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政治十不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军政治纪律十不准
1.不准发表与党中央、中央军委精神不一致的言论;
2.不准与社会上的非法组织和非法刊物及有政治性问题的人发生联系;3.不准围观和参与社会上游行、示威、静坐等活动;
4.不准擅自与国外、境外人员交往;
5.不准传抄、张贴、私藏大小字报;
6.不准听信和传播谣言;
7.不准收听收看国外、境外反动电、台电视节目;
8.不准组织和参与集体上访;
9.不准成立条令条例规定之外的组织;
10.不准参加任何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

附录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要求每个军人必须做到:
(一)听从指挥,令行禁止;
(二)严守岗位,履行职责;
(三)尊干爱兵,团结友爱;
(四)军容严整,举止端正;
(五)提高警惕,保守秘密;
(六)爱护武器装备和公物;
(七)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八)拥政爱民,保护群众利益;
(九)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
(十)缴获归公,不虐待俘虏。

我党我军舆论战思想的基本内涵
我党我军舆论战思想是我党我军在长期指导和参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当中,为了实现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目的,灵活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实施高效舆论进攻和防御,而形成的具有特殊指导意义的新闻宣传思想。

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舆论号角思想。

几十年来,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我党我军始终把舆论战作为鼓舞民心、激励士气的嘹亮号角来认识和看待。

毛泽东在历次战争中都指示要大力宣扬英雄模范事迹,依靠舆论的宣传鼓动作用唤起士气、激励斗志。

今年元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也强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激励、动员作用。

2.舆论武器思想。

我党我军始终将舆论斗争当作与敌交锋的重要武器。

党和军队的许多领导人不仅是运用军事斗争武器的巨匠,同时又是巧用舆论斗争武器的大师。

毛泽东曾这样强调报刊舆论斗争与革命斗争的关系:“共产党要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总司令的,另一支是鲁总司令的”。

邓小平在战争年代提出,“今后的政治攻势,不仅仍应强化宣传鼓动,而且必须提高到组织阶段,成为敌占区组织工作的重要武器”。

江泽民则正式提出了“舆论战”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发挥我军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重要形式,纳入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中。

3.舆论致效思想。

就是充分遵循舆论规律,讲究舆论策略,增强舆论宣传实效。

我党我军虽然在这方面有过一些失误,但大多时候能够承认、尊重并善于利用舆论斗争的内在规律。

毛泽东在长期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注重在舆论斗争中能动、自觉和创造性地运用舆论规律,并借助军事谋略手段形成于我有利的舆论态势,实现军事谋略与舆论斗争的完美结合。

我党其他领导同志和我军指战员也注重加强对舆论斗争规律的探索,对舆论作战时机、内容、方式、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摸索出“火线宣传”、“闪电宣传”等有效形式。

邓小平善于根据我党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不同的宣传对象,灵活机动地开展舆论宣传工作。

如:八十年代后,他提出要本着正面宣传为主、以事实为主、以我为主的“三为主”方针,重视自我宣传,重塑国际形象。

这是舆论致效思想在新时期国际宣传中的重要体现。

我党我军舆论战实践的特征
透视我党我军几十年的舆论战实践,是在劣势条件下运用舆论工具与强敌进行政治较量,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军事优势的过程。

尽管经历了艰难和曲折,但取得的战绩是辉煌的,特征也较为鲜明。

1.坚持战略性,把舆论战作为争取民心、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就把开展舆论宣传作为红军的第一项重大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中明确要求:“加强国际宣传,取得各国的同情援助,抵货,不卖军火给日本而卖给我们。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党中央响亮地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以简单明了的宣传语,把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全国人民充分认清了战争的性质和目的。

2.把握群众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广泛的舆论战队伍。

我党我军在开展舆论战方面十分重视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把有一定作战宣传专长的人员配备到基层部队,有效地保障了舆论战的顺利进行。

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军队普遍建立了“宣传兵制度”,强调工农革命军“是战士,也是宣传员”。

抗日战争期间,在已经设有宣传部的情况下,又在八路军中设立了敌军工作部,并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日军政治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各师团敌军工作部组织应是得力干部主持工作,并配备适当工作人员,各部分配懂日文的干部、战士,做到每团配备二人(以便营独立行动时能配一人),旅一人,师二至三人;同时,不定期进行集训,为每个战斗连队培养多名舆论宣传骨干,使舆论战实施尤其是瓦解敌军工作有人来做,有人会做。

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促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志愿军党委在前沿阵地设立了37个大型战地广播站,培训和配备宣传人员数百人:从1950年10月1953年7月,散发各种宣传品6000多万份,转寄战俘信件12万件,极大地涣散了美军官兵的斗志。

3.强化融合性,紧贴作战任务展开,提高两条战线的整体效能。

舆论战本身是一种软杀伤,离开了硬打击的坚强后盾,很难单独发挥作用。

只有同军事作战紧密结合为一体,才能产生“l+1>2”的功效。

在漫长的斗争岁月里,我党我军将军事打击和对敌宣传作为对付敌人的两只拳头,互相配合、同步实施,提高了两条战线的整体作战效能。

在淮海战场上,我军团包围了国民党杜聿明、黄维集团的几十万军队,在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的背景下,毛泽东亲自起草撰写了《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等5篇劝降书,通过广播敦促他们投降,最终使其士气消沉,土崩瓦解。

4.突出灵活性,区分不同对象,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实施舆论战。

实现作战效能的最大化是实施舆论战的终极目标。

这一点明确要求:舆论战作战行动是可以选
择的,作战指导是灵活多变的,一切因地而宜,因时而变,因敌而异。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注重区分日军、伪军及国民党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舆论战策略。

对日军主要是采取攻心宣传和舆论反击,戳穿其阴谋,削弱其斗志。

对伪军主要是诉之以情,通过正面教育和“唤夫索子”运动,达到争取回归的目的。

对国民党则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一方面,党中央征求国民政府同意,在国统区公开出版机关报《新华日报》,成为国统区团结抗战的旗帜;另一方面,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在“皖南事变”等事件上的欺骗宣传,针锋相对,揭露事实真相,维护了我党我军的正义形象。

5.重视对抗性,适时进行舆论反击,扩大己方舆论作战空间。

舆论战具有强烈的对抗性,交战双方总是为争夺有利舆论态势进行着激烈的交锋。

在舆论战实施过程中,我党我军始终注重压制敌方舆论封锁和进攻,寻求有利的舆论空间,争取国内国际的理解与支持。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掩盖其大肆进攻解放区的真相,指责我“不服从军令、政令”,“搞封建割据”,破坏和平谈判。

党中央及时发表声明,揭露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的真相,指出“中国人民被欺骗得已经够了,现在再也不能被欺骗。

现在的中心问题,是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办法制止内战”,展现了我“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善意与诚意,有效实施了舆论反击。

6.讲究策略性,谋略化运用方法技巧,增强舆论战实战效益。

舆论战并不是对客观事实纯“自然主义”的照相式描摹,信息的传播总是要先经过传播主体的选择、加工。

因此,在组织实施舆论战过程中,采取有效宣传策略,欺骗和迷惑作战对手,是干扰对方军事行动、达成己方作战目的的重要手段。

平津战役前夕,毛泽东密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请东北局及林罗谭令新华社及东北各广播台在今后两星期内,多发沈阳、新民、营口、锦州各地我主力部队庆功祝捷练兵开会的消息,以迷惑敌人。

”按照这一指示,我相关媒体大量报道林罗出席庆功
大会、慰问伤病员、与东北各界人士共商建设大计等消息,同时对新闻的时间、规模等进行模糊处理,诱导傅作义作出东北野战军近期内不可能与其直接作战的错误判断。

等到我已经完成将其“抑留华北,分割包围,就地歼灭”的战略部署,东北野战军从天而降时,傅作义已是瓮中之鳖,平津战役的帷幕就这样被胜利拉开了。

我党我军舆论战思想及实践的现实意义
我党我军舆论战思想是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新闻宣传思想,其中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遵循和借鉴。

针对近年来新军事变革浪潮风起云涌的实际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我们非常有必要从我党我军舆论战思想及实践中获取有益启示,思考舆论战建设和准备的思路。

1.实施顶层设计,将舆论战准备纳入军事斗争战略总体筹划。

在军事打击和舆论斗争两条战线同步筹划、同步实施,是中国革命的一条成功经验。

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非武力因素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舆论战准备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要深刻认识舆论战的重要地位,将其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课题,从大战略的角度思考和筹划。

着眼增强我军“软实力”、发挥人民战争优势和政治工作作战功能,对舆论战的战略目的、战略任务、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作战力量以及战略措施进行宏观研究和系统论证,切实形成与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相配套、与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相适应的舆论战战略体系。

2.着眼实战需求,构建结构合理科学高效的舆论战组织体系。

我党我军舆论战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在军事斗争准备阶段必须建立健全舆论战的组织体系,实现领导力量的合成。

坚持上下结合,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按照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建立和完善顺畅高效的舆论战领导体制。

在应急作战背景下,理顺指挥关系,规范指挥程序,按照指挥的层次结构和职责要求,行使相应的职权,逐级指
挥,逐级控制,以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行动。

加强指挥平台建设,依托自动化指挥系统,提高舆论战组织指挥效能。

3.平战结合,军地一体,加强舆论战人才、设施及资源建设。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归根结底也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适应战争形态的演变,按照平战结合、军地一体的原则,做好舆论战人才的培养、保留和引进工作,科学整合舆论宣传的力量资源,切实形成规模效应;强化媒体科技含量,加强对网络技术、卫星电视技术、综合性传媒武器的开发和研究,形成应对未来军事斗争的舆论战武器装备;加强对作战对手社情舆情的调查,突出对其舆论作战方法手段的把握,形成丰富的信息库,以应战时之需。

4.搞好研究演练,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制胜之策。

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是一种高智能的对抗,谋略应用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宣传手法,而向综合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为此,我们必须把提高舆论战谋略水平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抓。

要加强大众传播基础理论与传播技巧的学习,掌握新闻舆论引导的一般规律和个性。

坚持从战争中学习战法,从新闻传播致效的成功范例中汲取舆论战养料,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谋略水平。

加大舆论战教育训练的信息含量和科技含量,深入搞好舆论战研究演练,推动舆论战理论、战法和手段的发展创新,切实掌握舆论制胜的主导权。

心理战术
以心理战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或摆脱困境的范例,举不胜举。

总而言之,心理战总的原则是合理运用军事心理学的一切成果,利用一切手段使我军将士的心理状态与武器装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我军的最大战斗力,削弱敌军的战斗力。

主要有:
1.出奇制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尽早决战,这是心理战的重要原则。

即在我军有了充分的准备,士气十分高涨,而敌军的兵力、体力和技术等尚未达到作战的有效结合状态的情况下,将攻击的矛头指向敌军防守不严、力量薄弱和无法急救的地方,破坏敌军的行动计划、技术战术体系和正常心理状态,挫其锐气,伤其信心,定会事半功倍,从而使我军取得师出必胜的战果。

2.瓦解敌军斗志给敌军施加心理压力。

通过各种手段鼓动敌军的厌战情绪,麻痹敌军的警惕性,转移敌军的注意点,使敌军的心理状态发生混乱、惊慌、不协调,削弱敌军的士气。

在战争中对敌军施加心理压力,如噪声、某些宣传等,增加其心理负担,使之陷于紧张状态。

敌军一旦有了心理压力,就会出现神经过敏,疑神疑鬼,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直到自相惊扰,草木皆兵,打乱部属,最后必然招致失败。

3.设法消耗敌军的精力在军事行动上,消耗与摧毁敌军的精力是又一条战略原则。

如短期决战未能分出胜负,必然要发展为长期的消耗战。

为了消耗敌军的精力,就要向他们不停的攻击,追使敌军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防御,从而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

并选择敌军的薄弱点反复攻击,使他们不得不在兵力和装备的配备上进行调整,以造成严重的精力消耗。

4.鼓舞我军壮志通过战前动员和战前心理训练,将全体参战将士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临战状态。

在战斗中,通过宣传我军的战绩和敌军必败的态势,进一步激发全军将士的决战决胜气概。

打仗时,战士总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到有些焦虑不安。

针对这一点,指挥员可通过暗示的方法予以纠正。

暗示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一番鼓舞斗志的思想动员,一句支持、安慰、赞许、激励的话语,都能减少或消除其紧张情绪,恢复他们心理上的安定,无疑有利于克敌致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