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登岳阳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岳阳楼》
一、解题
《登岳阳楼》,这里写的是作者杜甫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和作者的感受,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自己寂寞身世的感慨和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二、走进作者
杜甫(712-770)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河南巩县。
作者青年时期(三十五岁以前)的主要活动是读书与游历,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
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
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去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
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被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官场十分失望,抛官弃职,举家西行。
几经辗转,作者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称其“杜工部”,就源于此。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三、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769年)已五十七岁,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除了原来患的肺病外,又添风湿病,右臂偏枯右耳聋。
又遭“安史之乱”,使其北归无望,内心凄苦不堪,生活没有着落,处境非常艰难,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
他们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旅途中经过洞庭湖作者登上岳阳楼,触景感怀写下此诗。
四、诗作解析
这首诗写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所产生的万千感慨。
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深慨叹:既有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也有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
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
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诗的开头两句是叙事(叙述作者登岳阳楼这件事),在叙事中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昔闻”表达了诗人渴慕向往已久的心情,“今上”可见如愿以偿后的欢喜之情。
将今昔作对照,强调登楼的喜悦。
另外还有淡淡的哀愁,这是因为多年夙愿到老才得以实现,哀伤油然而生。
看似大白话,却可谓字字有情,字字有声。
第三、四两句是写景,既有实写又不无夸张,又寓想像。
按常理说作者登上岳阳楼,凭栏远望,是不可能望遍吴楚大地的,而作者却说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
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尤其是“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可见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且有天下的百姓。
气势之大,气候之大,无与伦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被历代文人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能够与之媲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
而杜甫的这两句诗比孟浩然的那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第五、六句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由于战乱不断,致使诗人与亲朋之间音信不通,这两句的感情无限凄凉,无比沉痛。
且“有”“无”二字对仗工整自然,使诗抑扬顿挫、铿锵入耳。
第七、八句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是忧国忧民的体现。
总之后四句都是抒情,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这些,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禁不住涕泗横流。
此诗写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这是与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分不开的。
五、意境揣度(duō)
杜甫的这首五言律诗开篇并不出奇,只是以平常语态叙事,叙述自己过去对洞庭、对岳阳楼的仰慕向往之心,抒发今日得以登楼远望的欣喜之情。
这平中并不乏奇,借平淡蓄势,一“上”
字把视野打开,由地上升到了空中,可以凭栏远眺了。
这一看非同一般,看到了天下最壮观的景象,就像范仲淹先生在《岳阳楼记》中所写到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在诗人杜甫的笔下这一景象气势更恢宏,力量更巨大,它似巨人分裂了吴楚大地,它似诺亚方舟托起天地乾坤,使其皆浮在其上,沉于其中,使此景成为天下第一阔,可谓“雄跨今古”,且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气吞山河的气魄和壮阔的情怀,把读者的情感拉到了顶峰。
至五六句笔锋一转,写个人的凄惨处境,又使情绪跌入深谷。
紧接着就又用“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融,使其意境在壮阔深远之中又有了一种苍茫深沉。
至此使人明白了前面写景原是为了此时的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之阔与情之深相辅相成,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六、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明确:范仲淹文中突出了洞庭湖浩荡壮阔的自然特征和其独特的气势,“衔远山,吞长江”。
另外范文是缘情写景,洞庭湖实际上是范仲淹心系天下情怀的壮丽背景图。
而杜诗的洞庭湖妙在“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一个“浮”字把苍茫大地变轻了,反衬出了洞庭湖的宽广无垠,
深沉浑厚,汪洋动荡,可见其宏大气势。
这当然是夸张,是想象,但它却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的无比雄浑的气势,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精神空间的宏伟。
因此,范、杜笔下的洞庭湖各有其妙,但就生动地表现洞庭湖的极目无垠、汪洋雄厚、不息涌动及其给人的独特美感来说还是杜诗更好。
好在它突破了现实的樊篱,想象更气魄,更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第二题:
明确:杜甫诗把自己的离愁痛苦与社会、空间、时间联系在一起,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社会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并且放在吴楚大地、洞庭云梦、乾坤的宏大空间背景下,又与悠悠无期的时间感(乾坤日夜浮)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万方多难的深沉的苦难感。
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
两篇的借景抒情给人的触动都很大,但我觉得范文更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好像它和人们的感情关系更直接,切入点很明显、容易找到,故对人的触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