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文献综述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一是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二是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文章对学者们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综述,最后评述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研究及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GL指数;综述
一、引言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产业正迅速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因此要想在21世纪占据国际竞争力优势,就必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竞争。
由于高新技术产品是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和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关键,因此其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内涵广受关注。本文将以此为背景,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通过对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计算和分析,来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现状,对于调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我国学术界一般把高技术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统称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包括航空航天技术、生命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材料技术、光电技术和其他技术九大技术领域。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可进一步细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前者指存在质量差异的同种产品;后者指存在属性差异的同种产品。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
随着全球化经济程度的加深,国际贸易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内贸易就是其中最为显著的现象之一。西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阶段:1960年沃德恩(Verdoorn)[1]提出产业内贸易这个概念。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Grubel and Lloyd)[2]著写了《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度量》,这是最早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著作。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克鲁德曼(Krugman,p.1979)[3]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将张伯伦的竞争模型理论应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20世界80年代初,布兰德(Brander,j.)[4]和克鲁德曼(Krugman,p.)[5]建立了差别模型来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目前,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了三个基本派别:一是以克鲁德曼(Krugman,p.)
为代表的“规模经济派”,其核心观点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是产生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二是以布兰德(Brander,j.)和赫尔普曼(Helpmen)为代表的“相互倾销派”,其核心观点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相互倾销是产生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三是以法尔维(Falvey,1981)[6]和戴维斯(Davis)[7]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经济学派”,其核心观点是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决定要素。
(二)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1)国外研究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日渐成熟的同时,各国学者也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和国情进行实证研究。西方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考虑及研究规模经济、互相倾销、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等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所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
密切里(Michaely,1962)[8]通过计算36个国家5大类商品的进出口差异指数,指出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明显的相似性,但是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则正好相反。小岛清(Kojima,1964)[9]在研究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格局时发现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迅速增长。
韩国学者李准哗、金洪起(2002)[10]分析了10年来中韩之间的贸易,并得到以下结论:两国贸易总量在过去10年中快速增长,工业产品贸易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中工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持续增加,质量和价格相差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到了主导作用。
新加坡学者吕国钧(2006)[11]检验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几个经济体中制造业活动的转移和重组。结果显示,对于低技术劳动密集的产业间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对于更复杂的技术密集产品的产业间贸易是基于规模经济效应。
凯末尔和艾思高(Kemal and Aysegul,2010)[12]利用引力模型分析美国汽车产业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美国汽车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垂直产业内贸易,且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存在差异。
埃芬迪.安日普和刘婵义(M.Affendy Arip and Lau Sim Yee,2011)[13]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研究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制造业的双边贸易模式,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明显高于日本与马来西亚的,且出口产品主要是由垂直差异化产品。
(2)国内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产业内贸易越来越重视,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指标分析。周戈、任若恩(1999)[14]利用指标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并得出我国产业内贸易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刘琦(2002)[15]通过计算我国1995-1998年间机电大类共65个部门的GL指数,得出我国机电产品以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王雷(2003)[16]根据我国2001年的266种主要进出口商品的进出口金额来计算出各自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进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内贸易尚待提高。凌冬梅(2006)[17]通过分别测算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的指数,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整体上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产业内贸易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王江、李薇(2007)[18]利用GL指数得出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产业内分工的特征。从组成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品分类来看,各分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平衡。吴宏(2009)[19]研究了2000-2006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现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仍具有十分明显的产业间贸易特征,同时呈现出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格局。
第二类是回归分析。徐娅玮(2001)[20]通过时间序列对中国整体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回归分析,指出规模经济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大,主要原因是其企业大多数没达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