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论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论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论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命运,尤其是它在近、现代哲学革命中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哲学重建与科学革命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对终极存在的追求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总特征。通过它,形而上学达到了对世界统一性的把握,由此形成了对世界万物和现象的解释。这种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关怀始终指向一个终极目标——确定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寻找人生意义的根基。它们相应地决定了形而上学的主题——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价值论。科学作为人类把握终极存在的一种方式,无疑与形而上学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古希腊哲学家对形而上学的主题作了规定并确定了它的基本特征。在发生了认识论转向的近代哲学中,形而上学被哲学家们运用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并得到了新的发展。即使在“拒斥形而上学”运动中,它也没有因遭到批判而退出历史舞台。相反,现代哲学家们一直致力于重建形而上学,因为它是人的禀性,是科学的基础。

“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中早已不止是亚里士多德的其部书的名字,从一诞生之日起,“形而上学”就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西方哲学演进过程中,形而上学的含义时有变更,不同时代、不同的哲学家对之有不同的理解或对之采取不同的态度,但形而上学始终是说之不尽、挥之不去。康德说,形而上学属于人的本性,黑格尔则视形而上学之于一个民族如神之于一座宙宇,形而上学的至圣地位可以略见一斑。经过从古代到近代的艰难延续,形而上学在现代又面临着新的挑战,马克思沿着黑格尔的思路将形而上学理解为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对之展开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将形而上学视为一堆不符合逻辑句法的无意义的陈述而予以拒斥,海德格尔则走上了一条不同的克服形而上学之路。

尼采从道德心理寻根溯源,以期取消神学形而上学。神学形而上学来自“道德光学的幻觉”,即道德心理的虚构。人们把世界加以二分经过这样一种道德心理过程:此岸世界是有条件的、充满矛盾的、令人恐惧的,因而根据道德原则必定存在着一个无条件的、摆脱矛盾的、令人神往的彼岸世界。正是对此岸世界的失望,促使人们想象一个更有价值的彼岸世界,并武断地宣称此岸世界是没有实在性的。其实,彼岸世界才是虚假的,认为此岸世界是虚假世界的说法恰恰说明它具有实在性。实际上,他有时干脆把神学形而上学和理性形而上学当成一个东西,认为可以一以贯之地进行爬梳。形而上学滥觞于柏拉图。柏拉图虚构一个“真正世界”(理念世界),并把它许诺给“智者、虔诚者、有德者”,要求人们象服膺真理那样拜倒在它的脚下,遵守它所规定的道德律令。康德的形而上学与神学形而上学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仍是一个旧的太阳”。孔德的实证主义是形而上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发挥康德的怀疑论,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既然“真正世界”不能达到,那么可以认为不能达到就是永不知道。尼采看到,即使象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家也在寻求“真正的实在”,力图把形而上学建立在“罪恶与盲目意志”的基点上。由此之故,尼采十分赞赏孔德的勇气,认为它象征着“实证主义的鸡鸣”。

通过考察形而上学历史可知,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兼有理性形而上学和神学形而上学两种因素。基督教神学发挥了柏拉图后一种因素,而康德等人的理性形而上学的主要来自柏拉图前一种因素。可见,柏拉图是理性形而上学和神学形而上学共同的源头。共同的源头决定了理性形而上学和神学形而上学具有共同的特征。

在所谓“传统形而上学”的范围内,康德实际上已发动了一场革命,其影响直

接波及现代西方哲学。只有清楚认识了这场革命的内容和重要作用,才能对康德哲学的地位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更好地理解现代西方哲学。

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家特别是近代唯理论哲学家解决问题的典型方式是:无须凭借经验,单凭人类理性即可认识实体,并据此演绎出关于世界本质的绝对知识体系。实际上,这是一种独断论。所以,当西方近代哲学着重研究认识论问题时,不仅唯理论自身暴露了理论困难,而且也遭到了经验论的打击,特别是遭到了休谟的彻底批判。这一切使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当康德登上哲学舞台时,形而上学已由“科学的女王”变成了“流离失所的妇人”(康德语)。形而上学的危机是迫使康德重新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实行形而上学革命的重要前提。

在康德那里,形而上学有研究认识论的部分,也有研究道德论的部分。在研究认识论的部分中,康德批判地考察了以往的形而上学,指出以往形而上学的作为对象的存在实际只是现象,当他从他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部分进入到道德论的部分时,他坚持道德论的部分才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部分。首先,康德意识到,以往形而上学中讨论的很多问题,诸如感性、理智、理性、知、情、意等等都是属于人的,因此,形而上学也应通过人并为人而设立,它应直接以人为对象,以人类学为基础,对一切人都有用。其次,康德对人、人的本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我们不应当从认识论的立场来理解人,例如像休谟所作的那样。在休谟那里,人的知、情、意皆以知即认识论为基础,而感觉印象又构成了认识论的基础,这样,人尽管有情感与道德,但仍被自然主义地理解着,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自由在人那里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实际上在人那里,一切都仍然是必然的。而在康德看来,人不仅是手段,而且自身就是目的;人是有理性的,这种理性首先是实践理性,所以人是精神的道德主体;作为道德主体,它有着绝对的自由(自律),因而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后,康德认为,真正的本体领域应该是关于道德的人的领域,以往形而上学所说的本体只是现象。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不是宗教教义,不是对真理的认识论,而是一个讲“良心”和“绝对命令”的“应当”的体系。因此,他的形而上学的道德论部分的研究就是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寻找真正的本体,通过考察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确立新的意义的本体论的形而上学。

“存在”应在尚未规定的情形下显示出来,在大千世界中,唯有人具备这一特性。海德格尔极力称道的“存在”其实指人的存在(即“此在”)。唯有人是实在的东西,其它东西都是不实在的,只是幻象式的人类观念。人的存在性还在于只有人才能表达“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至此,海德格尔的意图如天机般泄露出来:理性形而上学因遗忘“存在”变得毫无用处,迫切的任务是在其废墟上组建以人的存在为核心的新形而上学—“基础本体论”。用他的话说,“基础本体论”是“此在的基本事件”。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新形而上学都高扬人的自由本性。不过,尼采强调创造的自由,而海德格尔强调向死的自由。在海德格尔看来,死把“此在”带到主要不依靠烦忙烦神而是作为“此在”自己存在的可能性面前,于是摆脱了“常人式”的幻想,确知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由存在。质言之,当面临死神的时候,一切外在的世俗之物全隐去了,人这才发现自身的本己性,获得无拘无束的自由感受。

总之,尼采和海德格尔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极力提倡一种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以自由为归宿的新形而上学。后来,尼采和海德格尔都把新形而上学重新诠释为艺术形而上学。在他们看来,艺术是人生意义的赋予者,唯有在艺术中,人才能达到真实,绝对的自由。抛弃了哲学的理性价值和宗教的神性价值,

人类必定对艺术的审美价值顶礼膜拜。尼采说:“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其实,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衡量,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新形而上学(或艺术形而上学)具有脱离社会实践的虚幻性。但是,尼采和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促成了形而上学从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的转变。就这一点来说,尼采和海德格尔在哲学史上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在批判考察理性的基础上以二元分裂的方式解决了“知性形而上学”中的难题;海德格尔站在生存论的高度对西方理性文明、工业文明进行了反思,其“形而上学”的基点是人的现实中“此在”生命,对海德格尔来说,文化传统反而成了要被超越的对象,也就是西方文明要走出生存的“此在”困境,这种“超越传统”不能不被超越了。在马克思的思想里,他以实践为基础解决了本体论与辩证法的分裂问题,以实践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方式将超越性与自律性统一起来。恩格斯说,“他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了,而只是…世界观?。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这也能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同样超越了“西方传统”了。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世界文化中的多种思想和观念要在全球性空间里进行广泛而长久的接触,对于民族性的“文化传统”我们也要有新的认识。

形而上学之所以直到今天仍然尚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类理性不可能不关注所谓“终极关怀”的问题,而这正是产生形而上学的根源所在。换言之,即使以往的形而上学走错了路,形而上学的问题却依然可能是有意义的。在这个问题上,康德的态度也许更合理。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他指出:以往的形而上学虽然是虚假的,但是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理性的一种自然倾向却是实在的。就此而论,“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能采取的”,因为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每个人尤其是善于思考的人都需要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

二、试述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答:(一)基本内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核心观点:自然界绝对不变。在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处于搜集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初级阶段,因此,形成了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特别是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二)局限性:它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不是把自然界看作是运动的,而是看作静止的;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不是看作活的,而是看作死的。这种观点否认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性质上的差别;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性质上的差别;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所以,恩格斯指出:“18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过了古希腊,但是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低于古希腊。” (三)进步性:在近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则又可以看到形而上学自然观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1、形而上学自然观在反对宗教神学、解放人类思想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认,这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的意义。 2、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从细节上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自然界内部,取得了一大批具体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它所倡导的实践、观察、实验、归纳、分析、演绎等方法以及数学、力学的方法是近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3、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创立提供了准备和前提。从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过程)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来说,作为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含义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实用的、有效的。 形而上学自然观本身是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它的形成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它对近代、现代人类科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西方哲学中的29个基本问题

西方哲学中的29个基本问题 01.世界的本原问题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探讨,在哲学中是一个本体论问题。这是哲学的永恒课题。因为,自从人有自我意识那一天开始,就有一种倾向,即希望找到一个东西一劳永逸地解释自己所面对的世界。于是,本体论就成了哲学的主要问题。 在远古时期,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往往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自然物质。比如,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将水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复归于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当然,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这种思考却一直在西方社会延续,并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自从苏格拉底提出那句“认识你自己”的重要命题以后,西方对本原问题的探讨开始由外在世界转向心灵,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概念思辨传统。比如,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世界的本原。数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已经是心灵的抽象了。到柏拉图提出“理念”之后,西方关于本体问题的探讨达到了最高峰。正如怀特海所说:“整个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注脚。” 到了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概念思辨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转而兴起了反“形而上学”、反“本质主义”的浪潮,其实质就是要取消哲学中的“本体”概念。 0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思想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上一个哲学问题的变种。在西方的哲学家看来,惟有本体才是真实的“存在”,而其他则是“幻相”和“非存在”。正因为此,西方的“本体论”也被称之为“存在论”。对人而言,惟有思维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而感觉,面对的只是杂乱无章的幻相,因而是“非存在”。存在是永恒的,思维对存在的把握是真理,而感觉对非存在的把握则是意见。真理会带我们进入征途,而意见则会将我们带入歧途。 比如,一个苹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眼睛看到的红色,鼻子闻到的香味,嘴巴尝到的甜味,都是不真实的。而惟有“苹果”的概念,才是存在,是真实的。因为“苹果”的概念是不会随时空的改变而改变的,而现实中的“这个苹果”,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也许,我们在某一天会看到一个青色的苹果,会吃到一个酸酸的苹果…… 就这样,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感性和理性之间,真理和意见之间,存在和非存在之间,就有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重精神、轻物质,重灵魂、轻肉欲的传统也正是由此肇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门尼德说:“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能被思维的与能存在的,其实是一回事情。” 03.“逻各斯”的三位一体问题 存在只能显示在思维里,惟有思维才能把握存在。但把二者联接在一起的则是语言。语言是什么样的语言?是概念化的语言。于是,思维、存在、概念在西方哲学中就成了三位一体的东西。因为所谓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抽象,而抽象则意味着把“相同”的东西和“不相同”的东西绝对地割裂开,把“相同”的归为一类,把“不相同”的归为一类,然后再在二者之间划定界限。比如,“苹果”之所以能和“梨”区别开来,是因为称之为“苹果”的那些东西肯定具有共同的东西,而这些共同的东西肯定是“梨”所没有的。因此,概念必然意味要界定内涵和外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正因为此,西方的语言是很清晰的,讨论一个问题必须要先弄清楚概念,表达意思必须要清楚,而且表达式多为“XX是XX”。 这就是“逻各斯”的原本含义。逻各斯是赫拉克利特首先使用的一个概念。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是“话语”(语言),而赫拉克利特则用它来表示“说出来的道理”(存在)。但就逻各斯是人认识的道理而言,它又被理解为“理性”和“思维”。 04.|经验和超验的关系问题

论如何理解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

论如何理解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 从西方哲学总体的发展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这一阶段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接着第二阶段是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宗教哲学。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中世纪哲学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近代哲学,哲学的研究问题就是对前两个阶段的综合,即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具体地讲,在经院哲学后期,唯名论彻底颠覆了天主教神学的权威地位,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文学艺术风格的更新和宗教生活方式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和神学观念的权威,大量作品怀疑权威呼唤关注人性此岸的幸福,主体性觉醒得到发展,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建树都是以他们所提供的这种新的人性模式和生活理想为前提的。17世纪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一切权威——无论是古代的权威还是中世纪的权威——都充满了强烈的理性批判意识。17世纪的时代特征就是怀疑精神和经验方法,普遍的怀疑精神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基本原则。 正式标志近代哲学的诞生亦即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型就是从那个时代的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那里开始的。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问题上。认识论问题说到底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主观精神如何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因此17—18世纪西欧哲学的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认识的来源、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最终竟形成了经验论哲学和唯理论哲学的尖锐对立,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其初衷都是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是试图建立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2015.06 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2) 第二讲新黑格尔主义之鲍桑葵 (4) 第三讲意志主义之叔本华 (8) 第四讲意志主义之尼采(1) (12) 第五讲意志主义之尼采(2) (17) 第六讲生命哲学之柏格森 (20) 第七讲精神分析学之弗洛伊德 (25) 第八讲实用主义之詹姆斯 (31) 第九讲科学哲学之波普尔 (35) 第十讲现象学之胡塞尔 (40) 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一) (44) 第十二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二) (51) 第十三讲:存在哲学之萨特 (57) 第十四讲分析哲学之维特根斯坦 (62) 政治哲学之罗尔斯 (65) 第十六讲哲学的终结与后哲学 (70)

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三、现代西方哲学 (一)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 1.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哲学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和基本走向。实际上,西方哲学一直有两条线,分别由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开启。前者重概念和先天,后者重具体事物和经验。 2. 唯实论与唯名论:中世纪早期主要以柏拉图主义为其思想资源,后期则转向亚里士多德主义。基于共相与殊相关系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也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分歧:唯实论是柏拉图哲学的产物,唯名论则与亚里士多德有不解之缘。 3.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延续了柏拉图路线,经验论则是亚里士多德的后裔。康德看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于是对二者加以综合,形成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 4.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19世纪晚期,穆勒基于德法两国和英国哲学家对康德的不同回应,首次在欧洲大陆哲学和英国哲学之间做出区分,后来这种区分逐渐被双方的哲学家所采纳和加强,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哲学传统,从而构成了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潮,而是“做哲学”的两种不同的风格。“二十世纪的哲学史是刺猬与狐狸的历史,是那些努力想认识一件大事物的哲学家与那些只满足于认识许多小事物,甚或只是一件小事物的哲学家的历史。”(怀特)欧洲大陆是刺猬的国度,而英语世界则是狐狸的国度。 从地理上对两大阵营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维特根斯坦、弗雷格和卡尔纳普都是欧洲大陆的“儿子”,但却不是“大陆哲学家”。实用主义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哲学则在精神气质上更接近大陆哲学特别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趋向 1. 从“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到“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迄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转向。 古代哲学的重心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始基,探究世界的存在及其状态,因而总体上处于“本体论阶段”。 近代哲学仍要面对和解决本体论问题,但哲学家们不是“独断”地直接讨论世界及其存在,而是把对主体及其认识能力的研究视为本体论研究的前提条件,于是西方哲学发生了所谓“认识论转向”,即从“本体论阶段”进入“认识论阶段”。 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发现,传统哲学的很多问题和争论都和语言有关,因为一切认识或思想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如果没有语言,我们不但不可能进行认识和思想,而且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于是,西方哲学发生了第二次“范式转换”即“语言学转向”,语言问题上升为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甚至全部哲学问题都被归结为语言问题。 “语言学转向”之后,哲学家们不再把语言仅仅看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更多

形而上学的两种定义

形而上学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 两种意思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下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这就是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

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而开头给出的形而上学的定义,指的就是这个。“实在”指的是事物被现象掩盖了的本质(其实没有不被掩盖的本质,这种说法本来就欠妥,此处这么用乃是便于理解),人们通过一个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但是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许多过去认识到的“实在”被新的科学发现证明也只是现象,因此人们必须思考,一个事物存不存在终极的实在。有认为存在终极实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论的;也有认为认识是不断发展,不存在终极实在的。此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不能掌握这个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根本规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学性。 因此,简而言之,大概可以这样认为,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学问。它是高于物理学的,物理学研究现象及规律,而形而上学研究其存在及实质。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即是,非即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从而陷入了无穷的循环之中。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意为鸡不一定从来都是孵化出来的;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也不一定从来都是鸡生出来的。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因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鸡和蛋是进化而来的这只是依据,并非问题的答案,题目要求是分先后,也就是时间顺序。如果解决问题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弄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然后以之为真理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无赖都是先知了。 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鸡和蛋作为一种存在,鸡生蛋,蛋成鸡,交替出现这是一种存在形式。在时间轴上,鸡和蛋的形态一直在变化,如果把当今存在的鸡和蛋的形态作为标准,则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读后感

《形而上学》读后感 内容概要: 【1】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善于和喜欢用感觉来感知和观察世界。 【2】人类和动物不同在于人类通过感觉产生记忆并从而积累经验,而经验通过总结推广会形成技术。 【3】经验是个别的具体的知识,而技术则是更抽象普遍的知识。技术由经验而来并且高于经验。 【4】经验高于感知,技术高于经验,无为的技术高于有为的技术,抽象理论高于实际技术。从而可以知道,智慧是关于抽象、普遍的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有智慧的人不仅 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5】原理越普遍、越基本就越接近智慧和真理,真正的智慧就是终极的原理,解释万物的原因。这也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6】这种普遍的原理和学术是无用的,不能带来物质的好处和利益,这就是为学术而成立的唯一自由学术——哲学。 【7】哲学思考的是最深奥、最接近神的问题,因此哲学也就是最光荣和最神圣的学术,即使它和其他学术相比不切实用。 【8】哲学就是为了让我们通过思考了解从而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让我们解开对世界的疑惑。这是哲学这门学术的结果和目的。 感想和思考: 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的语言中哲学的字面意义是“爱智慧”。那么智慧又是什么?是聪明吗?还是博学?在这篇文章中亚里士多德将这个问题一步步解构开来,剖析其中的内涵。 首先,人类的感知和思考体系是怎样的?亚里士多德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并归纳下结论说:人类像其他一些动物一样感知这个世界,我们看、听、闻、触摸,通过这些感觉的官能识知事物,而且可以产生相应的记忆,这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人类还凭借记忆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某些事情的重复出现让我们从中得知了内在规律并获得经验;根据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又逐渐产生对某一类事物的普遍性判断——这比单纯的经验要更高一层——也就从而得到了知识和技术。技术和经验的最大差别在于普遍性,也就是将对单个事物的经验拓展开来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知识,从而可以对某些事情看得更加明白透彻——不仅知道规律,并且知道为什么会如此。 可以说,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观点,可是这不是亚里士多德想要谈的主要问题,他想要说的是,怎样的学术是更接近真理更有意义的。他的认识论是为了引出什么才是智慧,从而知道什么才是最接近智慧的学术,也就是对“形而上学”进行定义。 从上面对人的认识的剖析中可以看出,记忆高于单纯的感官,经验高于单纯的记忆,技术高于单纯的经验,亚里士多德从而认为:知道更普遍规律的人更有智慧,为学术本身探求知识比思考实际应用的人更近于智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智慧的诠释。

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能够从最高层次上反映出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人类必然具有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思维现象。西方哲学史以其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而著称,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直至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和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 从欧洲哲学的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兴起这一阶段的西方哲学,是哲学家们在对自我缺乏认识的情形下进入哲学领域的,因而必然带有自发性和蒙昧性,通常把它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形态。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身(即纯粹客体)的问题。他们试图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存在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由于他们还处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童年阶段,对人自身的认识极为贫乏,而且还受到各种宗教意识形态的侵蚀,因而,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范畴必然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反映了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而这恰恰说明: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的直观开始的。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类的认识圆圈还比较狭小,哲学家们便易于发现,因而对存在问题表示乐观。 古代本体论哲学家们尚处于反思前或非反思的我思哲学阶段。通俗地说就是:“我去思索世界”。随着人文哲学的兴起,“人”的地位逐渐从哲学中突出出来,特别是笛卡儿我思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二)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康德、黑格尔所生活的时代)。从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的过渡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培根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宣告了这一时期的真正开始。对人类来说,纯粹客观的知识是无用的,只有那些使人类得以不断地从自然界的必然力量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的学说才是真正深刻的。这也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展新科学的要求。因而,哲学家们仅仅研究客观世界(即纯粹客体)是很不够的,而要努力地研究真理的主体--人。“我去思索我的世界。”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考察的核心内容。哲学家们充分研究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主体认识能力的考察,使人类在纯粹理性的层面上穷尽了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因而这一阶段的哲学是以对主客体之间内部关系的分析为主。对主客体之间的同一关系的自觉,是人类走向成熟思维方式的前兆。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哲学家们醉心于建立关于存在的体系性学说--从主客体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寻找客观世界的最后根据。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必然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但从总的方面来说,这个时期却是人类认识领域不断开阔的时期。西方人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中心状态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中心状态),使自我意识的空间不断拓宽。否定宗教迷信,突出科学与理性的位置。在认识论哲学的最后阶段终于出现了人类认识领域里最优秀的成果--对一切独断论、决定论思维方式的全面否定。在认识论哲学阶段,哲学家们易于把哲学视为一门真正的事业来追求,因而在这个阶段必然呈现出充满着理性的冷峻的精神特征。 (三)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马克思主义、唯意志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诞生宣告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终结。 康德之后的西方哲学界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各种学派风起云涌。大致说,现代西方

第二讲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转向

第二讲 一、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转向 在西方传统哲学家那里,哲学一向被看成是理性的事业。理性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一向居于核心地位。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理性被看作是整个世界的本体,并被看作是人性的本质。西方传统哲学总体上表现出理性主义的基本倾向。 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肇始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最早确立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是叔本华创立的唯意论,受其影响,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以及德国和法国兴起的生命哲学思潮成为19世纪后半期非理性主义的重要思想流派。20世纪初,由胡塞尔引导的现象学运动所开启的存在主义思潮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和分析把非理性主义思潮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科学哲学中,在从最初的对形而上理性的拒斥和科学理性的迷信走向对科学理性的反叛的过程中,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的哲学家通常对多元方法论以及多元文化观念张扬,表达出具有非理性主义色彩的科学哲学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科技理性扩张所导致的社会危机的批判,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非理性主义的理论倾向。 现代非理性主义在哲学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在本体论上,现代非理性主义主要表现为寻求某种非理性来取代理性的中心地位,以之作为世界的本体,并把它建构和发展为对抗理性主义的一种“主义”。 在认识论上,现代非理性主义普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反对理性主义依靠抽象的逻辑推理和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来把握世界,宣扬只有依靠体验、直觉、情感等非理性的认识方法,才能认识世界。 在人性论上,现代非理性主义反对把人抽象化、理性化,主张非理性因素才是人性的本质,把非理性看成是人进行自我选择、自我生成以及实现人的绝对自由的根本动力。 在价值观上,现代非理性主义拒斥绝对主义的价值理想,反叛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秩序,试图戳穿理性主义的虚妄性,颠覆既有的伦理道德,张扬反传统的价值观,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对主义的价值信念,甚至走向虚无主义。 在历史观上,现代非理性主义往往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认为社会历史发杂货呢过程并不是由理性完全支配下的单一机械的过程,而是受人的主观愿望和各种非理性因素制约的无内在秩序可寻的过程。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论转向

形而上学的当代构建及其现实意义

形而上学的当代构建及其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的精神境界中,形而上学是否仍旧持守着内在的存在根据?这一存在根据在形而上学的阶段性推进过程当中是否已被“松动”或“消解”?形而上学同现代生活是否还保持着理论与现实的内在紧张和张力关系?当代形而上学之于当代生活的意义应怎样界说?这些问题的引出和回应无疑对当代形而上学的构建、对当代现实生活的精神提升、对现实生活的“理念”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从哲学的本意考察,“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从其建立之日起,就有“修身”、“养性”、“为人”之意蕴,就有“实践”、“践行”之训诫,也就有人之为人的“理念”的范型。尽管这一形而上学深层的意蕴被根植于普遍知识——存在论的固有前提下,但其内在所具有的、与人的本性相洽和融合的人本视阈与境界,从始至今都以不同的映现方式所固守着的。由此可见,形而上学同现实生活的关联始终持存着。 形而上学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关系在历史上通常是以极其抽象的 二元对立方式体现出来的,这种二元对立在柏拉图那里就表现为世界的二分化。这一抽象对立的理解方式或者是以形而上学来直接“否定”现实生活,或者是以“无视”现实生活的方式来间接贬低现实生活,或者是以纯粹的理论逻辑的自足性方式来消解“现实生活”的原初状态。在这里,形而上学成了“纯粹”的理论形态。尽管如此,形而上学仍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关联着现实生活,或成为超然于生活之上的“理念”,或成为度量生活的“尺度”,或提供现实生活所尚未具备的“规定”。事实上,从形而上学自身的演进逻辑分析,就会看到形

而上学是以隐含的、更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影响着或分化着现实生活,尽管这一“影响”或“分化”是以“颠倒”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和不同时代的精神氛围中,形而上学必然会产生某种“转型”,会产生某种“适应”,会产生某种“分离”。一方面,形而上学由于自身的内在紧张关系即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会产生新的“调整”,另一方面,形而上学在其内在的“调整”之中所延伸出的、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新的“论证”,也会为时代的精神“迁移”与“发展”提供超越性的价值尺度、理念追求和境界指向等形而上学的“设计”。形而上学的时代理念的“设计”,也会为特定时代的现实生活确立新的“追求”、新的“设计”、新的“标准”。 从形而上学发展的阶段性过程分析,形而上学大体经历了古典、近代与现代的发展过程。在这些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形而上学在保持着同一的内在规定的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与现实困境。正是在使命的履行和困境的应对中,形而上学本身既体现为形而上学对现实生活把握的方式,也体现为形而上学与现实生活关联的不同的特质。从大的历史背景以及精神境遇的变化内容看,古典形而上学乃是对人、神、自然三者关系的整体性论证。这一论证的理论形态必然表现为以形而上学为核心的实体性的本体论样式,体现为以实体性旨趣为归宿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在古典形而上学之中,“存在之存在”是最高的知识,是“第一学术”,必然显现为以神学为最高境界的总体性知识。古典形而上学在对神学的实体存在性论证过程中,使其本体论的旨趣与目的论的追求以高于生活、俯视生活、否定生活的方式,在自身之中得到了统一。 与古典形而上学对外在“对象”的神学确认相异,近代形而上学的基质性标志是对“自我”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如果说,古典形态的

西方哲学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第二章思考题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第三章思考题 1、说明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知识的来源、过程和真理性等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2、简述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理论。 3、培根创建的科学归纳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试比较霍布斯与洛克在社会契约论方面的差异性与连续性。 5、洛克是如何批判“天赋观念说”的?他所提出的“白板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试分析洛克的实体学说与经验论原则之间的深刻矛盾? 7、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8、试说明贝克莱从“存在就是被感知”走向“自然实在论”的思想过程,并分析贝克莱哲学的内在矛盾。

西方哲学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本原: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所以,“本原”的问题,其实包含着两个问题:一是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一是生成的原因问题,亦即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2、巴门尼德:A巴门尼德——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的奠基人,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B巴门尼德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C其对哲学的贡献:①他关于两条道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花费呢,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②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③他不再像自然哲学家那样武断地宣称,而开始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④他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D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使西方哲学从宇宙生成论转向了本体论。 3、原子论:①德谟克利特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最高成果,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作为不可分的最小单位而存在,而虚空是非存在,不过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存在的另一种状态,它是原子运动的场所。②德比较好的解释了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万物为一,都是由同一种东西组成的,万物也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原子之间有形状,位臵和秩序的不同,由于有了虚空,原子就有了运动的场所——原子在虚空中的碰撞造成了它们的组合与分解,从而形成了万事万物。看上去原子论解决了自然统一性和多样性,但有原子论有十分浓厚的机械论色彩。 4、智者:公元前5世纪,“智者”一词则专指一批收费收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智者具有明显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了启蒙作用。 5、亚里士多德:著作《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被认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有史以来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不过他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将柏拉图的问题称作是“分离问题”,即理念与事物的分离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深深地渗透着经验的因素,重新恢复了被柏拉图抛弃的自然哲学的地位。 6、四因说: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往的哲学对于自然的探索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原因”——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②亚里士多德将以往关于“原因”的理论归结为四种原因:A质料因,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B形式因、内形式是事物的“是其所是”即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外形式即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C动力因、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D所为因、“所为了的那东西”,意义“目的因”③后又归为两种原因:形式与质料,最后通过潜能实现这一对概念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成。④四因说后来为黑格尔发挥到了极致。 7、理想国:柏拉图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他认为一切工作都以知识为基础,治理国家更是如此,而真正对于治理国家有全面系统的知识的人,应该是哲学家,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洞悉宇宙万物的奥秘。让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而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只有一种可能,让哲学家为王,就是哲学王的理想。 8、理念:①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柏拉图理念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②理念具有多种意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③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事物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所谓的理

拒斥形而上学的论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局限

拒斥形而上学——论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局限 内容摘要:现代分析哲学把传统形而上学看作是无意义的虚假陈述而加以拒斥。首先是维特根斯坦依据其语言图像理论而认为形而上学的问题和命题都是无意义的,随后逻辑实证主义者从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出发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再其后蒯因以他的“本体论承诺”理论仍然坚持否定哲学具有陈述存在的意义。在我看来,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在根本上是不成功的,但它仍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具有启示意义和广泛影响。 关键词:分析哲学拒斥形而上学无意义性评价 现代分析主义或分析哲学,是对兴起并盛行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几种哲学流派和哲学理论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的称呼。这些思想流派和理论的共同之点就在于,都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语言分析不仅是进行哲学研究所必须的方法,而且也是哲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和目的本身。另一方面,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拒斥,也是贯穿在整个分析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和宗旨,分析主义思潮从兴起到发展都同这个主题或宗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围绕着分析哲学把形而上学看成是“无意义的虚假陈述”这一基本观点,着重探讨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维也纳学派以及蒯因哲学的反形而上学思想,旨在清理线索、考察实质,并力求从哲学自身反思的高度上对其局限

和意义有所把握。 1.哲学的问题和命题都是无意义的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分析哲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分析主义反形而上学传统的第一位肇始者。其前期的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对作为逻辑实证主义[1]中坚力量的维也纳学派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以至于这个学派中的许多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把维特根斯坦视为他们的同路人,并把《逻辑哲学论》一书奉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宣言书和“圣经”。在这部著作中,维特根斯坦首次表达了他的反形而上学思想,认为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企图“说不可说的东西”,其结果却是提出了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和命题”。维特根斯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这一批判,又是建立在他的语言图像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这个理论中,他首次提出了语言的界限问题并由此而表明传统哲学的错误之所在,因此,“语言图像论”就是维氏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起点和依据。 语言图像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一个基本命题,都是一个基本事实的图像。由此又可以引伸出,由所有的命题构成的整个语言系统就是由所有的事实构成的整个现实世界的图像,简言之,语言是现实世界的图像。把语言看作是现实世界的图像,这是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思想与实在的关系问题上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问题是,通常当我们谈到一

《形而上学》的意义指称和意义使用分析论文

《形而上学》的意义指称和意义使用分析论文 摘 要: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经很多了,角度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体会。从时代 背景去看亚里士多德在意义指称和意义使用,可以得到关于它不一样视角。就意义指称而言,先贤哲学家指称上的不足上,使得本文采用了常识世界中所形成统一日常语言体系下 在意义指称上的完善;就意义使用上与理性结合,从而更注重语言使用合理性、完整性和 系统性,而不是过分强调意义的色彩,即“意义即使用”;这些都是作为对它分析的切入点。进而可以更深入的理解百科全书似的哲学家对自我语言意义完整性表达的要求。 关键词:形而上学;时代;常识;意义指称;意义使用 一、亚里士多德语言意义变化之源。 罗素曾说过:“当我们要去了解和研究哲学家的思想的时候,我们既不崇敬也不蔑视,而应首先要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可能知道在他的理论里有些什么东西大概是可以相信 的为止,然后才可以重新采取批判的态度。”[1]也就告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既要 理解,也要思考,还要反省。那么请允许我首先看看亚里士多德的生活、写作背景。亚里 士多德生活在雅典政治、军事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和强盛的伯利克里时代相比,整个希 腊世界处于急剧的动荡之中。其中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最为显赫的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 邦两败俱伤。这场战争与我们曾经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打乱了人们生活的节奏,看到了光环世界下不同的景象。此时,北方带有异族味道的马其顿王国却异军突起,直接 威胁希腊其他城邦安全。公元338年,马其顿国王菲利浦指挥他的军队激战四方,在战争 结束后成为希腊的霸主。[2]文化上,雅典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却未被阻断。当时“希腊的 学校”——雅典,仍然是一切追求知识渴望真理的青年所向往的地方,汇集着全希腊的学者,其活跃学术气氛仍然未见衰弱。其中哲学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璀璨星河。[3]因此,这种政治、战争、民族、文化等的激烈碰撞,便培养和造就了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或许更 精确的和不一样看、写世界的眼光和态度。 亚里士多德之前已有很多的先贤对哲学开始了探索并提出了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一定的哲学语言比如泰勒斯的“水”、特别是毕德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的 “是者”和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相”,将我们从现实世界带到了“梦境”世界,但是它们 却在这样的生活时代具有不完美、跳脱的味道。基于对现实生活不适应的地方,亚里士多 德对他们的哲学语言需要的是完善。从而,在我看来,时代背景下的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 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去考量语言,进而达成他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形式。 二、从《形而上学》看意义指称的完善和意义使用下的语言表达倾向 1、常识语言下的世界,意义指称的完善。

西方哲学智慧-网课答案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 2. 单选题中国哪位思想家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 孔子 3. 单选题以下哪位认为幸福是合乎德性地实现活动?() 亚里士多德 4. 单选题中世纪对教父哲学影响最大的哲学是下面哪一项?() 新柏拉图主义 5. 单选题下面哪一位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培根 6.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可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辨证论?() 先验逻辑 7. 单选题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一切都在变化,只有变是不变的,但是变不是没有,不是无迹可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赫拉克利特 8.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单纯经验的判断不带有任何普遍性和必然性?() 后天综合判断 9. 单选题托马斯·阿奎那从以下哪一项出发推论上帝存在的?() 具体事物的存在 10. 单选题康德的观点认为人要享受幸福的首要前提是下面哪一项?() 拥有德行 11.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贝克莱的哲学研究最终目的?() 证明上帝存在 12. 单选题在《国家篇》中,柏拉图用了三个比喻来解释他的理念论,以下哪个比喻不在其中?() 月喻 13.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洛克的理论被康德颠覆了?() 白板说 14. 单选题卢梭所说的“人所形成的人”是指一种什么样的人?() 社会人 15. 单选题康德的伦理学是为了解决下面哪一个问题?() 价值理性 16. 单选题康德同意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下面哪一项?() 感觉经验 17. 单选题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的世界的()。 工具和手段 18. 单选题为什么说哲学是一门让人糊涂的学问?() 每个哲学家的思想不同 19. 单选题康德哲学也称作下面哪一项哲学?() 批判 20. 单选题早期自然哲学的局限有()。 以上都有 21. 单选题下面哪一位是《忏悔录》的作者?() 卢梭

西方哲学论文《论苏格拉底》

论苏格拉底 【摘要】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苏格拉底哲学心灵的转向灵魂不灭说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1、心灵的转向。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论哲学的人文转向(一)

论哲学的人文转向(一)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来理解,从而没有形成真正的哲学人文转向之自觉。建立在意义(价值)、理解、主体间性等范畴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对我们的哲学思考有重要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文价值取向,其核心是一个维度、两个要义。一个维度即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维度,两个要义即哲学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反思、是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它既超越了传统哲学,又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是我们建立哲学人文观的基础。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取向,都要求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来重新理解哲学。哲学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思维范式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价值观的重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转向/哲学范式 【正文】 人文是近年来学界颇为流行的词汇之一,但从哲学层面来理解人文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时髦”词汇来使用。所以,人文是一个大家熟知而并非真知的领域,或者说人文作为一个意义域是被忽视的。 我们认为,要真正理解、把握人文的本质和真蕴就必须从哲学层面来看问题,而从哲学层面把握人文,就必须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来理解。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西方哲学理解上的简单化或偏差,以及对中国哲学研究取向上的误区或盲点,致使对人文的研究和理解存在种种问题。 从19世纪后半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发生了转向,即与传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不同的致思方向。这种转向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是所谓的“语言哲学转向”,一是所谓的“人文主义转向”。对于前者,人们有较充分的认识,表现在把“语言哲学转向”作为一种哲学范式来理解,这就使人们对语言哲学的把握有着理论上的自觉。但同时也出现一些偏差,即把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仅仅理解为语言转向,似乎“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最重要和唯一的特征,以至认为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时代的标志,语言哲学的兴起是西方哲学发展的新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们对于哲学人文转向的理解,情况就不同了。其一,仅承认“语言转向”,而不承认“人文转向”。认为哲学本属人文学科,研究人文理所当然,何谓“人文转向”?!似乎哲学只有转向非人文的“语言”或“科学”才是转向。其二,承认现代西方哲学发生了“人文转向”,但把这种转向简单归结为以“非理性”为标志,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存在主义,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哲学,一个个都是“非理性”的人文主义者。这实际上是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仅仅看作是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否定。以上两种认识都没有把哲学人文转向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即范式的变化来理解,所以,没能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个意义域予以充分的重视和研究。 与对现代西方哲学人文转向理解上的偏差有关,对于中国的人文研究或大而化之,使之成为一个泛而又泛的“共同话域”,而不从哲学层面去理解;或高谈重建实践哲学,却无视实践哲学的人文向度。 近年来,各门具体科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自然科学,都谈“人文精神”;每当对现实忿忿不平时,便指责我们的时代丧失了“人文精神”,但人们所理解的人文却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哲学就像一个长着许多脑袋的怪物,每个脑袋都说着不同的语言。一位热心于人文精神讨论的学者曾感慨地说,“整个讨论的水平明显低于人们的期望”,“差不多是在一加一等于二的层次上的”1](编后记)。对于人文没有共同的基础和基本的体认,其原因在于没有把人文作为一个哲学的范畴来理解,在哲学层面对人文没有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