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的海关风险管理系统构架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① ② ③
: 《试论界面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 ,《科研管理》 2000 年第 2 期。 华锦阳、张钢
16
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的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系统内部各有关联的单元之间为满足各自需求而不断接 触的相互作用状态与过程。
( 二) 界面管理及其基本理论
,意思为 “交互作用的管理 ” ,表现为 界面管理一词来源于英语的 “Interface Management ”
一 、 界面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 界面的定义
一般而言,界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之间的接触面。目前,在管理界,具有代表性的 界面定义主要有: ( 1 ) 界面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或完成某一任务过程中,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
② ( 2 ) 界面是指企业家、 政策 间在包括物资、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方面的相互作用。
: 《海关风险管理》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7 - 50 页。 潘裕文 : 《企业经济学中的界面管理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5 年第 6 期。 官建成、勒平安 Etzkowitz,H. and Leydesdorff,M. ( 2000 ) .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 - industry - government relations. Research Policy,29 ,209 - 211.
海关管理
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的海关风险 管理系统构架研究
谢 晶
*
摘
要: 海关风险管理系统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系统构成
主体的角度,把海关风险管理看成一个开放的、 复杂的巨型系统, 将界面管理理论应 — —企业和海 用于该系统的框架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海关风险管理系统包括海关— — —旅客两个横向界面; 从风险管理的 “过程 ” 属性出发, 两个横向界面涵盖了海 关— 关风险界面管理的风险识别功能、 风险评价功能和风险控制功能, 其中, 风险识别过 程遵循着认识风险→风险分类 → 识别风险的范式; 风险评价过程遵循着业务流程 → 指 标体系→风险评价的范式; 风险控制过程遵循着更新系统 → 风险应急平台 → 降低风险 的范式; 从 “立体” 视角,按照要素维、 界面维和过程维的嵌套顺序逐层展开, 构建 了海关界面管理的三维立体空间; 从 “平面 ” 视角, 基于风险识别 → 风险评价 → 风险 控制界面管理的闭循环过程,构建了海关风险界面管理的平面框架 。 关 键 词: 海关风险管理; 界面管理理论;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15
和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加速调整,贸易安全与便利化则越发突出 地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在对外贸易量急剧增长和通关商品纷繁多样化增长的同时,
① 贸易量增 海关的管理资源却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同步增长, 海关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执法风险。
长、贸易方式转变与海关资源紧缺间的矛盾,客观上迫切要求海关简化手续、高效运作,全面 推进实施风险管理即是其中一项必然的选择。 在学术领域,随着对风险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风险管理经历了从传统风险管理 → 现代风 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演进过程。如今,风险管理不仅仅被看成一种方法、一种管理过程或 技术,更多地被看作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风险管理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从最初 的保险业延伸到银行、风险投资等金融行业,进一步扩大到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并已逐步渗入 到公共管理领域。海关领域引入风险管理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我国海关自 2004 年也开 始了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为中心环节的现代海关制度探索。但是,从目前我国海关风险管 理的推进情况看,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仍主要停留在信息管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应 用层面,海关风险管理运作在总体上更多地暴露出其处于一种局部的、分散的、孤立的状态。 有关海关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基本上还没有应用界面管理理论融入海关风险管理系统的 论述。为此,本文以系统的参与主体为切入点,基于风险管理的过程维度划分,从 “立体 ” 和 “平面” 两个视角诠释海关风险管理系统基本框架的构建,以期有利于推进我国海关风险管理 机制的全面建设和理论探究。
⑤ 协调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感觉、意图、动机、情报信息、知识沟通与交流方式以及管理模式。
界面管理就是对界面冲突的协调与控制,以解决界面各有关成员之间的矛盾,提高管理的整体 效能,保证组织整体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 对于企业而言, 界面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由于企业的各有关成员间相互孤立,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管理层凭借直觉对各 成员之间的界面进行管理,效率低下; 第二阶段,企业已经认识到界面冲突对企业绩效所产生 的负面影响,开始促使各有关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但是,界面管理仍然局限于单个项目,忽 视了整体性的观点; 第三阶段,企业界面管理立足于企业的整体目标和长期战略,强调各有关
进入 21 世纪,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13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超过了 4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随着电子商务、全球采购、现代物流等现代管理观念
* 基金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加强我国海关管理的目标与机制研究” ( 13AGL006)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智库创新工程研究项目; 上海海关学院科研 启动项目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我国海关管理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 2312141) 。 * 作者简介: 谢晶,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系讲师、管理学博士。
制定者、科学家等其他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汇集的机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不可触及但存在的
③ ( 3 ) 界面是指相关联的单元、阶段或者所涉及参与者们在特定的过程中形成的接触方 机构。 ④ 式或交互作用。
总之,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说,界面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以及系统与其外界环境之 间相关联的状态。从哲学的角度看,界面可以是一种过程。本文认为界面是指在某种特定的条
① ② ③
: 《试论界面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 ,《科研管理》 2000 年第 2 期。 华锦阳、张钢
16
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的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系统内部各有关联的单元之间为满足各自需求而不断接 触的相互作用状态与过程。
( 二) 界面管理及其基本理论
,意思为 “交互作用的管理 ” ,表现为 界面管理一词来源于英语的 “Interface Management ”
一 、 界面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 界面的定义
一般而言,界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之间的接触面。目前,在管理界,具有代表性的 界面定义主要有: ( 1 ) 界面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或完成某一任务过程中,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
② ( 2 ) 界面是指企业家、 政策 间在包括物资、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方面的相互作用。
: 《海关风险管理》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7 - 50 页。 潘裕文 : 《企业经济学中的界面管理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5 年第 6 期。 官建成、勒平安 Etzkowitz,H. and Leydesdorff,M. ( 2000 ) .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 - industry - government relations. Research Policy,29 ,209 - 211.
海关管理
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的海关风险 管理系统构架研究
谢 晶
*
摘
要: 海关风险管理系统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系统构成
主体的角度,把海关风险管理看成一个开放的、 复杂的巨型系统, 将界面管理理论应 — —企业和海 用于该系统的框架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海关风险管理系统包括海关— — —旅客两个横向界面; 从风险管理的 “过程 ” 属性出发, 两个横向界面涵盖了海 关— 关风险界面管理的风险识别功能、 风险评价功能和风险控制功能, 其中, 风险识别过 程遵循着认识风险→风险分类 → 识别风险的范式; 风险评价过程遵循着业务流程 → 指 标体系→风险评价的范式; 风险控制过程遵循着更新系统 → 风险应急平台 → 降低风险 的范式; 从 “立体” 视角,按照要素维、 界面维和过程维的嵌套顺序逐层展开, 构建 了海关界面管理的三维立体空间; 从 “平面 ” 视角, 基于风险识别 → 风险评价 → 风险 控制界面管理的闭循环过程,构建了海关风险界面管理的平面框架 。 关 键 词: 海关风险管理; 界面管理理论;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15
和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加速调整,贸易安全与便利化则越发突出 地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在对外贸易量急剧增长和通关商品纷繁多样化增长的同时,
① 贸易量增 海关的管理资源却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同步增长, 海关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执法风险。
长、贸易方式转变与海关资源紧缺间的矛盾,客观上迫切要求海关简化手续、高效运作,全面 推进实施风险管理即是其中一项必然的选择。 在学术领域,随着对风险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风险管理经历了从传统风险管理 → 现代风 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演进过程。如今,风险管理不仅仅被看成一种方法、一种管理过程或 技术,更多地被看作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风险管理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从最初 的保险业延伸到银行、风险投资等金融行业,进一步扩大到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并已逐步渗入 到公共管理领域。海关领域引入风险管理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我国海关自 2004 年也开 始了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为中心环节的现代海关制度探索。但是,从目前我国海关风险管 理的推进情况看,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仍主要停留在信息管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应 用层面,海关风险管理运作在总体上更多地暴露出其处于一种局部的、分散的、孤立的状态。 有关海关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基本上还没有应用界面管理理论融入海关风险管理系统的 论述。为此,本文以系统的参与主体为切入点,基于风险管理的过程维度划分,从 “立体 ” 和 “平面” 两个视角诠释海关风险管理系统基本框架的构建,以期有利于推进我国海关风险管理 机制的全面建设和理论探究。
⑤ 协调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感觉、意图、动机、情报信息、知识沟通与交流方式以及管理模式。
界面管理就是对界面冲突的协调与控制,以解决界面各有关成员之间的矛盾,提高管理的整体 效能,保证组织整体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 对于企业而言, 界面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由于企业的各有关成员间相互孤立,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管理层凭借直觉对各 成员之间的界面进行管理,效率低下; 第二阶段,企业已经认识到界面冲突对企业绩效所产生 的负面影响,开始促使各有关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但是,界面管理仍然局限于单个项目,忽 视了整体性的观点; 第三阶段,企业界面管理立足于企业的整体目标和长期战略,强调各有关
进入 21 世纪,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13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超过了 4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随着电子商务、全球采购、现代物流等现代管理观念
* 基金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加强我国海关管理的目标与机制研究” ( 13AGL006)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智库创新工程研究项目; 上海海关学院科研 启动项目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我国海关管理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 2312141) 。 * 作者简介: 谢晶,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系讲师、管理学博士。
制定者、科学家等其他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汇集的机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不可触及但存在的
③ ( 3 ) 界面是指相关联的单元、阶段或者所涉及参与者们在特定的过程中形成的接触方 机构。 ④ 式或交互作用。
总之,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说,界面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以及系统与其外界环境之 间相关联的状态。从哲学的角度看,界面可以是一种过程。本文认为界面是指在某种特定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