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及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级分期的思考
6级分期
简便、直观,容易掌握,不包括FFA,OCT 检查等内容,易于推广统一。
无临床前期阶段,即应进行治疗 无黄斑水肿的内容,严重减低视力 没明确血管迂曲、串变细、阻塞内容
无IRMA记录内容,正是在此期增至前期,抓紧光凝
美国眼科学会和国际眼科学会 2003年推荐分期标准: DR-0 :无眼底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
病硬 并 变硬 性 性 渗 硬 期渗 出 病出 合 性 变合 并 渗硬 性 出期 渗 硬 出 合性 合 渗 并出 并 Ⅰ合 期 并 期病 变 病期 病 变变
Ⅰ
Ⅰ Ⅰ Ⅰ
硬性渗出多位于内颗粒层或外网层,为血管漏出的蛋白与脂质未吸收的黄白色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
棉 絮 斑 合 并 Ⅰ 期 或 Ⅱ 期 病 变
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增殖
前阶段的眼底改变。按我国分类为Ⅰ﹣Ⅲ型,病变由基底膜及毛细 血管开始,进而损害微静脉、微动脉,终而累及视网膜较大的动静脉。 从区域上说:最早受累的是黄斑区,继而向各象限蔓延,终而遍及全 眼底。 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在于黄斑病 变,如黄斑水肿进而囊样水肿、黄斑出血、黄斑拱环破坏进而黄斑缺 血等,临床上将这种黄斑病变称为糖尿病黄斑病变,它是背景型的主 要病症,并且会一直持续到增殖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
微血管瘤大小不一,针尖大或稍大于附近小血管直径,呈暗红色或红色,边界清楚。
微血管瘤或合并小出血点
微血管瘤(microaneurysm)与小 出血点区别FFA可显示得更清楚。
微血管瘤大小不一,针尖大或稍 大于附近小血管直径,呈暗红色 或红色,边界清楚,位于视网膜 深层的毛细血管一侧。由基底膜、 内皮细胞及周细胞构成,成囊样 或柱样扩张。
主要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无明显的眼底改变。(实际微 血管已发生改变,未形成扩张、增生之微血管瘤,应开始治疗。)
2 非增殖期
(1)轻度非增殖期糖网视网膜病变。单独或合并以下视网膜内病变: 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黄斑水肿;硬性渗出。(Ⅰ、Ⅱ) (2)中到重度非增殖型糖网病变,即增殖前期。 以下病变提示毛细血 管闭锁: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迂曲扩张成串珠样改变;大量视 网膜内出血和或微血管瘤;灰白棉毛斑。(Ⅲ)
在缺血梗死的视网膜N纤维层,有局灶性的轴浆物质聚集,其坏死表现为棉绒 斑(cotton-wool spots), 它通常在4-12周后消散,留下局部内层视网膜萎缩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
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期
纤 维 血 管 增 殖 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
牵 拉 性 视 网 膜 脱 离
3 增殖期 视网膜表面或视网膜前出现新生血管。(Ⅳ及 以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分期*(2003)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眼底无异常
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病变(轻度NPDR)
仅有出血点/微动脉瘤(He/Ma)
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度NPDR) 仅微动脉瘤,介于轻度NPDR与重度NPDR之间
性渗出、棉毛斑,由轻到重,不可计数。
1987年中华眼科学会建议分为6期;与协和分类相当; 1991年美国糖网多中心研究从7 个视野拍彩色立体眼底照,用标准图对 照,便于流调,太繁杂。
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趋向:增加无眼底病变,增殖前期
(IRMA),单列黄斑病变,
欧美糖网分期(1991)
1亚临床期
谢 谢 光临
ophzjs@
2012-06-02
内皮细胞周细胞和基底膜构成了微循环和组织间液的屏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与分级
Ballantyne 1946年开始分类,1973年修正后将糖网分4期:Ⅰ期:相当于我国
1-2级;Ⅱ期:点片状出血渗出,非星芒状;Ⅲ期:大血管改变,V不规则扩张、 白鞘,视网膜内毛细血管扩张;Ⅳ增值改变,继发网脱。
1978年北京协和医院分类,分为Ⅰ -Ⅵ期, Ⅰ- Ⅲ期为微血管瘤、出血斑、硬
DRⅠ-Ⅲ
DR-Ⅰ:轻度NPDR,眼底仅有微血管瘤 DR-Ⅱ:中度NPDR,病变介于轻度和重度NPDR之间 DR-Ⅲ:重度NPDR,眼底病变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4个象限中纬部视网膜较多视网膜出血 2个象限发现视网膜静脉呈串珠样改变 1个象限发现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 DR-Ⅳ:PDR 出现NVD/NVE/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前出
出现数点棉绒斑(cotton-wool spots), 表示小动脉闭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
在缺血梗死的视网膜N纤维层,有局灶性的轴浆物质聚集,其坏死表现为棉绒 斑(cotton-wool spots), 它通常在4-12周后消散,留下局部内层视网膜萎缩区。
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intraretinai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 IRM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OCT 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图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
美国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小组(1991)提出一个 4:2:1规则, 供临床医师评估背景型病人是否存在进入增殖型的高危情况的可能,即: 4个象限均可见到弥漫性视网膜内出血及微血管瘤。2个象限见到串珠样静 脉。1个象限有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ntraretinai microvascular abnomalities, IRMA)。 4:2:1三种病征中,具有一种者为高危人群,一年内有15%的病人会进 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而具有两种者则为极高危病人,一年内将有 45%的患者进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增殖期。 对于符合4:2:1规则的病人,需要尽早进行光凝治疗,防止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增殖的发生。同时此时也是糖尿病病变施行全视网膜光凝的最佳时 期。50%以上患者治疗后可避免严重视力丧失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临床分期及意义
郑大一附院眼科
张金嵩
2017/7/23
糖尿病的并发症
要命的—心脑疾病 难受的--周围神经病变 困难的--下肢病变 费钱的--肾病 可怕致盲的--眼病 隐私的--性功能障碍
DR 的病理学变化
首先引起微血管功能改变,并导致视网膜血管扩张。长期血管扩张导
致微血管瘤和血管结构上的改变:周细胞变性、基底膜增厚和内皮细 胞增生。由于周细胞破坏消失,破坏了毛细血管完整性,血--网膜屏 障受到损害。继而导致管腔缩窄和血流改变,使血管渗漏,视网膜水 肿;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期发生视网膜缺血和新生血管形成。因 为新生血管的出血可使玻璃体的完整性丧失,引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同时又损害视功能。(实际微血管已发生改变,未形成扩张、增生之 微血管瘤,应开始治疗。)
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度NPDR) 4/2/1标准 -4个象限均于20个出血点/微动脉瘤(He/Ma) 2A -2个或更多象限静脉串珠样改变 6B
-1个或更多象限可见视网膜内微循环异常(IRMA*) 8A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度NPD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
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