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治家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伯温治家之道

演讲人:俞美玉演讲地点:浙江省文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演讲时间:2016年9月

作者:俞美玉《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9日16版)俞美玉浙江永康人,1969年2月生,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温州市刘基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是传统文化、刘伯温文化和人文教育,曾出版著作《<春秋明经>注析》《刘基文化现代价值研究》等

刘基,字伯温,明代青田县(今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大明第一谋臣,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刘伯温曾在元末担任过县丞等职,五十岁后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与朱元璋一起带兵作战,出谋划策,取得龙湾之战、江州之战、鄱阳湖大战等战役胜利。他们消灭了陈友谅,为朱明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后来,刘伯温相继出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并首任考试官。任职期间,他为明朝制定了系列典章制度,制定《戊申大统历》,确定历法;参与《大明律》的草创、奏立军卫法,加强军队制度建设;复兴科举,辅弼明王朝人才培养和选拔等,被誉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与其他谋臣不同,刘伯温既辅佐了朱元璋完成“一统江山”大业,还助其制定一系列制度以“开国立政”,搭建了国家运行的基本框架,此后才逐渐退隐。刘伯温不是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他曾说“是故辞祸有道,辞其的而已矣”。从当时的处境看,刘伯温谋高震主,危机四伏,但其拒绝高封,逐

渐化险为夷全身而退。而后朱元璋以两种方式表彰其功劳:一是为其家乡青田县减轻赋税,二是上三代封为永嘉郡公、永嘉郡夫人,受封永嘉郡祠,从而刘氏彭城郡里诞生出一支脉——刘氏永嘉郡。

除了对明朝的贡献,刘伯温的智慧还体现在那个戴着镣铐跳舞的环境中,尽其所能发挥才智,还能保全自己,全身而退。朱元璋曾赞许他“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即使在刘伯温离世后,原本不世袭的“诚意伯”爵位,朱元璋也授其子孙可世袭,俸银从两百四十石提升到五百石。朱棣夺位后,刘伯温的第二个儿子刘璟不愿归从,认为其为篡位。刘璟在牢里自杀后被送还故里埋葬,并未累及族人。刘家由此繁衍开来,其家族至今有六万多人,大多分布在浙江省温州市丽水地区。

刘伯温是一位通“天地人”的全才式人物,他的思想承接先秦文化之传统,融会百家,并开明三百年风气,而他经世治国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郁离子》中,并著有《诚意伯文集》20卷。徐一夔在《郁离子·序》中评论道:“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

我们可以从他的著述言论及其家族家训家谱中来解读刘伯温的治家之道。据现有记载,所见最早关于刘氏家谱的资料是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所撰《明高帝赠诚意伯谱序》。自那以后,刘氏家族的续修、增修从未中断。在历次修撰中,刘氏后人都会将其家训、族规载之于谱,作为对后代子孙的训诫以及家族日常管理、个人行为规范的准则。

中国文化向来“家国同构”,治国之道与治家之道是相通的。家、家族、国家,从组织结构看皆以宗法体系为统领;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角度看,则都是

以“修身”为根本,目的都在于化民、成人、为善。综合多方面材料,由此我们来解读刘伯温的治家之道。

蒙学养正

择业察性

诚意成己

治家之道的根基在于“修身”。所谓“修身则成己”,成己不单单指道德规范的修养,还指向成就自身天性的成长。我认为,这个“天性”指的是《易经》里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里的“天命”,与《中庸》所记载“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中的“天命”异曲同工。刘伯温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其思想中多次强调尊重天性,尊重人性和物性。《郁离子·灵丘丈人》《郁离子·天地之盗》里用蜜蜂和粱稻等动植物的习性做比喻,来说明顺应天性才能取得丰收。

从元末到明初,刘伯温先后担任过县丞、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江浙行省都事。四次为官,三次主动辞职,一次被羁管,皆因难以顺应其为民秉公谋事,尊重天理的价值取向。四十八岁时,彻底看清元朝社会矛盾激化,无法施展抱负,与元朝政府决裂。

刘伯温一生经历“四落五起”而后穿越层层迷雾,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年近半百之际,他明确自身定位要成为一位谋臣,《郁离子》记载“仆愿与公子讲尧禹之道,论汤武之事,宪伊吕,师周召,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时之政,明法度、肄礼乐,以待王者之兴”,表明了刘伯温对自我价值的正确判断。

“尊重天性,修身成己”的人生理念,同样体现在其族谱家风家训中,其家训提倡“蒙业当豫,蒙学养正”。现藏于温州市图书馆的《彭城刘氏宗谱》记载,“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论语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有胎教而生文王,

三迁而成孟子,凡吾子弟,稍能知觉,为父兄者豫为择师傅,严交游,以豫养之,纵不能如古之圣贤亦庶乎无匪僻之虞矣”。这里一方面体现刘伯温重视蒙学,重视启蒙教育对人养成良好品质的重要作用,蒙以养正指的是“蒙学”要开启孩子的天性,才是养正之功夫。

刘氏家训中还提到“择业察性”的理念。《彭城刘氏宗谱》记载,“宗人子弟六岁以上即宜就学,至十五岁以上察其质性,近上者俾终儒业,难成者,即令力农或工或贾,各执一艺”。根据个人资质和天性,有些人可以从事儒学研究,而没有这方面天性的人,即应根据自身特点,从事农业、工业或商业,各得一技,既可以谋生,也可以安心立命。刘伯温尊重天性的理念,虽然几经百年演绎,仍然还是清晰可见。

如何“开启天性,修身成己”?事实上,刘伯温已经开出了药方——成己见性。古代有道家读经养气的记载,也有儒家“诚则明,明则诚”的说法。《中庸》中记载:“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我认为,刘伯温比较倾向遵循“诚则明”的取向。明什么,明白“道”,明白自己天性和天命。“诚”则是联通天道和人道的桥梁,是完成“天人合一”的关键。刘伯温的一生就是践行“诚”哲学的典范,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无法改变其使命——立足民生、谋求救时之政,这也是其死后被封“诚意伯”的原因。在我看来,完成“成己见性”的目标,还有一个通用的工具——易学。刘伯温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除了在易学理论上的较高造诣,在实践中刘伯温也曾广泛运用这一学说,将易学精髓运用在明皇城南京城的勘定和规划上。因此,我认为,易学的根本价值仍在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就是帮助人悟道见天性,明白自己的天命所系。

和家睦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