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青龙汤与麻杏石甘汤、越婢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青龙汤

病理:表实里热水实。

方解:麻黄6桂枝2甘草2杏仁2生姜3大枣5石膏16。

这七味药组合在一块,这个方子里面我们会发现它包括好几个方。

首先这里面有一个麻黄汤、同时又有一个越婢汤,那么它还有麻杏石甘汤,它还有桂枝去芍药汤,如果说咱在辐射的远一点就是桂枝二越婢一汤,那么它去了芍药加了杏仁。

条文列举:

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①(38)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主之①、(3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②、小腹满③、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胡老认为是大青龙汤)。

病溢饮,当发其汗,宜大青龙汤。

2.小青龙汤

病理:表实里寒里虚水实。

方解:麻黄3芍药3细辛3干姜3甘草3桂枝3五味子3半夏3。

条文列举: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主之①、(3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②、小腹满③、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诞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3.麻杏石甘汤

病理:表实里热。

方解:麻黄4杏仁2甘草2石膏8

条文列举:

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喘家①、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②(162)

4.越婢汤

病理:表实里热水实

麻黄6石膏8生姜3大枣十五枚甘草2

条文列举: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相比:

1.病理上:表实程度大青龙严重,水实程度二者相当,明显的区别在于里热与里虚里寒。

2.药物上,完全不同的就是大青龙汤的杏仁2生姜3大枣5石膏16与小青龙汤的芍药

3细辛3干姜3五味子3半夏3,最明显的体现在热痰与寒痰的明显不同:前者咳嗽痰粘稠烦躁口渴喜寒饮,后者咳嗽泡沫痰痰液偏稀喜热饮。

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甚至麻杏石甘汤、越婢汤很容易鉴别,因为有里热与里虚里寒的明显不同。反倒是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越婢汤不容易分辩。

(麻杏石甘汤)表实里热——里热未变化表实加重出现水实(越婢汤)——表实加重、里热加重、水实加重——大青龙汤。

常见症状分析:

1.麻杏石甘汤:

症状:咳喘、发热、大便干燥、口干渴、尿赤、烦躁、鼻塞、呼吸短促、咽部肿痛、麻疹、痰黄粘稠、汗出、无汗。

舌质:红舌、淡舌、干舌有芒刺、瘀点。

舌苔:黄苔、黄腻苔、薄黄苔、薄白苔、白苔、薄白苔、白腻苔、白苔。

脉象:浮数、滑数、数、浮滑数、弦数。

突出症状:喘、口干渴。

2.越婢汤:

症状:汗出、关节肿痛、水肿、恶寒、头疼、口渴、发热。

舌质:舌质淡。

舌苔:薄黄而滑。

脉象:数、紧、浮、滑、缓。

突出症状:水肿、口渴。

3.大青龙汤:

症状:发热、恶寒、烦躁、无汗、身痛、头痛、口渴、咳嗽。

舌质:红、淡红、淡。

舌苔:薄黄、薄白、白、黄。

脉象:浮紧、浮数、浮缓。

突出症状:恶寒、烦躁、口渴、身痛。

其实通过病理分析可以明确鉴别出方向,不会出现偏差,方向对了,方证对应不是特别合适的情况下,也不会出大的谬误,比如大青龙汤证误用小青龙汤的机会在我们经方辨证体系下几乎不可能出现,辨好了表实里热水实,即便是大青龙汤证误用了越婢汤也不会出现大的纰漏,患者可能服药后会舒服一些但不能解决问题,但也不会出现严重后果。

由此可知,经方病理辨证体系的重要性,不啻于大海航行中的灯塔!

学会了经方病理辨证,一方面防止误诊,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判断别的学术存在的谬误,节约我们的学习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