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平台)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ar台是一种新型的深海采油平台,它 的特点是结构尺度大,吃水深,在深水 环境中运动稳定,特别适合于深水和超 深水作业, 工作水深可以达到3 000m。 全球已经建成17座Spar平台,其中经典 式3座,桁架式14座,蜂巢式1座。除1座 在马来西亚外,其余均安装于墨西哥湾。
半潜式平台


目前世界上共有半潜式平台约200座,主 要分布于北海、墨西哥湾以及巴西。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相继诞生了第五代 和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这一时期的 半潜式平台除了作业和钻井水深的增加 以外,还使用了动力定位,更加优化的 平台结构,配备了自动化作业设备,能 够适应极其恶劣的海洋环境。
自升式钻井平台
自升式钻井平台带有能够自由升降的桩腿, 作业时桩腿下伸到海底,站立在海床上,利 用桩腿托起船壳,并使船壳底部离开海面一 定的距离,工作水深约100米。
半潜式钻井平台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工 作水深可达到3000m; 抗风暴能力强,稳定 性和安全性高,因此 能够适应恶劣的海上 条件。
钻井船
各类生产平台特征
二.国内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 (平台)现状
我国深海油气资源现状 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 大致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属于世界 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 个波斯湾”之称。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有55. 2亿吨,天然气 储量有12万亿m3。
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平台) 现状
2.深水采油平台的发展趋势
2.深水采油平台 拥有3000m水深钻井平台的同时,应该 配套相应的油气生产平台。 相对于半潜式平台和Spar平台,TLP平台 具有如下优势: ①适用水深范围为200~2500 m,在 600~1500 m间竞争力较强。
2.深水采油平台的发展趋势
②可使用干井口,适用于采油平台。 ③维护费用较低。 ④运动性能好,抗恶劣环境作用能力强。 ⑤平台尺度小,可移动,海上安装方便。 因此,TLP平台最适合我国的南海海域, 应该大力发展此类平台。
油气资源分布图
“三湾、两海、两湖”和巴西海域

“三湾”,即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几内
亚湾


“两海”即北海和南海
“两湖”即里海和马拉开波湖
墨西哥湾和波斯湾油气生产


2003年,墨西哥湾60%以上的石油和 29%的天然气产量来自深水油藏,石油 产量近100万桶/日。 目前美国石油产量的30 %、天然气产量 的23%来自墨西哥湾。 波斯湾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 上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油井多为自喷 井。 目前波斯湾海域石油年产量保持在2.1 亿~2.3亿吨。 波斯湾地区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60%以 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地。
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



浮式生产储油船是四类平台中唯一拥有储油功能的平 台,同时在承载能力和机动性上有绝对的优势,工作 水深可达3000m. 具有储油能力大,并可以将采集的油气进行油水气分离, 处理含油污水、发电、供热、原油产品的储存和外输 等功能,被誉为“海上加工厂”,已成为当今海上石油 开发的主流方式. 浮式生产储油船方面,韩国有整体设计的实践,能制 造出工作水深更深和储油能力更大的浮式生产储油船, 大型油轮的建造水平也是世界领先。
四类主要生产平台 (从左至右:TLP,SPAR,Semi-FPS,FPSO)
生产平台应用情况



浮式生产储油船和半潜式生产平台是主 流,分别占总比例的53%和16%。 浮式生产储油船现役数量为148艘,其中 新建数量为56艘。 张力腿平台数量不多,全球只有24座。 Spar生产平台全球共计17座,基本都在 美国墨西哥湾运营,只有1座在马来西亚。
巴西海域油气生产


2006年,巴西拥有石油储量122亿桶,紧 随委内瑞拉之后,位居南美洲第二,主 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 斯盆地。巴西海域勘探区块的65%水深 超过400米。 目前,巴西拥有原创领先的深水油气勘 探开发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深水 油气勘探开发的佼佼者。
3.国外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平 台)现状
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平台) 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
报告人:XXX XX年XX月XX日
引言

全球陆地和浅海经过长期的勘探开发,重大油
气发现的数量已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小

海洋,被誉为“蓝色国土”,蕴藏着丰富石油、
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矿产资源

近海油气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油气勘探开发
向深水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迫切
三. 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平台)的 发展趋势
1.
深水钻井平台 “海洋石油981”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成 投产,使我国达到了深海钻井平台的先 进水平. 从目前最先进的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的技术特点来看,发展趋势是:1.深水钻井平台的发展趋势
①工作水深不断增加。目前半潜式平台海 洋钻探的最大作业水深已经超过3000m, 据专家估计,在未来的20年内,半潜式 平台的作业水深将达到4000~5000m。 ②平台结构优化,可变荷载增大。 ③配备能力更强的钻机。 ④安装更高性能的动力定位系统。
海洋平台是海洋工程的重要装备,是指 一种海上大型结构件,通常用于装载钻 井和(或)抽提油气所需的人工和机械设备 结构总称,包括 钻井平台 生产平台
3.1钻井平台
主流钻井装备: 自升式钻井平台 半潜式钻井平台 各类油气钻井平台的比例 钻井船 截至2014年1月,全球共有1102座钻井 平台,其中自升式637座、半潜式246座、 钻井船168条。



北海和中国南海油气生产



北海海域石油储量134亿桶,天然 气176.9万亿立方英尺。 挪威拥有北海石油产量的57 %, 英国占30 % 。挪威与荷兰的天 然气产量占北海天然气产量的四 分之三。 北海海域石油产量及其增长速率, 一直居各海域之首。
我国南海地区的探明石油储量约为70亿桶,日产量已经 达到了250万桶;天然气储量很可能相当于石油的两倍。
“海洋石油981”全景及位置
“海洋石油981”的6个“世界首次”





首次采用南海200年一遇的环境参数作为设计条件 能力 首次采用3000米水深范围DPS3动力定位、1500米 水深范围锚泊定位的组合定位系统 首次突破半潜式平台可变载荷9000吨 首次成功研发超高强度R5级锚链 首次在船体的关键部位系统地安装了传感器监测 系统 首次采用了最先进的本质安全型水下防喷器系统
钻井船的机动性更高, 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工作水深也能达 到3000m,钻井船的 稳定性相对较差,需 要较为稳定的海上条 件。
不同钻井平台工作水深
自升式钻井平台活跃于近海海域 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适合于深海钻井
3.2 生产平台
国外发展了多种类型的深海平台系统, 主要包括张力腿平台 (TLP)、深吃水立柱 式平台(Spar) 、大型多功能半潜式平台 (Semi-FPS) 和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


从海上平台设计上来看,我国海上平台 设计在浮式生产储油船的研发方面有所 突破,但整体还是比较薄弱,大多数前 期概念设计和基础设计均需从国外购买。 从海上平台制造来看,我国已经能制造 部分海上平台,但大部分国内企业的海 上平台制造集中在中低端水平,具备制 造高端海上平台的企业较少。
“海洋石油981”
提纲
一. 二. 三.
国外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平台)现状 国内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平台)现状 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平台)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 (平台)现状
1. 2. 3.
世界深海油气资源分布 世界深海油气生产情况
国外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平台)现状
1.世界深海油气资源分布
据《油气杂志》统计, 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57亿吨,天然气 探明储量173万亿立方米。 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约为1350亿吨,探 明储量约为380亿吨; 海洋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40万亿立方米, 探明储量约为40万亿立方米。
2012年5月9日上午9点38分,中国首座 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第六代半潜 式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钻头 在南海荔湾6-1区域1500米深的水下探入 地层。 这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 气开发,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 “深水战略”由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海洋石油981”



“海洋石油981”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船舶集 团公司共同研制完成的。 平台设计自重30670吨、长度为114米、宽度为79米, 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6米,其中电缆总长度900 公里,总造价近60亿元。 具有勘探、钻井、完井与修井作业等多种功能,最大 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甲板最大 可变载荷达9000吨,能同时容纳160人工作。 该平台可在中国南海、东南亚、西非等深水海域作业, 设计使用寿命30年。
张力腿平台 (TLP)



TLP平台可以避免结构和波浪的 主频率发生共振,有着优良的 动力性能。 TLP平台总体性能优异,深水平 台的工作水深可以达到1000m。 费用随着平台规模不同差别较 大,大型平台投资一般在5亿~ 7亿美元(包括立管),小型平 台投资一般在1亿~2亿美元。
Spar平台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