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成树
从非树状的连通图G(V,E)中删除若干边后,使之成为树, 则该树称为原图G的生成树。生成树包含连通图的全部节点和 部分管段。 在构成生成树时,被保留的边称为树枝,被删除的边称为 称为连枝。其连枝数等于环数L。 生成树需满足两个条件: 1)保持原管网图的连通性; 2)必须破坏所有的环或回路。
管网模型的标识
(7)
(8)
[1] [4] [2] (2) [3] (3)
Q7
(1)节点和管段编号 节点(1),(2)… 管段[1],[2]…
q1,h1
(1)
Q q4,h4 8
Q1
[5] q5,h5
(4)
q2,h2 Q2
[6] q6,h6
[8] (5)
q3,h3
Q3
[7] q7,h7
[9]
(6)
(2)管段方向的设定 任意设定,不一定等于管段中水流的流向。实际流 向与设定方向不一致,用负值表示。
4.2.4

(1)树的定义wk.baidu.com性质
定义:无回路且连通的图 G(V,E)定义为树,用符号 T(V,G)表示,组成树的管段称 为树枝。 排水管网和小型的给水管 网通常采用树状管网,其拓扑 特性即为树,如图示。
树的性质:
1)任意删除一条管段,将使管网图成为非连通图。 2)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必然存在且仅存在一条路径 3)任意两个节点间加上一条管段,则出现一个回路。 4)由于不含回路(L=0),树的节点数N与树枝数M关 系为:M=N-1。
(3)欧拉公式
设管网图节点数为N,管段数为M,连通分支数为P,内环 数为L,则: L+N=M+P 对于一个连通的管网图: 20 M=L+N-1
4.3 管网模型的水力特性
4.3.1节点流量方程
在管网模型中,所有节点都与若干管段相关联。 对于管网模型中的任意节点,根据质量守恒规律, 流入节点的所有流量之和应等于流出节点的所有 流量之和,表示为:
Q4
q8,h8
Q5
q9,h9
Q6
(3)节点流量方向的设定 流出节点为正,流入为负值。
管网节点数N和管段数M的关系
两大类管网:树状网和环状网 树状网:M=N-1 环状网:M=L+N-1(L为内环数)
(7) (8) [1] (1) [2] (2) [3] (3) [4]
Q7
Q8 Q2
[6] [8] (5) [9]
4.2.3 路径与回路
(1)路径:图G(V,E)中,从节点v0到vk的一个节点与管段 交替的有限非零序列v0e1v1e1…ekvk, ,称为行走,如果 行走不含重复的节点,称为路径。管段数k为路径的长度, v0与vk分别为路径的起点和终点。 (2)回路:图G(V,E)中,起点与终点重合的的路径称为回 路,记为RK,k为回路的编号。显然,环也是回路,它是 平面图中回路的特例,环的方向一般设定为顺时针方向。 如图4.8所示图中,R1={2,5,7,4}、R2={2,3,6,8,7,4} 、 18 R3 ={3,6,8,5}均为回路,其中R1和R3是内环。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的节点流量方程组与管
段能量方程组联立,组成管网恒定流基本方
程组。
24
4.4 管网模型矩阵方程
4.4.1恒定流基本方程组矩阵表达 在定义了管网图的关联矩阵后,可以将恒 定流基本方程组表示为:
25
节点流量方程组
26
管段能量(压降)方程组
27
管网模型:模拟或表达给水排水管网的拓扑特性和
水力特性。表达水流的路径和运动状态。 理论基础: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4.2.1 管网图的基本概念
1、管网图的几种表示方法
1)几何表示法: 在平面上画上点,表示节点,在相联系的节 点之间画上直线段或曲线段表示管段,所构成 的图形表示一个管网图。改变点的位置或改变 线段的长度与形状等,均不改变管网图。
管段和节点
管段:管线和泵站等简化后的抽象形式,只输送水 量,不允许改变水量,但可以改变水的能量。 当管线中间有较大的集中流量时,应在集中流量点 处划分管段,设置节点。
沿线流量: 指供给(收集)该管段两侧用户所需(排放)的流量。应用水力等效原则折算到管道两 端的节点上。 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给水管网将沿线流量平均分 到管道两端节点上。排水管网则将沿线收集水量折算到端点上。 当管线中间有较大的集中流量(工业企业、医院、学校等)时,应在集中流量点处划分管段,设置节 点。
节点:管线交叉点、端点或大流量出入点的抽象形式。 水的能量唯一,但有流量的输入或输出。
管段和节点的特征
构造属性:管长、直径、粗糙系数
管段特征
拓扑属性:管段方向、起点、终点 水力属性:流量、流速、扬程、摩阻,压降
构造属性:高程、位置
节点特征
拓扑属性:与节点关联的管段及其方向、节点的度
水力属性:节点流量、节点水头、自由水头。
式中:qi——管段流量;Qj——节点流量; Sj——节点关联集;N ——节点总数; ∑±——表示对节点关联管段进行有向求和,管段方 向指向该节点时取负号,否则取正号。
节点流量方程组
4.3.2 管段能量方程
在管网模型中,所有管段都与两个节点关联,管段两端节点 水头差(管段压降)表示为:
4.3.3 恒定流基本方程组
15
3、管网图的连通性
管网图G(V,E)中,任意两个顶点均通过 一系列边及顶点相连通,即从一个顶点出 发,经过一系列相关联的边和顶点,可以 到达其余任一顶点,则称G为连通图,否则 为非连通图。
16
4.2.2 管网图的关联集与割集
(1)节点的度 图G(V,E)中,与某节点v关联的管段的数目称为该节点的度, 记为d(v),简记为dv。各节点度之和等于其管段数的两倍。 (2)关联集
图G(V,E),与节点v相关联的管段集合称为节点v的关联集, 记为S(v)或Sv。 图4.5中,各节点关联集为:S1={1}、S2={1,2,4}、 S3={2,3,5}、S4={3,6}、S5={4,7}、S6={5,7,8}、S7={6,8}。 (3)割集 将节点与原图分离,需要切断的管段组成集合,称为G的一个 割集,记为S(V1)。
◈图的节点数为N(G)=12,管段数M(G)=11。
2、有向图
在管网图G(V,E)中, 管段ek=(vi,vj)∈E的两个节点vi∈V和vj∈V有序, 即ek= (vi,vj) = (vi→vj) ≠(vj,vi), 图G为有向图,节点vi称为起点,节点vj称为终点。 图4.4中: V={1,2,3,4,5,6,7,8,9,10,11,12}; E={(1→2),(2→3),(3→4),(4→5),(5→6),(6→7) ,(8→3) ,(9→10) ,(10→5) ,(11→12) ,(12→10)}。 起点集合,记为F:F={1,2,3,4,5,6,8,9,10,11,12}; 终点集合,记为T:T={2,3,4,5,6,7,3,10,5,12,10}。
模型
管网模型内容:管网拓扑关系和水力、水质特性
给水排水管网的简化
简化:指从实际系统中去掉一些比较次要的给水 排水设施,使分析和计算集中于主要对象。
宏观等效原则
简化原则
保持其功能,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不变
最小误差原则
简化模型与实际系统的误差在允许范围,满足工程上的要求。
简化方法: 1)删除次要管线,保留主管线; 2)交叉点近可合并为同一交叉点; 3)将全开阀门去掉,将管线从全闭阀门处切断; 4)采用水力等效原则将不同管材和规格等效为单一 管材和规格; 5)并联管线可简化为单管线; 6)大系统可拆分为多个小系统。
13
2)图的集合表示 ◈节点集合:
V={v1,v2,v3,…vn};
◈管段集合:
图A
E={e1,e2,e3,…em};记为G(V,E)。 管段ek=(vi,vj)与节点vi或vj相互关联, 节点vi与vj为相邻节点。
◈例:图A所示管网图G(V,E),
节点集合: V={1,2,3,4,5,6,7,8,9,10,11,12); 管段集合: E={(1,2),(2,3),(3,4),(4,5),(5,6),(6,7) ,(8,3) , (9,10) ,(10,5) ,(11,12) ,(12,10)}。
Q1
[5] (4)
Q3
[7] (6)
节点数:N=8
管段数:M=2+8-1=9
Q4
Q5
Q6
4.2 管网模型拓扑特性
拓扑学:数学分支,研究几何图形变化和图形特征 图论:拓扑学中的主要内容,研究由点和线构成的 网络图形变化和其特征,亦称为拓扑特征。图表示 事物(点、顶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线、边), 又称拓扑关系。
附属设施简化: 1)删除不影响全局水力特性的设施;
2)将同一处的多个相同设施合并。
管网简化图例
给水排水管网的抽象
所谓抽象,就是忽略所分析和处理对象的一 些具体特征,而将它们视为模型中的元素, 只考虑它们的拓扑关系和水力特性。
经过简化的给水排水管网进一步抽象成为仅 由管段和节点两类元素组成的管网模型。
第四章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目录
4.1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化 4.2 管网模型拓扑特性 4.3 管网模型的水力特性
4.1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化
管网模型: 将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实体简化和抽象为用管段和节点两 类元素图形和数据表达的系统,称为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管网模型分类:拓扑模型、水力模型、水质模型、运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