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摘要:网络思政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良好的思政教育,文章讨论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一些特点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普及,网络成了高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相应地也拓展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1]。
在校园qq群、飞信、校园论坛、微博等通讯网络成为师生相互交流和获取信息渠道的今天,作为高校思政工作教育主要力量的辅导员,只有深入了解当前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认清当前影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因素,探索出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的相应对策,才能更好地将网络思政应用到现实工作中,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这对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网络思政普遍存在的特点
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资源共享等优点,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一)网络宣传地域的全球化。
为高校思政教育网站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接受来自不同区域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并且能够通过网络获得除课本以外更多的信息。
有利于打破传统中“相对固定”的局限思政教育,做到网上教与学的双
向交流,从而达到强化教育的作用。
(二)网络信息的共享性。
网络的全面实施与普及,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工作信息。
学生可以在网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或向自己喜欢的老师提问,完全满足了学生广泛参与和接受外界思政信息的需要。
(三)网络信息宣传的多样化。
网络信息的宣传极大改变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积极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匿名对思政信息发表看法,加强与校内外师生的交流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四)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性。
作为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传播媒体,它深受高校师生的欢迎,网络新名词、网络人肉收索、校园网络论坛等无不体现时代的气息,参与者更多来自各大高校师生,这些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推广与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网络信息的互动性。
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的互动,读者可以通过网站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能够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输和被动接受信息,更加能吸引读者去阅读与鉴赏。
二、当前网络思政教育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层次低。
网络思政教育作为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需要一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熟悉网络技术。
要求具备网上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思政工作者[2]。
而目前我国在网络思政教育上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首先,表现在对思政网络化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虽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工具传达通知、安排工作,但是对于网络的更新发展缺乏相应的了解,一直沿用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其次,缺乏既懂思政教育理论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辅导员每天主要忙于学生琐碎的工作,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充实所需的最新思政理论或网络技术,导致工作上的欠缺,更不用说能很好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再次,辅导员队伍大多来自非思政或网络专业,队伍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非专业人员兼任思政课教学,指导思想相对滞后。
思政教育队伍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系统的培训,对于互联网的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就将缺乏相应的了解,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指导,网络思政教育将不能有效地开展。
(二)网络思政内容缺乏吸引力。
网络思政在教育领域上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教育内容应该更为丰富而全面。
但是,当前大多网络思政内容在编排和组织上均缺乏个性化,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走在时尚、潮流最前端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追求个性的事物,相对缺乏吸引力的思政内容更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现行的网络思政内容,大多是引入党史或是照搬照抄书本的知识,内容还是沿用书本僵死教条,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这样的网络思政未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讨论。
与内容贫乏的网络思政版块相比,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去其他网站浏览一些受关注、感兴趣且期待解决的内容。
(三)网络思政教育方式落后。
网络本身的特点促进了师生之
间的平等,有利于新教育方法的产生。
但是,尽管目前某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社会调查、分组辩论等教学形式,但思政教育的基本模式仍是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自我教育。
其实思政工作者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料,学生甚至有可能比我们知道的更早更多。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实新知识,利用现有网络思政教育资源,才能开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网络思政管理水平低。
实施思政网络化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高校中从事网络行为的管理人员相对还比较少,大多是从辅导员队伍中抽选出来临时组成的,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思政网络版块的建设与维护等服务工作得不到有效进行。
大多思政版块表现出来的是:内容陈旧不堪、没能及时更新、整体比率偏低、对网络违规现象置之不理等情况,所以在为数不多建有高校思政版块的点击率少得可怜。
三、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网络思政队伍的建设。
构建完善的网络思政工作系统,关键是要建立起一支既熟悉网络又具备思政工作经验的人才队伍[2]。
高校可以把网络思政队伍的建设纳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规划,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把思政教育网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党建工作中,鼓励和加强他们自身的业务学习,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出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政
工作规律,又能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从而达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需要。
(二)加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学生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对象,他们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向他们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热点发表鲜明的评论,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面对复杂性的网络文化,应正确引导他们提高虚拟网络的辨别能力,增强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
学校还可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校园网使用制度,可以通过思政教育网、课堂讲座等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规范利用网络,以社会道德标准约束他们的网上行为,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网络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从而维护文明的网络环境。
(三)增强网络思政版块的吸引力。
思政教育网建设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不断充实先进文化内容和探索适合思政教育网的新形式,才能赢得广大受教育者的喜爱。
从内容的版面布局、字体颜色、插图等均要以受教育者的喜好为基础,明确思政版面目标和主题,提倡和鼓励思政内容建设的原创,内容要求简直明了、紧扣现实,适当可以转载些受教育者所关注的社会焦点、学校热点问题和党建图片补充丰富内容,这样有助于提升思政内容的品位和层次。
对版块的布局也应根据其重要性及学生的关注点定期进行排版,同时网站也要不断补充新鲜的内容,以满足受教育者的学习和生活需要,从而提升网络思政的影响力。
(四)强化网络思政教育方式。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主要是以灌输式为主,老师填鸭式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3],[4]。
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产生逆反、厌学情绪,事倍功半。
而利用网络技术的优点,通过网络教学,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一切以学生教育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在思政网络教学上学生能够同老师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和讨论问题,能够以匿名的方式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大大激发了对思政教学的兴趣。
(五)加大网络思政的管理力度。
营造保证高校网络思政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网络舆论环境[5]。
思政工作者必须加大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网络思政的焦点舆论,应及时做出反馈。
比如网上所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反动思想、人身攻击等不健康内容,一经发现要立即删除;而对于师生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及时对他们释疑解惑。
同时,高校还需建立起相应的网络思政管理机制,安排人员,统一部署,适时更新网站内容,并制定出相关的思政网络规定,促使网络思政工作健康发展。
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网络思政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完善的今天,整个教育界都在分享来自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还存在一些瑕疵,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弥补这些不足,尽可能完善好网络思政教育,我们应当借鉴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摸索出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
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开创出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承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利用网络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调查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4(1):68-71.
[2]厉利亚.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1(7):240-242.
[3]孙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09(3):14-166.
[4]刘天杰,刘江毅,袁小武.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互动与共存—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为例[j].党史文苑,2006(8):72-74.
[5]侯波.网络攻击行为的预防与解决途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