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传播与沟通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与沟通,彼此影响。二者可以互补,也能够相克。人际关系良好,沟通就比较顺畅;沟通良好,也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反过来说,人际关系不良,就会增加沟通的困难;沟通不良,就会促使人际关系变坏。

不善于沟通的人,最好加强人际关系,来弥补自己的缺失。人际关系不好的人,最好培养沟通的能力,以求改善人际关系。事实上,二者之一获得改善,对二者都有所助益。

人际沟通注重和每一个人进行良性的互动。既不能够偏重某些人,使其他人受到冷落;也不应该只顾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说什么便说什么。否则你只是在发表意见,根本不是在进行沟通。善于沟通的人,必须随时顾及别人的感受,以免无意中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造成恶劣的沟通效果。

人际沟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人际沟通中,沟通双方都有各自的动机、目的和立场,都设想和判定自己发出的信息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因此,沟通的双方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沟通过程中发生的不是简单的信息运动,而是信息的积极交流和理解。

第二,人际沟通借助言语和非言语两类符号,这两类符号往往被同时使用。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矛盾。

第三,人际沟通是一种动态系统,沟通的双方都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刺激与反应互为因果,如乙的言语是对甲的言语的反应,同时也是对甲的刺激。

第四,在人际沟通中,沟通的双方应有统一的或近似的编码系统和译码系统。这不仅指双方应有相同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而且要对语义有相同的理解。语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沟通情境和社会背景。沟通场合以及沟通者的社会、政治、宗教、职业和地位等的差异都会对语义的理解产生影响。

个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通过言语、副言语、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实现的。

言语沟通。言语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手段。利用言语交流信息时,只要参与交流的各方对情境的理解高度一致,所交流的意义就损失得最少。特别是言语沟通伴随着合适的副言语和其他非言语手段时更能完美地传达信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言语沟通的重点放在说者和听者是怎样合作以及对信息的理解是怎样依赖于沟通情境和社会背景的。

非言语沟通。是言语沟通的补充形式,有时也单独使用。非言语符号系统主要包括副言语和视觉符号两大类。视觉符号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运动和姿式、目光接触、人际距离、衣着等,身体接触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非言语符号。

副言语。人们说话的音调、响度、速度、停顿、升调、降调的位置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成为人们理解言语表达内容的线索。这些伴随言语的线索称为副言语。同一句话加上不同的副言语,就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你想到日本去”这句话, 如果用一种平缓的声音说,可能只是陈述一种事实;如果加重“日本”这个词,则表示说者认为去日本不明智;如果加重“你”这个词,就可能表达对那个人是否能独走他乡的怀疑了。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一般是非随意的、自发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在人际沟通中,有时人们有意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以加强沟通效果。

研究表明,人类的面部表情基本上是遗传决定的,与文化的关系不大。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是真情的流露还是故意装出来的则很难分辨。

同一种表情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微笑可以是幸福和喜悦的表示,也可以是友好的表示,有时甚至可以表达歉意。某种表情的具体含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沟通情境和沟通者的习惯特征。

身体运动和姿式。身体运动和姿式在人际沟通中也可用来传达信息或强调所说的话,被称为体态语言。摊开双手向房间里摆动,表示邀请。体育比赛中裁判用手势表示他的判决。

体态语言的含义依赖于多种因素,主要有沟通情境、沟通者的习惯以及沟通者所处的文化等。

目光接触。目光接触可能是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信息来源,至少可以表明交谈的双方对交谈感兴趣。目光接触可以表达爱、喜欢和关系的感情。研究发现,亲密伴侣之间比一般人之间有更多的对视行为。

有时人们避免目光接触。有些人在向别人报告坏消息或者说一些痛苦的事情时往往避开对方的眼睛。有时沟通者由于害羞、恐惧或说谎而避免目光接触。

人际距离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双方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含义。一般说来,关系越密切,距离越近。人类学家E.霍尔(1966)把人际距离分为亲密的、个人的、社会的和公众的4种。他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夫妻之间的距离是亲密距离,约18英寸,可以感觉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呼吸。个人距离指朋友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5~4英尺。社会距离是认识的人之间的距离,一般是4~12英尺,多数交往发生在这个距离内。公众距离指陌生人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一般是12~15英尺。

人际距离与文化、地位、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人们发现,北美人的交际距离一般大于拉美人,乡村人一般大于城里人,社会地位高的人大于地位卑微的人。

衣着。衣着服饰也可以作为非言语沟通的手段。一个姑娘在和情人约会时如果精心打扮,很可能表明她想取悦对方。

W.瑟尔伯(1978)认为衣着至少可以给别人传递10种信息: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是否值得信任、社会地位、是否庸俗、经济背景、社会背景、教育背景、成功水平和道德品质。

身体接触。拍肩膀、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也有沟通信息的作用。亲密的人之间有较多的身体接触,而陌生人之间过分亲密的接触可能意味深长。握手的次序、时间、力量,可能标志着沟通者之间不同的关系水平。

同时,针对如何弥补人际沟通的鸿沟、适时适度表达关心,还应注意几条原则:

学会聆听。聆听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细听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含意。所谓的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同时不急着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必须愿意把自己的“内在对话”暂抛一边。所谓的“内在对话”,是指聆听的同时,在脑海中不自觉进行的对话,包括动脑筋想着该说什么、如何响应对方的话,或盘算着接下来的话题。

注意停顿。在对话之间,有时说,有时听;我们还必须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觉产生的机械式反应,例如,想快速解决对方的不安,便直接跳到采取行动的阶段──说些或做些我们认为对对方有益的事。如果没有停顿,我们可能会在刹那间,说出稍后会反悔的话。安慰的艺术,在于“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以及“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

当朋友不当英雄。帮助别人度过艰难岁月,不等同于将他们从痛苦的处境中“拯救”出来。我们应该认同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去感觉痛苦,并且不试着快速驱散痛苦。我们仅试着提供让他们越过“恐惧之河”的桥梁。当朋友、家人陷于情绪或身体的痛苦之中时,支持他们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许对方哭泣。哭泣是人体尝试将情绪毒素排出体外的一种方式,而掉泪则是疗伤的一种过程。所以,请别急着拿面巾纸给对方,只要让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给予安慰。给予安慰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是“你不应该觉得……”人们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觉。安慰是指:不要对他们下判断,不要心想他们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帮忙;安慰是指:给予他们空间去做自己、并认同自己的感觉。我们不需要透过“同意或反对”他们的选择或处理困境的方法,来表达关心。

要想成功,掌握有效表达的艺术,无疑非常重要。无论你想信心十足地演讲,还是想轻轻松松地谈判,沟通技巧都将助你一臂之力。每个人都以一定方式进行沟通,可是能恰如其分地表达的人却不多。总之,一切技巧都要以理解对方,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为前提,如此,才能争取到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