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贷款期限
短期贷款 中期贷款 长期贷款
贷款
按贷款有无担保 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保证贷款 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 按贷款对象 单位贷款 个人贷款
按贷款风险程度 正常贷款 关注贷款 次级贷款 可疑贷款 损失贷款 按贷款经营属性 自营贷款 委托贷款
金融企业会计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2.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贷款和 应收款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关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 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贷款损 失准备”等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 科目无余额。
金融企业会计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6)“抵债资产”科目
❖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依法取得并准备按有关规定进 行处置的实物抵债资产和非实物抵债资产(不含股权投资) 的成本。抵债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抵债资产跌 价准备”科目,比照“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1)“贷款”科目
❖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 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
❖该科目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本金”、“利息调 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其运用在本节贷款业务 具体核算中加以介绍。
❖该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商业银行按规定发放尚未收 回贷款的摊余成本。
项”
贷款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 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
按照贷款的实际利 率计算其摊余成本 及各期利息收入的 方法。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采用实际利率法将
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源自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将贷款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
❖该科目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商业银行已计提但尚未转销 的贷款损失准备。
金融企业会计
(5)“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 的损失。
❖该科目可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商业银行的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 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
金融企业会计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2)“利息收入”科目
❖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确认的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 类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信用 卡透支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 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收入。
❖该科目可按业务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各期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 流量,折现为该贷款当前账
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V CF1 CF2
CFn
n
CFt
(1 IRR)1 (1 IRR)2
(1 IRR)n t1 (1 IRR)t
金融企业会计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 计算的金额,确认利息收入。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 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金融企业会计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3)“应收利息”科目
❖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该科目可按借款人或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贷款的合同本 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 科目,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 利息调整”科目。
❖应收利息实际收到时,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该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商业银行尚未收回的利息。
金融企业会计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4)“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资产类科目,同时也是“贷款”科目的备抵科目,核算商 业银行贷款的减值准备。
❖该科目可按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金融企业会计
金融企业会计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第3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3.1 贷款业务的核算 3.2 票据贴现的核算
金融企业会计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3.1 贷款业务的核算
3.1.1 贷款业务概述
1.贷款的概念与种类
主要资产业 务
贷款
贷款是商业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 按照一定的利率贷放给客户,并约定 一定期限归还贷款本息的经济行为。
❖资产负债表日,商业银行应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 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 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 记“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 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 目无余额。
❖资产负债表日,贷款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各项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予 以转销,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贷款”、“贴 现资产”、“拆出资金”等科目。
❖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 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 “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该科目可按抵债资产类别及借款人进行明细核算。
❖商业银行取得的抵债资产,按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 “抵债资产”科目,按相关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 “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等科目,按相关资产的账 面余额,贷记“贷款”、“应收手续费及佣金”等科目,按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科目,按其差额,借 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如为贷方差额,应贷记“资产减值 损失”科目。
❖ 商业银行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的账面价值 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将 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 认为减值损失。
❖ 商业银行收回或处置贷款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 该贷款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金融企业会计
3.会计科目的设置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
“贷 款” “利息收入” “应收利息” “贷款损失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抵债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