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发电位

脑电图及脑电分布图、神经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构成现代临床神经电生理诊断学的三大内容。70年代采用叠加平均处理技术将极其微弱的与外界刺激有锁时关系的诱发电位信号从背景噪声中提取出来,使诱发电位真正成为临床应用性诊断技术。此后20余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称之为“临床诱发电位学”。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用波宽为0.1~0.2ms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沿着神经通路部位安放记录电极,检取诱发电位信号。在头部常依据脑电图按10~20 系统方法安放。根据刺激和记录部位可将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作如下分类:

1.按刺激部位

(1)上肢正中神经SEP。

(2)下肢胫后神经SEP。

这两种SEP临床上最常用,许多临床神经电诊断室均将它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3)节段性SEP:刺激皮节或皮神经。

(4)三叉神经SEP:刺激上下唇、牙龈或面部。

2.按记录部位

(1)神经电位:例如锁骨上窝欧勃(Erb)点臂丛神经电位、腘窝胫后电位、腰骶部马尾神经电位。

(2)脊髓电位:颈和腰部。

(3)皮质(近场)电位:常记录早成分(刺激后50或100ms时程内电活动)。

(4)皮质下(远场)电位:这些电位虽起源于脑皮质下深部,可以通过容积传导和电场扩布,在头皮表面记录到。

(一)正中神经SEP

用电流刺激一侧腕部的正中神经干,产生传入神经冲动,常规记录导联有三:

导联1 同侧锁骨上窝欧勃(Erb)点——N9。

导联2 第7颈椎棘突(C7)——N13。

导联3 对侧顶部(Pc)——N20。

以前额正中部(FPz)作为公共参照点构成3个记录导联。测量指标和正常参考值(均值±标准差)见下表。

正常参考值

峰潜伏期(ms)峰间潜伏期(ms)

测量指标

N9 N13 N20 N9~N13 N13~N20 N9~N20

绝对值9.70±0.76 13.50±0.92 19.00±1.02 3.80±0.45 5.50±0.42 9.30±0.53

侧差0.20±0.20 0.20±0.17 0.30±0.25 0.20±0.21

分析与评价锁骨上窝欧勃点的N9电位是臂丛神经动作电位,它的诊断作用为:①了解上肢周围神经传导。②神经冲动进入中枢的电生理标志。③由于欧勃点紧邻脊神经根的脊

髓入口,电位记录容易,常被用作为周围神经的参考基准电位测定中枢段传导时间。

在C6-FPz导联中记录到的颈部电位N13是下段颈脊髓后角与延脊交界楔束核的总和电位。对侧大脑感觉皮质最早的原发反应就是N20和P25复合波。

N13~N20峰间潜伏期称为中枢感觉传导时间,被认为是延髓楔束核至皮质的传导时间,已作为一重要的中枢检测指标应用于许多临床疾病中。

上述三个导联将上肢感觉神经通路分作三段测定其传导功能,在多信道诱发电位仪上易行省时,可一次完成。采用头部参照点(FPz)进行记录,干扰伪迹少,记录效果好。必须说明前额部位也是有电活动的,因此记录到的电位实际上是两个部位的电活动总和,影响了对电位的精确分析。

技术方法发展主要为两项技术改进:一是多信道同步记录;另一是用非头部参照远电场记录。目前SEP取得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