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的鱼类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漓江的鱼类调查
朱瑜周解施军 (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南宁 530021) (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0021)
漓江(含下游桂江)是西江水系重要支流,其鱼类品种居广西各江河之冠,占全区江河鱼类290余种的50%左右。
漓江鱼类鲤科占优势比重达60%,在渔获物组成中相对产量较高。
漓江在我国是鱼类研究开展得较早的地方。
近年,因漓江鱼类资源极度衰竭而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一、漓江鱼类研究简史
据史料记载,漓江有鱼类144种。
关于漓江鱼类,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
伍献文在1939年发表了《On the fishes of Li-Kiang》的论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广西漓江的鱼类,共描记79种,其中3新属11个新种和1新变种:Parasinilabeo、Sinibrama、Aorichthys,Lissochilus longipinis、Varicorhinus lini、Paracheiognathus meridianus、Acheilognathus argenteus、Botia maculosa、B. robusta、B. pulchra、B. zebra、Formosania yaoshanensis、Siniperca loona、Ctenogobius filamontosus和Cyprinus carpio triangulus。
1950年梁启燊等在桂林良丰附近调查纪录鱼类44种。
范围不广,资料零星。
1965年湖南师范学院刘素女丽等报告桂林良丰一带调查所获鱼类43种及亚种,其中的“奇鳞鱼Schizothorax sp.”是鲤科的裂腹鱼亚科在我区的首次报导,原标本已不存在,后人迄今亦未获。
根据该亚种鱼类的分布,特别是在漓江水系出现,似存可疑,故不能肯定这一纪录,推测有可能是金线鲃属鱼类。
1981年出版的《广西淡水鱼类志》记载了漓江鱼类118种。
1982年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的《漓江受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课题中记载了漓江桂江鱼类8目20科86属141种。
另记载通漓江暗河金线鲃属鱼类-新种桂林金线鲃。
1989出版的《珠江鱼类志》记载了漓江鱼类75种,并描述了采自桂林的新种桂林长须鳅鮀Gobiobotia guilinensis Chgen。
1994年陈宜瑜和刘焕章合作,发表了《Phylogeny of the Sinipercine Fishes with Some Taxonomic Notes》,确立了1939年伍献文命名采自广西阳朔的Siniperca loona有效种的地位。
1999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记载了漓江鲇类10种。
1998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和2000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描述采自漓江的标本分别为30种和24种。
2003年广西水产研究所在漓江上游防洪调水工程的环评调查中,大鳞副泥鳅在漓江上游首次发现,并在《广西水产科技》描记。
二、漓江鱼类种类现状
从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项目组数次赴漓江,分别在桂林市区、大圩填、会仙湿地和兴坪设采样点、进行实地渔业调查,共收集到标本400多尾,计62种,检索属于6目16科50属。
漓江名录祥见下表6-1 漓江鱼类名录与历次采样结果。
表6-1 漓江鱼类名录与历次采样结果
1、种类组成
本次所采集到的漓江鱼类中,以鲤科鱼类为最多,共37种,占总数的58.7%,其次为鲈形目鱼类12种,占19.0%,鲇形目11种,占17.5%,鳗鲡目、鳉形目、合鳃目各1种,各占1.6%。
鲤形目鱼类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28种,占总数的44.4%,鳅科鱼类7种,占总数的11.1%,平鳍鳅科鱼类2种,占3.2%。
鲤科鱼类中鮈亚科鱼类有6种,占总数的9.5%,鲃亚科5种,占总数的7.9%,鲌亚科和鱊亚科各3种,占
4.8%,鱼丹亚科、雅罗鱼亚科、鲴亚科、鲢亚科、鲤亚科鱼类各2种,占3.2%,野鲮亚科1种,占1.6%。
所采集 62种鱼类中,日本鳗鲡为降河洄游鱼类,纯淡水的土著鱼类有61种。
2、区系组成
漓江62种纯淡水土著鱼类从起源上来看由5个区系复合体构成。
(1)热带平原区系复合体,为起源于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亚热带平原区的鱼类。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两广山溪内,喜水清澈、含氧量高、水流较急的河流上游和林区水域,水温一般不低于5℃。
包括鳅科的壮体沙鳅、漓江副沙鳅,鲤科鲃亚科的条纹小鲃、光倒刺鲃、倒刺鲃、带半刺光唇鱼、北江光唇鱼、鲮,鲿科的黄颡鱼、粗唇鮠、细体拟鲿、白边拟鲿、斑鳠、大鳍鳠,胡鲇科的胡子鲇,长臀鮠科的长臀鮠,黄鳝科的黄鳝,塘鳢科的中华沙塘鳢和海南细齿塘鳢,鰕虎鱼科的子陵吻鰕虎鱼、溪吻鰕虎鱼和李氏吻鰕虎鱼,斗鱼科的叉尾斗鱼,鳢科的斑鳢,刺鳅科的刺鳅和大刺鳅。
共26种。
(2)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系第三纪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为主的平原区形成的鱼类。
包括鲤科鱼丹亚科的宽鳍鱲和马口鱼,雅罗鱼亚科的青鱼和草鱼,鲌亚科的大眼华鳊、餐、海南拟餐,鲴亚科的银鲴、圆吻鲴,鲢亚科的鳙、鲢,鮈亚科的花鱼骨、江西鳈、银鮈、点纹银鮈、福建小鳔鮈,鱊亚科的越南鱊、广西副鱊、高体鳑鲏,鮨科漓江鳜、斑鳜和大眼鳜,共22种。
(3)中印山区系复合体,起源于南方热带、亚热带山区急流中,包括鳅科的美丽小条鳅、无斑南鳅、横纹南鳅,平鳍鳅科的平舟原缨口鳅、贵州爬岩鳅,鮡科的福建纹胸鮡,共6种。
以前曾采集过的盘鮈、拟平鳍鳅、修仁鱼央没有收到标本。
(4)上第三纪区系复合体,为第三纪早期在北半球北部温带地区形成,并在变冷后残留下来的鱼类是我们最古老的鱼类。
包括鲤科鲤亚科的鲤、鲫,鮈亚科的麦穗鱼,鳅科的泥鳅和鲇科的越鲇、鲇,共6种。
(5)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原在北半球北部亚寒带平原地区形成,包括花鳅属的中华花鳅1个种。
依李思忠的《中国淡水鱼类的分布区划》(1981),漓江鱼类应属东洋界的华南区,本区鱼类多属于温暖性鱼类,其特点为:鮈亚科、鱊亚科、鳅鮀亚科和鲴亚科的种类所占比重明显较低,而适宜于暖水生活的鲃亚科、野鲮亚科的种类明显增多;鳅科的种类以沙鳅属Botia和身体较侧扁且有鳞的条鳅亚科的种类为主,与鳅科的北方种类多有不同;鲇形目中鮠属Leiocassis、鲇属Silurus和鮡属Pareuchiloglanis的许多种类都较常见。
另外,该区还分布有合鳃鱼科、鳢科、刺鳅科的很多种类。
可见,漓江淡水鱼类区系主要由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两个区系复合体构成,再将中印山区复合体联系起来,明显地显示出其热带性质。
3、特有鱼类和濒危鱼类
仅在漓江分布的鱼类有漓江副沙鳅,这种鱼分布范围较窄,在漓江也是罕见的种类。
由于过度的捕捞以及水域环境的原因,有的鱼类现在已经很难见到踪迹,如鳤鱼、鳊鱼、桂华鲮、唇鲮、乌原鲤,甚至鳡鱼、倒刺鲃、大眼鳜等许多个体较大的经济鱼类都觅不见了。
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汪松,1998)的有长麦穗鱼和长臀鮠。
(1)漓江副沙鳅Parabotia lijiangensis Chen,1980
背鳍iii–9,臀鳍ii–5,胸鳍i–10―11,腹鳍i–7。
体长为体高的4.5―5.3倍,为头长的3.9―4.4倍,为尾柄长的7.2―8.3倍,为尾柄高的7.5―8.3倍。
头长为吻长的2.3―2.5倍,为眼径的4.7―6.2倍,为眼间距的4.2―5.3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1倍。
体长,稍侧扁。
尾柄短,其长约等于尾柄高。
头较短,稍长于体高。
吻圆钝,吻长等于眼后头长。
颅顶具囟门。
口下位;下唇为纵沟隔开成为两半。
须短,3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其长稍短于眼径。
眼大,侧上位,位于头的中部;眼间距等于眼径或稍大。
眼下刺分叉,末端达到或稍超过眼中央。
侧线完全,平直。
鳞片较大,易脱落;颊部有鳞。
背鳍前距为体长的50―52%;最长背鳍条约等于背鳍基长。
腹鳍起点约位于背鳍第2或3分枝鳍条下方,其末端达到或超过肛门。
肛门至腹鳍基的距离为腹鳍基至臂鳍起点距离的63―69%。
尾鳍上、下叶等长,末端尖形。
体上部为灰褐色,下部浅黄色。
体具10―13条棕黑色垂直带纹,延伸至腹部。
头背部具2条棕黑色横带纹,一条位于头后部,伸至鳃孔上角,另一条位于眼间,伸至眼上缘;吻端背面具∩形黑带纹。
尾鳍基中央具一黑斑。
背鳍具2
条由斑点组成的斜行黑条纹;尾鳍具3―4列斜行黑带纹;靠近臀鳍起点具1条不明显黑色带纹,鳍间具一条明显黑色带纹;腹鳍具2条不很明显的黑色带纹。
胸鳍背面暗色。
本种现知仅分布于桂林漓江。
(2)长麦穗鱼Pseudorasbora elongata Wu,1939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2,腹鳍ⅰ-7,背鳍前鳞16—17,围尾柄鳞14。
鳃耙8。
下咽齿1行:5-5。
脊椎骨4+40。
体长为体高的4.5—5.2倍,为头长的4.5—4.7倍,为尾柄长的4.5—5.0倍,为尾柄高的8.2—9.7倍。
头长为吻长的2.4—2.5倍,为眼径的4.5—4.8倍,为眼间距的2.5—2.8倍,为尾柄长的1.0—1.1倍,为尾柄高的1.8—2.0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倍左右。
体细长,略呈圆筒形。
头尖而略呈方形,头高几与头宽相等。
吻极平扁,前尖细,其长约等于眼间距,大于眼后头长。
口稍呈上位,很小,下颌向前突出,口裂几近垂直。
上颌后伸不达鼻孔前缘。
无须。
鼻孔小,鼻孔至眼的距离较距吻端为近。
眼大,侧上位,眼间宽而平。
鳃膜宽广,连于峡部。
侧线完全,稍平直,行至尾柄中央。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间距的中点。
胸、腹、背、臀鳍均短小,胸鳍末端不达自其起点至腹鳍基间的1/2。
腹鳍起点略前于背鳍起点,在胸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中点。
臀鳍起点距腹鳍基较至尾鳍基为近。
肛门位于靠近臀鳍起点处。
尾鳍分叉较深,上、下叶末端尖。
下咽齿稍侧扁,末端呈钩状。
鳃耙排列稀疏。
鳔2室,前室小,壁较厚,但不为膜囊所包被;后室壁薄,末端尖细,其长约为前室的2.0倍。
腹膜白色,上面有细小黑点。
活体呈暗银灰色稍黑,体侧自吻端向后沿侧线至尾鳍基部的末端具1宽阔的黑纵纹,其宽度为3排鳞片,侧线上方有4条平行于此宽纹的黑色细条纹,背中央自头后至尾鳍基亦有1黑纹;背、尾鳍具零散小黑点,尾鳍基中央有1黑斑。
生活于河流中上层,一般栖息于小支流较多,以清澈的缓流水环境最为适宜。
生殖季节5—6月。
分布于我区漓江水系,区外见于长江下游。
(3)长臀鮠 Cranoglanis bouderius bouderius(Richardson),1846
背鳍i-5—6,臀鳍ⅱ—ⅲ-26—34,胸鳍i-9—13,腹鳍i-10—11。
体长为体高的3.7—4.9倍,为头长的3.7—4.1倍,为尾柄长的6.8—8.4倍,为尾柄高的9.4—11.4倍,为前背长的2.5—2.7倍,为背鳍起点至脂鳍基后端的2.0—2.4倍,为背鳍刺长的4.3—5.7倍,为胸鳍刺长的4.1—5.1倍,为臀鳍基的3.2—3.7倍。
头长为眼径的4.0—5.9倍,为吻长的2.0—2.5倍,为头宽的1.3—1.5倍,为眼间距的1.9—2.3倍。
体长形,侧扁。
头近锥形,背缘略斜直,头顶裸露,表面皮肤粗糙。
枕突长,后延几达背鳍起点。
吻钝。
口亚下位,弧形,上颌略突出。
上颌齿带横裂,中央有裂缝;下颌齿带明显分为左右两块。
眼位头之中央偏后,侧下位,眼间隔弧形,间距较宽。
两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之前有一鼻须,一般伸达眼后缘,个别略超过或仅及眼中心。
颌须一般伸达胸鳍刺的1/2—4/5,较小个体可达胸鳍刺的末端。
外侧颏须一般达胸鳍起点,内侧颏须可达鳃峡凹部。
侧线始于鳃孔上角,水平延伸至尾鳍基中央,有许多分枝短管。
背鳍很高,最长硬刺略短于最长分枝鳍条,其后缘及上端的前缘具锯齿。
脂鳍小,基部与臀鳍基后部相对。
臀鳍基很长,基长大于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
胸鳍始于鳃孔上角的垂直下方,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约等于头长,后伸几及腹鳍起点。
腹鳍条超过臀鳍起点。
肛门紧靠臀鳍基。
尾鳍深分叉。
体高、尾柄长和眼径呈现异速生长的情况,随个体的成长,相对体高增大,相对尾柄长和眼径变小。
活体橄榄褐色,向腹部逐渐转为乳白色。
鳍条灰白色,基部黄色。
为善游泳的底层鱼类,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如螺蛳、虾及小鱼等。
幼鱼(体长100mm左右)常在支沟入江口的漫水中觅食,成鱼则喜在江岸、河叉缓流中索饵。
体重可达2kg。
肉味鲜美,脂肪较多。
为产地食用经济鱼。
分布于广西境内西江水系红水河、柳江、桂江、浔江、邕江等。
4、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简介
现存的漓江鱼类中,鲫、大眼华鳊较常见,为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
(1)生长情况
鲫、大眼华鳊所采集到的标本为Ⅱ龄以下鱼,测量结果见表6-2、表6-3。
表6-2 鲫各年龄组的生长及平均增长
表6-3 大眼华鳊各年龄组的生长及平均增长
从表2、表3可以看出,鲫和大眼华鳊Ⅰ龄——Ⅱ龄间体长和体重增长均明显,即此阶段生长最快,尤其是体重增长更快。
同种鱼不同年龄组的肥满度无明显的差异。
(2)食性
鱼类的食性与其分布地区、水温、水质、季节、天然饵料等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鱼类的食性也因不同种类和不同年龄阶段而异。
解剖25尾Ⅰ以上的大眼华鳊和30尾Ⅰ以上的鲫鱼的肠管,进行食性分析。
出现次数百分比是指某种生物出现次数和总数之比;出现频率是指出现次数占含有食物肠管(空肠除外)总数的百分比。
大眼华鳊和鲫的食性见表6-4、表6-5。
表6-4 大眼华鳊的食性分析
表6-5 鲫的食性分析
从表6-44中可以看出,大眼华鳊的食物中水生植物出现的次数和频率最大,分别为92.6%和100%,说明其食性为植物食性。
鲫的食物中水生植物的出现次数和频率最高,其次为昆虫,动物性食物占一定比例,即鲫鱼有食性为杂食性,偏植物食性。
(3)繁殖
大眼华鳊的繁殖季节为4—7月,性成熟年龄为Ⅰ,绝对怀卵量为23253个,相对怀卵量为176.2个/克,成熟系数为17.4,粘性卵,卵径为0.667—1.48mm。
卵产出后附着在卵石等基质上,在流水发育孵化。
鲫的繁殖季节为3—8月,性成熟年龄为Ⅰ,绝对怀卵量为24122个,相对怀卵量为237.8个/克,成熟系数为19.2,卵为粘性卵,卵径为0.88—1.00mm。
三、鱼类资源状况变动情况及其原因探讨
1、鱼类资源变动情况
(1)鱼类种数逐年减少
1974年—1976年采集到的标本有84属119种,1980年—1982年65属89种,2006年仅为50属62种,2006年与1974-1976年相比,鱼类种的数量减少了47.1%,见历年鱼类比较图。
图6-1 三次调查鱼类属、种数量对比图
(2)大型经济鱼类种类数量明显减少,少数小型鱼类成为优势种
三次调查结果比较,大型经济鱼类种类数量明显减少。
雅罗鱼亚科多为大型鱼类,1974-1976年记载有5种,1980-1982年3种,2006年仅为2种,种类减少了60%;鲌亚科鱼类1974-1976年记载有13种,1980-1982年有7种,2006年仅有3种,减少了76.9%,以往大型的经济种类,如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海南鲌Culter recurvicep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等,已不见踪影,而只有个体不大,经济价值不高的种类,如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餐Hemiculter leucisculus、南方拟餐Pseudohemiculter dispar,这些鱼类适应性广,生活能力强,繁殖快,1冬龄性成熟,怀卵量大,,因此产量较高,成为漓江的优势鱼类,常占鱼获物的30%以上;鲃亚科鱼类1974—1976年有13种,1980-1982年有10种,本次调查仅有5种,与1970-1976年相比减少了53.8%,白甲鱼属和结鱼属鱼类在70年代曾是漓江常见的经济鱼类,但本次调查没收到这两个属鱼类的标本,条纹小鲃Puntius semifasciolatus为会仙湿地的常见鱼类;野鲮亚科鱼类更是急剧减少1974-1976年记载有8种,1980-1982年有4种,本次调查仅见鲮Cirrhinus
molitorella1个种。
鲤亚科鱼类仅见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 两个常见种,比1974-1976年记载的5个种减少了60%。
无经济价值的小个体鱼类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也为漓江和会仙湿地的习见种和优势种。
(3)大多数名贵鱼类已经不见踪影
名贵鱼类单纹似鳡Luciocyprinus langsoni、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叶结鱼Tor zonatus、乌原鲤Procypris merus、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 bouderiu、斑鳠Mystus guttatus等,个体较大,肉味鲜美,在70年代,产量较高,曾是漓江的常见经济鱼类,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种类已经不见踪影,在大圩采样点偶见长臀鮠,而斑鳠仅见年幼个体。
(4)渔获物中鱼类个体低龄化
本次调查,对渔获物中几种常见鱼进行年龄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表6-6 几种常见鱼类年龄表
表中可见草鱼Ⅰ+个体占35%,Ⅱ+个体40%,Ⅲ+个体25%;光倒刺鲃Ⅰ+个体占72%,Ⅱ+个体28%;大眼华鳊Ⅰ+个体占43.8%,Ⅱ+个体56.2%;渔获物中的斑鳠全为Ⅰ+个体。
Ⅰ+个体和Ⅱ+个体占抽样种类的大多数,即漓江渔获物中鱼类呈现低龄化。
渔获物中大量低龄化的鱼被捕获,表明资源状况已经衰退。
可见,漓江鱼类资源呈下降趋势。
2、资源变动原因的探讨
E. Pianka(1970)针对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的进化对策提出了r-选择和K-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r-选择种类是在不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使种群增长率r最大。
K-选择种类是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的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适应竞争。
r-选择种类最大的特征是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繁殖能量分配和短世代周期。
与此相反,K-选择种类最大的特征是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世代周期。
K-选择种类的种群竞争性强,数量稳定,但一旦受危害造成种群数量下降,由于其低的种群增长率r使种群恢复比较困难。
r-选择种类虽然死亡率较高,但高r值使其种群能迅速恢复,而且高扩散能力还可使其迅速离开恶化生境,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种群。
在漓江鱼类中,大型个体的种类,如单纹似鳡、桂华鲮、叶结鱼、唇鲮、长臀鮠、斑鳠等寿命长、生殖周期相对较长,后代数量不多,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研究报告》(1980)报道,斑鳠性成熟最早为6龄,大多数要在7龄以后,唇鲮和长臀鮠的第一次性成熟时间都需要5年。
可见这些大型鱼类在生活史上属于K-选择种类。
如小型种类,如鲫、大眼华鳊、鲤等繁殖力强,属于r-选择种类。
所以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尤其是K-选择种类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近年来,随着河鱼减少,生产者为了提高渔获量,盲目增大捕捞强度,使用密眼网捕鱼,甚至是电、毒、炸鱼,一年四季都捕鱼,尤其是产卵季节,严重地破坏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尤其是K-选择种类,种群不能及时补充,数量日益减少,以至于灭绝。
所以漓江中由于无度无序的捕捞,致使鱼类资源下降,种类和数量减少,大型鱼类和名贵鱼类几不见踪影,而r-选择种类由于繁殖力强,个体小,种群得到及时补充,而成为优势种。
3、鱼类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根据联合国1994年11月16日实施的《国际海洋公约》有关规定,联合国粮农组织1995制定的《渔业负责任行为守则》为世界渔业管理构筑了一个基本框架,对促进各国渔业和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明确了国际间海洋捕捞业的责任,为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要使用安全捕捞技术,改进渔具选择性,做到负责任捕捞。
一些区域性渔业组织
在其管辖水域也制定了相应的捕捞规定,严格限制破坏资源的渔具或要求安装释放装置以保护鱼类资源。
限额捕捞(Catch quota),即在每个捕捞季节开始,以相应的科学建议为基础,确定捕捞限额。
然后,通过给渔民发放捕捞许可证,限制捕捞船只、网具和捕捞量来分配这些限额。
首先要限制捕捞规格,幼鱼是扩大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保护幼鱼,使其生长、成熟、繁衍后代,然后合理加以利用,是保证鱼类资源增殖的重要环节。
确定最小捕捞规格,通常以首次性成熟个体大小为标准。
因为通常鱼类首次性成熟期与生长拐点一致,这样既保护了鱼类在强度生长阶段之前不被捕出,又保证了鱼类起码有一次生殖机会,以保护鱼类资源。
其次是确定水域的合理捕捞量。
正确确定水域合理捕捞量,即是对鱼类资源进行良好的管理,要求使人类能持续地利用鱼类资源获得最大利益,又不会因收获使一个种群接近灭绝。
根据收获理论,求出鱼类的最大持续产量MSY,确定一定时期内捕捞某种鱼类的量或捕鱼总量。
对于濒临灭绝的鱼类,应在一定时期内禁止捕捞,使其种群得以恢复。
建立鱼类动态库模型,确定合理的网眼大小和捕捞强度,使漓江鱼类资源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