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摘要】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

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

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关键词】三四年级;学生;习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少,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受到心理发展特点的限制、生活经验的限制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限制等,不能“自由表达”。

因此,这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

怎么才能训练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呢?这里的训练指的不只是一节课上的习作指导,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广泛的过程。

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的人,才有阳光明媚的人生,才有写作的源泉和动力。

老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中的美好,承受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丰富自己的情感。

小学生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主要还是局限于家庭、学校和有限的社区活动,但这并不防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要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爱的温馨,享受友谊的温暖;要引导学生学会承受生活,要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人与事,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

比如,母亲节到了,我提醒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关
爱。

孩子们有的送礼物,有的送上写着自己祝福的卡片,有的给妈妈洗脚,一些没有零用钱的农村孩子就帮妈妈剪手套、叠被罩(他们的妈妈在家靠做手工活缝制手套、被罩等挣钱)……孩子们在送出爱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欣喜、获得了妈妈的拥抱等。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乐于表达生活,习作中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就会更容易做到“自由表达”。

二、教会学生从读书中积累
从会读到会写,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读书,不能急功近利。

老师不能限制孩子们只读作文选之类的书,要引导学生多读文学性和科普性的书刊报纸。

要训练学生从书中间接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和积累语言。

通过读书,使学生可以体验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大千世界的奇妙。

比如,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书报认识城里生活,城里的孩子可以通过书报认识农村生活……比如,在阅读革命故事中体验正义感、崇高感;在悲剧性文章中体会怜悯为怀;在阅读科普著作中体验科学感,体验大自然的奥秘感……
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略读与细读,注意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句,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一个单元的内容建议孩子们读一些与这个单元相关的课外书,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读书中。

三、写好小练笔和日记,打好习作基础
小练笔、日记给足了“自由表达”的机会。

在写小练笔和日记的时候,老师要做到使学生“写作目的自由、选材自由、应用表达方
法自由”。

教师如果坚持长期系统地引导督促孩子们写日记、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需要时就可以随手拈来,从而分解作文的难度。

另外,日记、小练笔的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多样,可以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通过日记和小练笔,还可以使学生长期沉积在头脑中的感知记忆得以复苏,尽情表达。

因此,日记和小练笔可以起到减缓习作训练难度的作用。

比如,我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当学到“饱经风霜”这个词时,有些同学不能正确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我是这样引导的。

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大家积极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在描述着生活中他们看到的那些“饱经风霜”的脸。

然后我给大家起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讨论学习,把车夫饱经风霜的脸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出来。

熟能生巧,练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到“自由表达”了。

四、在习作指导课和讲评课上,要适当加强规范指导
习作指导的途径有学习课文时随堂写法指导、指导课的指导、讲评课的指导、面批时指导等。

作文指导课,除了激发写作兴趣外,要进行取材指导、开拓学生选材的思路,比如可以用例举法,例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通过联想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写作材料。

构思指导,要引导学生想明白要告诉别人什么意思,哪些内容写具体,那些内容少写甚至不写,要按照什么顺序写才能把意思说明白等;起草环节的指导,学生在起草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发现共
性问题,要及时在班上做集体指导;面批时指导,要把批改作文的过程作为有效指导的过程,一次作文可面批几个到十几个同学,习作中有不足的,要让他们明白缺陷在哪里,写的好的,要让他们明白好在哪里,可以让他们谈谈感受,这么好的作文这么好的句段,是怎么想出来的;讲评课的指导,教师浏览过学生的习作后,对选材、主要意思的表达,写作的顺序等发现共性问题后,以典型案例具体指导修改。

随课文学习习作的表达方法,是课标对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途径。

可以一课一得,或模仿课文的立意选材,或模仿课文的句式、细节仿写,或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以一个单元的习作指导来谈谈我的一点做法。

比如,我新接的这个班级,孩子们的习作能力普遍都比较差,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习作如何下笔,更何况“自由表达”呢?所以我把每个单元的习作分成三步进行教学:
我以一个单元的习作为例来谈。

有一个单元的习作是写自己的发现。

这个单元的第一篇习作我手把手地教学生写。

上课时我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十元的新版人民币,引导学生去观察十元钱中藏着的秘密。

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老师板书)其中的一个发现(对着光看纸币中藏着一朵花,并写出由这个产生的联想)。

有了这样一个片段范例引导,孩子们在写其他的发现时采用并行段的形式,就很容易去组织语言了。

这个单元的第二篇习作我让学生多看作文书,找到作文书上和自己发现类似的文章,让学生仿照例文去习作,同样
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这个单元的第三篇习作再让学生去独立习作,有了前两篇的基础,大部分孩子可以顺利完成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习作指导中学生掌握了好的方法,在“自由表达”时就能有章可循了。

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

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

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责任编辑:龙大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