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 止
—— 学习《 止 学 》
衷心地祝愿在座的各位朋友:
在生命中的每一天 好运接二连三 心情四季如春 生活五颜六色 七星高照八方来财 一切烦恼丢在九宵云外 人生十全十美。
《止学》是一部传统谋略学, 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时人。
据传,王通乃河东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 市),隋文帝仁寿三年,王通西游长安,献 《太平十二策》,隋文帝杨坚虽然表示赞赏, 但始终没有采纳。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极力显示自己的聪明,害怕没有人不知道自己 有多聪明,其实这是不明智的。因为人人都会防着聪明人,特别是那些心 术不正的聪明人,这是人的自我防卫本性。但是,没有人会防着傻子,特 别是那种敦厚诚实的傻子。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也好,《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也 罢,《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都是敦厚诚实守信之人,看上去傻傻的, 正是因为他们品德好,才得成正果,武功和成就远远超过那些投机取巧、 心术不正之人。从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我们是可以领悟到把深刻的做人道 理,把中华文化的精华精神,用吸引人的故事写出来,让后来人代代相传。
则近刚而易折, 试看天下几多怀才 不遇之士!
则近滑而流俗, 自古阿谀奉承位高 人少敬!
能人者何能?能在做事依人性而妥贴。红尘不可清高, 灵界不可庸俗,妙在“度”,密在行止。当你开始学习《止 学》这个智慧的时候,你便已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上了!
墨曰: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 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 保泰、长生久视之道。
众成其势,一人堪毁。强者凌弱,人怨乃弃。势极 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译文:众多的人才能成就势力,一个人却可以毁掉它。有势力的人欺凌弱小的人,人们就会怨恨他, 就会离弃他。势力达到顶点而不知退让的人让人猜疑,地位尊贵而不知谦恭的人使人嫉恨。)
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之。势固灭之, 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 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 之中。 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 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 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 袁术效力,被封为徐州牧,后自 成一方势力。 他,不可谓不强大、不聪明, 善于投机,为了投机,拜一个干 爹杀一个干爹,最后于建安三年 (198)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绞 死白门楼。
清末秀才、国学大师
王国维
古今之欲成大学问、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 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境界也。
(译文:势力有时会失去,名声有时会遭诽谤,少发怨言的人能失而复得。势力一定会消失的,人终会 死亡的,不骄纵的人才能惠及子孙。)
这段话其实是教人如何做官用势,特别是那些富贵发达 和有权有势的人,如何实现自己官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 活中,不少从官位上退下来的人感叹:人走茶凉。 其实,这些人也应该反思自己,你在位时,是怎么用你 的权势的?是造福一方百姓,还是祸害一方百姓?是以单位、 国家、人民利益为重,提拔德才兼备的手下,任人唯贤;还 是以个人、家族、小集团利益为重,大力提拔所谓的亲信爪 牙,任人唯亲,任人唯钱? 任人唯亲的,依仗权势大捞特捞,必祸害百姓,遭致民 怨沸腾而沦为阶下囚,刚被处决的文强,属于此类。任人唯 钱,你的所谓的恩,早被钱交换了,还能期待谁来报恩呢。 势是什么?势是一种力。力是有方向的,有吸引力,有 离心力。做官的,要善于蓄势而不要散势,就是要善于利用 权势除恶扬善,让权势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使民心归附你, 人民信任你,这样你的势只会不断增长,而永不衰落;而不 是利用权势除善扬恶,使权势形成巨大的离心力,使人民憎 恨你,推翻你,这样你的势只会越来越小,甚至失去权势, 带来灾祸。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乃一个编制草履的小手工业者, 趁天下大乱之时,先通过结盟关羽和张飞,有了造反的势; 然后通过打仗,爱兵如子,爱民如子,有了仁慈宽厚的好名 声,招徕人才和招募兵员;再攀附汉献帝认皇叔,有了名正 言顺的扶持汉室的旗号;一步一步蓄势,而成帝业。反观一 些历史上的高官甚至皇帝,利用权势作威作福,最后引起民 众起义,推翻自己。如商纣王、隋炀帝等等。
(译文:智慧不够却谋划大事的人只能失败,智计不知停止却谋求长远的人很难如愿。对有智慧的 人说智慧,对愚蠢的人说愚蠢,用愚蠢来掩饰智慧,用智慧来停止智计,这是真正的智慧。)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 苗条,体格风骚。精明 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 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 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 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 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 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 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 的。 她,不可谓不聪明。 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 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 卿卿性命”的下场。
(译文:利益没有穷尽的地方,生命却有终了的时候,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独自占据,运气有好 有坏,心存畏惧就能警醒了。)
有句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名是利
钱财是利 房屋地产是利 权是利 色是利
自古以来, “利”这东西 最能考验一个 人的本性。利 有多种形式存 在
等等。可以说利无所不在
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 智也。智有所缺,谋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译文: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也会失败在其智计上。谋划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 计,也要舍其智计。智计有它缺欠的地方,谋略存有他的敌手,谨慎使用才能减少祸患。)
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 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 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译文:许多人都能看见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许多人都视为有害的东西,有的却是有利益的。君子 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小人贪恋利益而远离信用,利益可以御使小人而不能御使君子。)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远 有兴衰,存畏警焉。
我们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这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
对于大人物来说,一个“止”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 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失败; 对于赌徒来说,它决定了输与赢…… “止”之奥妙,存乎一心。大智知止,小智惟谋.过犹不及,知止不败啊。 人人都说做人难,难就难在内方外圆不容易:
下面我们就从智卷、用势卷和利卷三个篇章,来认识一下《止学》的精要:
智卷 (第一卷)
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译文:过於聪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 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译文:才能出众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实充满危险,有智慧的人 不恋权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 没有尽头。)
所谓合理,就是大家觉得你得的利是合理的,是公平 交换获得的利,大家认可你的利;所谓合法,就是国家法律 允许你获得的利,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反之,如果你获得 的利,不合理不合法,那么这种利,迟早要给你带来祸害。 所谓“香饵之下,必有死鱼”就是此理。 孙子兵法云:“利而诱之”,并提醒指挥员:智者之虑, 杂于利害。如果你的利来得太容易,那么或许这就是一个甜 蜜的陷阱,是要你命的。所以,我们在获得利的时候,一定 要客观看待自己获得的利,看看与自己的付出是否成正比。 如果是,则坦然接受这种利;如果不是,则要审慎对待,或 许这就是祸害的开始。
于是王通回到故乡,隐居于 白牛溪,专心做著述和讲学, 隋政府后来又几次征召他入朝 作官,但王通都没有出山。
王通的门下弟子有很多,其中有几 位还是隋唐之际的著名人物,比如
光是听听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已经足以震撼人心,可惜的是王通 30多 岁就身染重病英年早逝。
《止学》该书一共分为十篇,全文一千二百多字,堪称精 辟,细细读来,别有其味。 全文共分十卷,每卷论述一个主题,分别为“智、用势、 利、辩、誉、情、蹇、释怨、心、修身”。但每个主题的统 率都是一个“止”字。
利卷 (第三卷)
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译文: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益的了。利益不追求,就不能获得;仁德不施舍,就不能积累。)
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 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恒,人贵于明,动之有戒 也。
(译文:追逐利益的人众多但富贵的人却很少,贤明的人出让功劳,他的名望却有增高。利益大的 容易伤害自身,利益小的能给自己带来实惠,选择它们应该慎重。天道贵在有其规律,人贵在明智有 节,行动要遵守戒规。)
古代有一种杯子叫“公道杯”,酒 装七成则容纳,过7成则神奇般的遗漏 殆尽,告诫人们办事不要贪心,适可而 止,“谦受益,满招损”,《止学》更 多的是告诫做人的哲理,办事、敛财要 有“度”。
《止学》就是教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在什么地方停 下来的学问。从事物之间的相互变化出发,水满则溢、月圆则 缺,所以要“适可而止”。“有余”就不好,“不足”就补之, 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人生就像一把胡琴
(有人能弹出几个单音,有人却能弹出美妙的音乐。 )
人生也像一快画布 ……
(有人只是涂鸦,有人却能画出不朽的名作。 ) 不是每个人都长得漂亮,可是每个人都能够活得漂亮。长得漂亮那是运气,活得漂亮那才是能力。
我们如何能够活出很漂亮的生命来呢?
一是要向人生问路 二是要与生命拔河 三是要把身心安顿
利是人一生中的各种需要,谁也摆脱不了利,这个是客观存在的。 利,有合理的利与不合理合法的利。合理的利,是人的正当需求,可以激发 人积极上进去追求利。而不合理的不合法的利,则就变成了祸根祸害隐藏。正所 谓物极必反,福祸相依,就是因为利超过了一定极限就转换成祸害。 利,必须合理合法。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言外之意,即使是君 子也喜欢利,但是取(第二卷)
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智者不矜。
(译文:势力没有永恒的,仁德的人不会依靠它。势力埋伏着凶险,有智慧的人不惠趋夸耀它。)
势莫加君子,德休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 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
(译文:势力不要施加给君子,仁德不能给予小人。君子的势力不表现在权势上,以权势为势力的人 一旦权势丧失,势力也就消亡了。小人的势力不会给人带来好处,趋附它一定会招致祸害。)
当今社会,不少人非常聪明,极力弄智,这种聪明弄智,只是为了追求 个人私利,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难成正果。 智慧也好,聪明也罢,只是工具。而使用这个工具的,是人的品德。所以, 德是帅,智是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终会青史留名;为个人钻营取利 极力弄智,只会南辕北辙,爬得高摔得重。几千年的中华历史,都可以深刻 验证这个真理。所以,古语云:君子使智谋国,小人用智谋身。说得很深刻 啊。 老子提倡:大智若愚。郑板桥把“难得糊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可见, 对于智慧也好,聪明也罢,还是要隐藏在心里,不要随便使用出来。这也符 合了中国的阴阳哲理学说。外在糊涂,内心明白;外在愚笨,内在智慧,这 才是大智慧。
利是一把锋利的双面刃,与 害是相互转换的。善于使用,则 利成为一把利剑杀敌;不善于使 用,则利成为一把利剑伤及自身。
人生最大的喜悦是知己,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知足;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知止。
人生像什么? 人生就像一本支票
(内容可以是十元,百元,千元,万元,也可以是百万,千万,万万,而支票的内容是靠自己去填写的。)
凡是按《止学》要旨去做的人,无不获得令人侧目的成就。现 代应用《止学》最著名的例子当属为政的曾国藩和为商的李嘉诚。
曾国藩少时即深爱《止学》,他一生的 作为和成功无不透出“止”的烙印。他对 《止学》有如此的评价:“止学乃人生行 为之约束,忽略此学,智者必有一失。” 一代商业巨子李嘉诚更是按《止学》要 义身体力行。在他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墙壁 上,悬挂着笔力遒劲的两个字:“知止”。 李嘉诚之所以在为人、处世、经商等方面 均高人不止一筹,成为商界的终极教练, 《止学》是其惟一的压箱秘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