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初探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我国当前已开始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亟需对我国新增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研究。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一、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1.明确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办学理念是在教育哲学指导下学校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确立的总的发展方向。如围场县木兰实验小学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人生底色”、围场第一小学的“走好人生每一步”、围场第四小学的“德馨人雅”、“让阳光照耀每一个人”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进行需求分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属教育的内部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是外部需求,是教育的外部功能。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涉及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也应当考虑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考察地区乃至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3.进行资源评估,量力而行

校本课程设计要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证。没有这种保证,再好的课程也只是一种理想。校本课程开发要依赖于学校的师资、设施、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课程资源的合理而充分的利用,如:图书馆、微机室、阅览室的建设与利用;科技馆、艺术馆、体育馆的建设和利用;教师专业特长的建设和利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校本课程设计还要考虑社区的现有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社区公共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支持。地处城镇的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较丰富;地处农村的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较薄弱。总之,要在明确学校教

育哲学,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在合理分析和认真评估学校与社区现有课程资源的情况下,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二、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校本课程实施应体现三大策略。

1.整体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

校本课程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二课活动、选修课或活动课”。作为课程,它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自主地开发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学校要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提升办学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事来抓。要成立以校长为核心、以专家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主体、有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代表参与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评估学生需要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对学校的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拟订出学校中长期课程建设规划,在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分步施行。

2.坚持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个性成长相结合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斯腾豪斯宣称:“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可以说,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开发是手段,学生的个性成长才是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幸福。校本课程开发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和使用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课程实践意义和生命价值,开发出指向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3.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一致

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在课程实施和结束后,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助于该课程逐渐走向成熟。总之,校本课程的相关评价,应关注过程,更要关注其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中小学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