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周碧娟
来源:《中国经贸》2018年第04期
【摘要】国有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凸显了因诸多历史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导致国家的权益受到侵害。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管理制度;监管机制
一、引言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范畴既涵盖有形资产也包含非有形资产,涉及到企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最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加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由于国有企业经历了多次的变革与改制,在相关制度未完善、未健全、管理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历史问题,如在与外商合资经营中中方国有权益受到侵害、股份制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被侵占、日常管理内部控制薄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造成了国有企业资产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规范化的资产管理迫在眉睫,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亟待解决。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剖析
1.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到位
由于管理意识淡薄,有些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也没有制定,欠缺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分工制度、岗位职责制度,规范管理及相互制衡、相互牵制的制度也较为缺失,造成企业管理混乱不堪,经常出现一人一个做法、千人千种处理方式的局面,管理漏洞也层出不穷。部门职责不清晰,问题出现后部门间的推诿或无法界定责任的情况屡见不鲜,以致无法正常、科学地解决出现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没有制度的约束或将制度束之高阁不予执行,存在资产的购进随意性强,入账时间不及时甚至因某些原因有意或无意地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对闲置资产疏于管理,无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对借用、占用或丢失、毁损的资产无法及时掌控、监管,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又因财务核算不规范,故意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而不在固定资产中挂账,冲减了当期利润,或直接在往来账中长期挂账,随意多提、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随意利用折旧费用或摊销费用进行人为操控利润,甚至对大额修理费直接入费用而不进行摊销,造成企业经营业绩的失实,并导致以此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评价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存在失真失效的情况发生。
有些企业对对外投资的投资收益、损失也没有及时的跟进、核实和作相应的账务处理,以致于有些企业根本不清楚本单位对外投资项目的经营业绩及该项目的投资状况,也为国有资产因监管不力导致的资产流失埋下隐患。
2.政企不分离,导致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
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国资委是经政府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专门承担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特设机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国资委作为特设机构的定位问题仍未明朗,究竟是继续沿袭过去隶属关系的行政干预,直接插手企业经营管理中去,还是以一种既能理顺国资委与政府间、与监管企业间关系的问题,仍有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后才能正确、有效、充分地行使国家出资人的权利,切实解决一直以来国有企业究竟由哪个部门、哪个单位负责的问题,并因这种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缺位问题致使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很容易就把国有资产据为已有并随意处置,包括产权超低价转让或廉价处置国有资产或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等不法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存在。
3.监管机制不健全,致使资产管理监管不力
经历了多次体制改革后,国有企业的经营权越来越集中于厂长经理负责制中,“一言堂”、“一支笔”现象普遍,企业一把手在重大决策上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的情况较突出,决策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强,造成决策失误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由于政府设立的监察机构因对企业内部管理情况掌握不多的情况下出于保护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考虑下,政府监察机构未能倾注较多关注深入到国企管理中去。普遍国企的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监管作用,内审、监察人员的薪酬管理也并无独立于企业之外,致使其独立性无法得到保障,内部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4.历史原因导致国有资产处理不当,存在税务或法律风险
目前,尚有相当一部分国有资产由于在历史变革过程中,因企业制转等原因导致产权不清晰,一直无按规范办理过户手续,产权人仍为原企业甚至是已注销的企业名下,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如再办理过户则可能涉及大额的税费,部分资产还一直处于抵押状态,但实际控制权则在接管企业手上,容易造成较大的法律风险。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制度执行落到实处
加强内部控制,既有利于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又利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防止职业舞弊,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危害,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经济活动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如果管理制度建设不重视,缺乏制度的约束,仅靠员工的自觉性、自律性来加以管理的话,势必出现企业管理乱成一团糟,工作程序毫无章节可言,办事效率及经营成效也无法保障,如资金的审批及报销无章可循,那么,虚假报销、违规使用资金等情况则有了滋生的土壤;采购及销售管理欠缺制度管理则使职业舞弊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国有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并结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实际,制订一套全面而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关注企业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重要环节,如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等方面,对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将大有裨益。
(2)提高制度执行力
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仅仅只是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基石,并不代表企业管理已非常完善,只有高效的制度执行力,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才是企业制度建设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制度制定与执行问题上,后者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国企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单纯重视制度建设,轻视甚至忽视制度执行”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在根本上削弱了制度的实际效力,使各项制度束之高阁而失去了现实意义。因此,如何确保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执行了?这就成了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首先,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重视与身体力行是关键,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也真正体会到内部管理不健全,管理和控制弱化,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犯罪危害有着何其紧密的关系,一些案件的产生,往往只是由于企业缺乏内控意识,如将资金结算业务所需的印章和票据交由一人管理所致。其次将制度执行情况与员工绩效考核相挂钩将大大提高制度的落实成效,以量化指标对制度执行进行评价更能体现其导向性,指引员工对制度执行落实的重视与加强,并在总结、完善中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
(3)进行规范化管理
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资产购进、使用、保管的规范化管理,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资产盘点清查机制,及时掌控资产的变化情况;严格执行资产采购环节的比价、询价的采购审批流程,避免国有企业资产在采购环节出现的舞弊行为,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到位;对资产的费用成本核算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杜绝人为操控经营业绩的情况发生;加强对外投资管理,正确维护国家股东权益,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被投资企业进行经营业绩的了解,及时跟进投资收益情况,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事前控制、事中管理、事后监管,落实做好全面预算管理,避免铺张浪费,认真做好“开源节流”的文章,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