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組員感想:
• 我们看到这首诗,觉得這首詩 表达了詩人为國事而感伤,为 亲人而思念,痛恨叛军,爱國爱 民的思想感情。我们觉得诗人 非常愛國和非常掛念他的親人, 他當時的感情是傷感的。
• 對偶: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押韻:
• 深-心,金-簪 • 主旨:
• 國都殘破的感慨和對親人的掛念, 這首詩能反映當時的民心,使讀者 有更深的體會。
寫作背景:
•《春望》是杜甫被安 史叛軍所俘 虜,困居長安時寫的。當時長安淪 入安 史之手,雖然山河依舊,但 已物是人非。雖然春光明媚,但國 都殘破,一片荒涼,令他倍添愁思, 加上戰事不斷,家書不通,使他十 分想念遠方的家鄉,所以他在詩中 表達出傷感的情緒。
春望—杜甫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釋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京城雖然淪陷了,但山河依舊在, 長安城春意盎然,草木仍然茂盛如 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感傷時事,看著繁華春花,也不禁 傷心落淚,怨恨離別,縱使聽見春 鳥鳴叫,也令人心裡懦懦不安。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戰火接連三月不熄,此時一封家 書就可抵上萬金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頭上的白髮嚴重脫落,簡直就要 插不上玉簪了。
Biblioteka Baidu者簡介:
•杜甫(712 - 770) • 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 祖籍湖北襄陽,出生於河南鞏縣。二十歲起漫游 吳越,齊魯等地,過著「裘馬頗清狂」的生活。 他受家庭薰陶和儒家思想影響,有志於「致君堯 舜上,在市風俗淳」,走「達則兼善天下」的道 路,但他35歲到長安應試落選,因守長安十年, 經過多次奔走獻賦,才得到右衛率府參軍的小官。 安史之亂起,杜甫將家小安置在姜村。隻身投奔 唐肅宗所在地,不幸被叛軍浮獲,冒險逃脫之後, 終於「麻鞋見天子」,受認為左拾遺、工部員外 郎,故亦稱為杜工部。不久因言事觸怒唐肅宗, 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後來他棄官舉家西去,經 秦州,同谷到達成都,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 草堂,安居下來。由於成都戰亂,他又遷離成都。 晚年漂泊在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大曆五年 (770)病死在一條播船上。
寫作特色:
• 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 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描 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語不驚人 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杜甫留下的詩作 中,為後人推崇、傳誦的有許多是感時傷亂 的作品,特別是那些表現作者仁愛之心和真 摯之情的名篇。仁愛與真情永遠是產生優秀 詩歌的源泉,也是歷史用以造就聖賢和明哲 的兩大元素。而這兩篇都是杜甫在感受戰火 下的百姓慘痛而自己無法可施,音訊難傳, 有感而作,所以能傳千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