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转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师必须认识到,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而有效的指导时机应存在于整个发展的 过程中,它可以是儿童遇到挫折或困难 时,也可以是获得成功体验后的表达或 与大家分享感受时。
需考虑的问题:
• ①幼儿需要怎样的帮助才能克服当前的困难?他(她) 更容易接受哪种帮助?
• • • • •
• 间接方式:重在启发、诱导、暗示儿童 如何去做,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 主要包括建议、描述、询问、提问、重 述、评论等具体策略。 • 无论用什么具体策略,教师要意识到, 与儿童说话交谈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发 展儿童的语言,同时教师的语言还具有 鼓励、肯定、启发、引导等作用。
• 建议
• 如:“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做饭 了吗?” • 评戏过程中,教师无论是以游戏者身 份还是旁观者身份,都应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地和综合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 法进行指导。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2、以材料为媒介: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 材料的方法来影响儿童,支持和引导儿 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3 、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
• 描述 • 实例:一个幼儿在用纸盒子做“书包”。 他先用蓝纸把盒子整个包起来,然后再 对它进行装饰。他从图片上剪了一只卡 通狗,把它贴到盒子上去,但是贴的位 置偏向了左边。他把卡通狗小心翼翼地 揭下来,对准中间位置,粘好。 • 教师一直在关注着这个男孩的行动。这 时,她走过去,说:“哦,你发现歪了, 偏在了左边,所以你又揭了下来,重新 贴,把卡通狗放在正中间,这样左右两 边就对称了,更好看了。对吧?”
• 询问 • 例:你能给教师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你在做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 • 重述 • 例:一男孩在“娃娃家”玩。老师走过去问他:“你 在做什么呢?”男孩回答说:“我煮它吃过去了。” 老师重述:“哦,你把饭煮好了,还喂娃娃吃过了。”
• 提问 • 例如:“你怎样变出了这么好看的橙红色的?”“为 什么红车比蓝车跑得快呢?”
教师A
• • • • • • • • • 教师A观察后,想了解”爸爸”为何忙碌,并进行鼓励。 教师A的指导言行: 教师:(敲门)有人在家吗? 爸爸:什么人?(并未放下手中的橡皮泥) 教师:我是你家隔壁邻居,兰兰妈妈。 爸爸:噢,你有什么事?我正忙着呢。 教师:我想向你家借个水桶,你忙什么呢? 爸爸:马上有人要来装有线电视,我要赶快把电线修好接上。 教师:噢,那不着急,我下午再来借,打扰了(未进娃娃家门, 转身走开。稍后,见爸爸已将电视装好,再去借水桶,并欣赏电 视) • 教师:有线电视的节目真多,比原来更好看啦! • 爸爸:你们家也去装一个吧!要我帮你们接电线吗?
• 教师以旁观者身份影响儿童游戏,可采 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言语、非言语 混合的方法(当然,这也运用于以游戏 者身份进行的指导)。
①言语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教育意图和成人期待。
• 直接方式:表现为教师对儿童的明确指示,直接教授、 具体指挥等。 • 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如游戏中出现了较严重的 危险因素或违反常规的现象,或者游戏需要教师教授 儿童才会玩且又初次玩等。 • 另外,游戏的开始和结束时也常用。 • 教师采用这种方式指导,游戏是暂时中止或被打断的。
1、以自身为媒介
(1)游戏者 这是教师以与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身份,通过游戏的语 言和行为进行儿童的游戏指导。 平行游戏: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的游戏来对学前儿 童游戏施加影响。
共同游戏:教师直接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与儿童一 起共同地游戏。
案例:变戏法
• 容容(2岁6个月),用手在一大团橡皮泥上拽了一小 块,放在手心里搓了一长条,她还继续搓,长条断了, 她又拽了一块,还是那样搓,搓着搓着又断了,桌上 已经有好几段长条。容容把这些长条放在一起,东张 西望。 • 老师坐到容容旁边,也像容容一样搓了一长条,同时 嘴里说“长长的一条”。容容看着老师,不做声,老 师继续说:“我要变戏法了。”说着把长条的两头接 起来了。容容说:“变圆圈圈了。”老师又说:“我 再变一个。”接着把圆圈交叉成8字型。容容说:“变 两个圈圈。”接着老师又变了一个花样,容容高兴地 说:“一只小鸟……”,老师说:“你来变,好吗?” 容容又开始搓长条了,这次她在长条的基础上,变起 了花样,一会说是虫,一会说是奶瓶,还变了个苹果, 尽管看上去四不像,但她很得意。
• 观察是游戏指导的前提和依据,游戏也 是了解儿童的窗口。
• 教师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不仅仅是为了 当前游戏的现场指导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的确定。
• 教师通过观察在游戏中自由表现的儿童, 了解其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有助于以 后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以及其他方面 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教师B
• • • • • • • • • • • • • 教师B未观察或观察不细致,以为“爸爸”无所事事或“不务正业”, 想把儿童引入其他活动。 教师B的指导言行: 教师:(敲门)有人在家吗? 爸爸:什么人?(未放下手中活) 教师:我是你们家客人,快开门。(没有身份,自称客人不合情理) 爸爸:我很忙,你等会儿再来。 教师:你这个爸爸怎没礼貌,客人来了不招待吗? 爸爸:(无奈,放下手中的橡皮泥,过来开门)请进,你自己喝茶。 教师:主人要给客人倒茶呀! 爸爸:(想去搓橡皮泥,又不得已来倒茶,刚想过去) 教师:妈妈不在家,娃娃也没人管。 爸爸:我不想抱娃娃,我忙呢! 教师:你一点也不像一个好爸爸。
这种观察既可以通过站在旁边看、 听或与儿童交谈来进行,也可以通过 与儿童共同游戏来进行。通过这种观 察,教师可以判断儿童行为的意义, 确定指导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例1
• 幼儿园中班建构区。一个男孩(甲)在 用软塑料块搭“大高楼”,另一个男孩 (乙)在他旁边玩飞机。每当甲搭好了 “大高楼”,乙的“飞机”就开过来, 撞倒了甲的“大高楼”。
②我怎样介入才不会影响幼儿的兴趣? ③我采用的指导方法会引起幼儿哪些可能的反应? ④我提供帮助之后幼儿还有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⑤我撤出指导之后幼儿能不能继续独立地完成操作任务? ⑥这是最合适的指导时机吗?等一等会怎样?
行为。
在儿童游戏正常顺利进行的过程中, 教师介入本身就是对儿童游戏的支持和 激励。 而在游戏行为中出现了危及儿童人身 安全的危险因素和违反游戏常规的现象 时,则要进行作为负向影响的指导。
对于儿童游戏中的行为,无论是 抑制或否定还是促进或肯定,都必 须是在充分、细致的观察之后进行 指导。 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够了解儿童 对于当前活动的兴趣,已有的经验 或问题,方能够准确地作出是否介 入及选择如何指导的判断。
案例:
(2)旁观者
教师以旁观者身份对儿童游戏进行指导, 是指教师站在儿童的游戏之外,以现实的 教师身份干预儿童的游戏。
它相对于游戏者身份的指导,更能明确 直接地向儿童传递教育的意图,而且也便 于一个教师同时影响更多的儿童。
在游戏指导中,教师的旁观者身份与儿 童的关系同样也是平等、民主的,而不是 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要特别注意去尊重儿童的游戏兴趣和愿 望,切忌以成人意志来代替儿童的意愿。
②非言语的方法: 教师充分利用 自己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 身体运动的方向等非语言的手段, 来支持和帮助学前儿童在游戏过 程中的学习。
实例:老师让幼儿做头饰,做好了以后可以戴到头上玩。这班 里有个小女孩,是全班最小的。她按照纸带上现成的印子粘好 头饰后,戴到头上,发现头饰太大了,一下子滑到脖子上。这 时她看着别的孩子已戴着头饰玩起来了,显得很着急;她用眼 睛看着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但是老师没有走过来,只 是远远地看着她,对她笑着点点头。老师的动作和表情使女孩 明白老师不会过来帮她做,老师希望她自己解决。女孩低下头 继续摆弄头饰,她不时地抬头看一眼老师,老师每次都报以微 笑。老师的关注使女孩坚持探索。她尝试着用各种办法来使头 饰适合自己,摆弄了许久,还是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脸 憋的通红。她求助般地看着老师。这是,老师在远处用手对她 做了个“折叠”的动作,小姑娘马上明白了,她把头饰的带子 折叠了一小段,弄短了,高兴地把它戴在了头上。老师在远处 朝小女孩微笑着点点头。
伙伴互动这一因素,支持和引导儿童的游戏和
发展。例如建议儿童结成小组,共同探索解决
问题的方法。 实际上,在游戏中的教师指导是综合运用多种 媒介、多种方法对儿童游戏施加影响的过程。
实例:
•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认识到人各有长短,因此 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小燕设计了一个“摘 果子”的游戏。两棵树之间栓上一根绳子,绳子上吊着四个筐, 筐里有“水果”,每个筐下放着一把小椅子。每四个孩子为一组, 每组中有三个矮个儿、一个高个儿的幼儿。只有高个儿站在椅子 上才能“摘”到果子。游戏的任务是看哪一组先把果子全部摘回 来。在最初的游戏中,每个幼儿都奋勇争先,都想把果子摘回来。 但是矮个儿的孩子站在椅子上,怎么踮脚也采不到果子。结果, 没有一个组能做到把果子全部摘回来,有的组采到的果子很少, 有的组一个也没拿回来。于是,老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果 子全部摘回来?”幼儿通过热烈的讨论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分工合作,高个儿负责采,矮个儿负责运回来,这样才能又 快又多地把果子采回来。这个办法果然管用。通过这个游戏,幼 儿对于合作的必要性有了切身的体验。
例2
• 幼儿园大班“娃娃家”区,一个男孩(爸 爸)独自在“家”用橡皮泥搓长条条,娃 娃放在一边的小床上,门关着。
• 从表面看来,这个“娃娃家”中的男孩 的游戏状态很平淡、乏味,其行为近乎 无所事事。但教师如果仔细观察,可能 会发现这个男孩非常专注、投入,实际 上他在努力地玩着,只是没有积极的语 言交流而已。 • 下面是两位教师不同的指导过程:
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要求教师掌握一 定的技巧或策略,并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 力,所以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充分体现了幼儿 教师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把握以下策略或基本要求:
-
(一)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游戏指导从指导者的意图或意向上来说,可以分为两
种性质: 一种是正向的,即通过指导促进或肯定儿童的某种行 为; 另一种是负向的,即通过指导抑制或否定儿童的某种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关虹
提纲
• 一、幼儿园游戏现场指导的策略
• • • • 二、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四、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五、有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幼儿园游戏现场指导的策略
• 如果说,为儿童创设游戏的环境条件、做好游 戏开展的组织工作及其计划的制定,是对儿童 游戏活动的外界帮助和支持,是一种场外指导, 那么教师对儿童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 对游戏活动本身的现场指导。 • 在学前儿童游戏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 对儿童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以保 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
• 上述两种情况是细致观察和没细致观察两种情 况下的指导言行对比,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 他们都是以游戏者身份介入游戏中,但A教师 在指导中能尊重儿童游戏的意愿,鼓励了儿童 游戏中的创造性行为,促使了游戏内容的进一 步丰富,而B教师就没有了解男孩真实游戏的 意义,以主观猜测去判断儿童的行为,在指导 中压制了儿童游戏的积极性,成为一种不恰当 的干扰。
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进行指 导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 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功能 • 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 • 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
• 教师对儿童游戏的指导的时机、方法必 须是恰当的、适宜的,否则就成了对游 戏的一种不必要的干扰。
• 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或作为应以平 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尊重儿童主体性为 前提。
(三)确定指导的时机
• 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作用于儿童 也同样有个最佳时机问题。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 • 在游戏过程中的“教”,也要注意启发 式教学原则的运用。
• 皮亚杰:“每当过早教一个学前儿童那种 他能自己发现的东西时,就抑制了发现它 的机会,也就抑制了对它的完全理解。” 因此,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不要因学 前儿童一时的失败而急于求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