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城市以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掌握基于GIS叠置分析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的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熟悉该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自热

与生态领域的具体应用,并能够使用该方法进行其他相关领域

的分析,例如学校、公园、医院、消防等设施的选址等。

**生态环境敏感区也称关键区,生态环境敏感地带,是指对区

域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作用的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这些实体

和要素保护、生长、发育等程度决定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

***

二、实验数据:实验所需数据包括区域边界矢量图,河流矢量图,

交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分布、森林分布和

DEM等。

三、实验内容:

1.内容和框架:

(1)关键生态资源识别

(2)生态敏感性因子选取

(3)生态环境敏感单因子分析

(4)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分析

2.步骤:

(1)创建各人空间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

(2)创建要素集和要素类(feature dataset 和feature class),建立点线面图层;然后回到ArcMap下用编辑工具编

辑具体图层;

(3)获取区域自然保护区分布范围图;

(4)获取区域风景名胜分布图;

(5)区域森林和地质灾害(可选);

(6)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图的地理配准本矢量化;在ArcMap中进行;用你在第二步中建立的点线面图层,

在编辑状态下完成矢量化;

(7)获取区域矢量边界图;

(8)下载区域数字高程模型DEM—确定制图区域,从地理空间数据云上下载;

(9)获取区域河流及湖泊(水库)分布图;

3.具体的分类体系:

这个体系只做参考,因为研究区域的不同,各项因素和分类应有所不同。

关键生态资源识别:

(1)生态关键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大型湿地、主要河流与重要水体;

(2)文化敏感区:风景名胜区、历史考古文物区;

(3)资源生产关键区:水源涵养区、水源保护区、矿产采掘区;

(4)自然灾害关键区: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等;

敏感因子提取:

**高敏感性:原则上禁止一切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 **低敏感个非敏感区:可进行较高强度的开发**

四、要求:

制作并输出各单因子图,最后制作并显示生态敏感分析总图,

并作分析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