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西柏坡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摩西柏坡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
以前对西柏坡革命根据地的了解,仅限于电视和网络,匆匆一瞥,只知道是一个革命圣地,但从未有机会走近她、了解她。5月17日上午,有幸与电建集团组织的2019年工程质量管理培训的众多学员一起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观摩学习,满怀崇敬和向往,寻觅先贤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第一站参观学习的是西柏坡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旧址,跟随导游走进旧址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简陋的土屋平房和破旧拥挤的院子,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程。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方,是一个厨房临时改造,大约有七八十平米,最前方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照片,前面摆了一张异常简陋的主席台,左右两侧、对面摆满了各样的座椅,有两个破沙发(战时缴获国民党将领的),是供岁数大、身体不好的革命同志坐,还有长凳、方凳和角落里的小马扎,据说小马扎还是跟当地老乡借的。紧接着去了中央军委作战室,大小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室大小相当,导游说里面分有作战科、情报科等四个科室,进去发现里面就摆了四个大桌子、一个文件柜和两幅全国战略形势图,但革命先辈们就是在这一间简陋的房屋内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战役。接着参观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的旧居和办公室,
寝室只够放下一张床和一个脸盆架,床还是用凳子、床板支起来的,办公室和寝室大小差不多,里面仅有办公桌和椅子,而办公桌几乎都是缴获的敌军将领的。最后去了防空洞,一人高一点,并排最多容两人,长约200多米,洞内弯曲深邃,隔段距离有一个猫耳洞,供躲避时存放粮食。越参观越心酸,甚至有些热泪盈眶,心里除了敬佩就是敬仰,前辈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样简陋艰苦的生活办公所,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二站参观学习的是西柏坡纪念馆,纪念馆正大厅有一个石刻的大壁画,上面雕刻着以毛主席为首的几十位革命先烈们,雕刻里他们坚毅慈祥,高瞻远瞩,下书“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其他厅事内或存放着解放战争时的枪炮弹药,或存放着旧时的单轮手推车、织布机,或记录着当时的历史事件,其中还有一间大厅3V缩小版展示了战时的场景,身边炮火纷飞,硝烟冲天,前面战友倒下了,后面将士们依旧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坚实的背后支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也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他们与人民同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纪念馆内的一个统计牌显示,三大战役中人民支援动用民工886万人,担架36.3万个,手推车101万辆,牲畜206.7万头,粮食85476万斤,充分显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仅仅不到一上午的参观学习时间,却让我受益匪浅,也将终身难忘,回来后内心一直激动慷慨,难以平静。革命前辈们为了新中国和人民,不畏艰苦,英勇奋斗,舍生取义,在那样无比艰难的条件下,面临内忧外患,依然带领全国人民打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作为当今新时代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西柏坡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工作,担当作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