服务贸易
中高端发展。
积极拓展对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与东盟国家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文化、体育、人力资源服务等优势服务业“走出去”步伐。
以金融、港口物流、信息为重点,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互利合作,带动广西与粤港澳现代服务业的深度合作。
加强服务业各领域的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服务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在广西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数据中心、采购中心等服务机构。
4 深化服务业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最终靠改革。
妨碍服务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与工业、农业领域改革相比,广西服务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市场准入障碍较多、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政策措施落实难等问题。
要抓住桂林市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政策,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创造
力。
放宽市场准入,逐步消除行业垄断,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物流、研发、文化等现代服务业。
深化国有服务业企业改革,鼓励服务业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组建大企业、大集团。
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价格体制改革,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
推动服务业企业在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做出适应性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继续完善商品市场的同时,加快完善土地、技术、知识产权、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支撑服务业发展的现代市场体系。
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松绑”,完善落实规划、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收费等各项优惠政策。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