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四孔子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
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
平,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在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
流中,孔子必将会气宇轩昂地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将在世
12
2、在世界:
⑴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儒学融入这些国家的文化生活,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 化圈。
⑵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 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掀起儒学研究的热潮。
13
▲儒家思想的影响:
•
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也正在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2005年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11
三、地位与影响
1、在中国: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⑴其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官方的意识形态,在中
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甚至影响着平民百姓的 日常行为。 ⑵其主张的“内圣外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和 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⑶其创办私学,打破了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开创了“学 在民间”的新模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和传承起了 重要作用。 ⑷其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 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政治生涯(51-55岁) ——鲁国
⑴官职:中督宰——大司寇——代理宰相职务 ⑵改革碰壁
4、周游列国(55岁-68岁)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原因:见《金榜》P12.疑难名师点拨.一
5、献身文教(68-73岁)——整理“六经”
8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整理出《诗》
《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 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诗经》书影
《周礼》书影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二、开创儒家学派——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1、礼 2、仁 3、中庸之道:和
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不 能单纯地行礼而不顾仁,也不能单纯地行仁而不顾 礼,而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
19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论语· 颜渊》
•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 八佾》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子路》
20
A.孔子推崇、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
制度; B.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
想保守的方面。
16
★仁 ⑴仁的含义:
“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最高 美德,是一种自我的道德自觉。 ⑵主要内容: 首先,“爱人”。 (“亲亲为大”) 其次,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⑶评价: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②但仁爱有等级,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
和目的。
(1)政治主张:重视礼,强调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 社会;以仁和礼的协调、结合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完 美。
(2)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奴隶制社会秩 序受到猛烈冲击,新旧社会势力矛盾激化,人际关 系紧张。 目的:恢复周礼的权威,重建奴隶制的社会秩序,改 变天下大乱的局面。
23
孔子的得意门生
24
• “吾十有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 这段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经历及其为人、处事、 做学问的经验,请加以解释。
25
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伴随着首次“全球联合
祭孔活动”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2005中国曲
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二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
开的第l72届执行局会议上,“孔子教育奖”被正式批准设立,
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l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
21
孔子办私学
22
孔子的教育事迹及思想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2、教育对象扩大,推动文化下移,“有教无类” 。 3、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 的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 “学而优则仕” 6、还善于“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14
▲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 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 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 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 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 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15
★礼
⑴礼的含义:
1
北欧孔子学院在 瑞典首都斯德哥 尔摩成立
2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
3
《圣人 孔子》 轰动维 也纳 , 老外看 戏学论 语。
4
孔子的故乡
山东曲阜是春秋 时期鲁国的都城,是 我国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 乡。这里有着丰富的 文化遗产,其中最著 名是曲阜三孔——孔 庙、孔府、孔林。
5
6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 影响。
7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时代背景)
1、圣人出生:公元前551年 2、青年好学(15-30岁):勤学不倦、虚心求教、精通六艺 2、收徒授课(35岁):
创办私学,广收学生;传承礼、仁。
17
周游列国
18
时 代 背 景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 会大变革时期。 1)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铁器和牛耕),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 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 2)政治: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3)思想文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
套宗法制度。即“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
⑵主要内容:
①提出“尊尊”、“亲亲”( 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社会规范),提倡贵贱有序。
②提出“正名”,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⑶评价:
①进步性: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
安定。
②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