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集输的伴热技术与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的生产成本 , 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经测 算 , 整个先导试验区全部采用热媒伴热技术 , 仅从 能耗及能耗费用上就可节省大量的投资 。热媒技术 与电热技术能耗及费用对比见表 3 。
表 3 两种加热技术能耗对比
项 目
热媒伴热
电 伴 热
耗电 (kW·hΠd)
9240
119520
耗天然气 ( m3Πd)
Subject terms :injecting pumpΠdecreaseΠback pressureΠprocess flowΠcurveΠtechnology
14 Transporting Polymer Mother Liquors whith Glass Fibre Reinf orced Plastic Pipel ine
attention on combining t heory wit h practice ;on t he research orientation t he one is to developing t he liquid2
liquid cyclone technology and t he ot her is to open up t he applied territory of t his technique.
L i u M iaoer etc
This article makes t he focal point s on t he research pattern ,met hod and orientation of t he technique. On t he
research pattern should take t he way of collaborating developing research ;on t he research met hod should pay
4. 结 语
超稠油应用热媒技术进行伴热 , 经过试验区的 生产实践已经证实方案选取正确 , 达到了预期的 效果 。
(1) 热媒伴热技术应用于超稠油油田开发的地 面集输工艺技术可行 , 为稠油油田开发又开拓了一 个新的技术领域 。
(2) 超稠油生产采用热媒进行加热伴热 , 解决 了超稠油生产中原油输送 、储存和外运的技术难 题 , 能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
The injection pump oil2gas mixed t ransferring technology totally asides t he pattern t hat gas and liquid are
pressed at t he same time and according to t he different f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gas and liquid resonably
表 1 杜 84 块原油物性
密度 粘度 ( ×104 mPa·s) 含蜡 胶质 + 沥青 凝固点 初馏点
(gΠcm3) 50 ℃ 70 ℃ 100 ℃ ( %) ( %)
( ℃) ( ℃)
01997 1115893 114434 011172 4132 3012
48
212
面对此种胶质及沥青质含量较高 、粘度极大的 超稠油 , 要使采出稠油保持适应的温度 , 使其在集 输和储运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 保证油气生产 的顺利进行 , 就需寻求一种经济可靠 、高效节能的 伴热工艺技术 。
23256
51274. 1
总能耗 (kg 标煤)
37196. 7
总能耗费用 (元Πd)
27827. 4
61250. 4
从表 3 的对比可以看出 , 采用热媒伴热技术总 能耗 为 3719617kgΠd 标 准 煤 , 总 能 耗 费 用 为 2782714 元Πd , 比 采 用 电 伴 热 技 术 每 天 少 耗 能 1407714kg 标准煤 , 节省能耗费用 34323 元Πd 。相 当于每口井每天节省费用 195 元 , 如果整个试验区 开井率为 80 % , 全年累计节省能耗费用 1002115 万元 ,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
Subject terms :cyclone separatorΠoily sewage purificationΠresearchΠmet hodΠorientationΠsystemΠoptimum
8 Study on the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Oil2water Mixed Medium
油气田地面工程 (O GSE) 第 19 卷第 2 期 (2000. 3) 19
伴热工艺 电伴热 热媒伴热
资 源
有资源 5
有资源 5
系统投资
较大 3
较小 4
表 2 两种伴热技术量化打分对比
能 耗
运行管理 工程应用
较大 3
较小 5
较方便 4
wk.baidu.com较方便 3
有经验 5
无经验 3
抗外界干扰
能力稍差 3
L i Tai pi ng etc
10 Optimum Design to Oilf ield Waterflood Pipel ine Net work
Huang Zhenghua
Qiu Jiying
12 Technique of Mixing Water at Injection Pump Wellhead to Decrease Back Pressure and Its Appl ication
炉 、热媒储存容器 。热媒与被加热介质的换热装置 及相配套的管阀 、机泵 、控制仪表等 。热媒加热技 术主要用于重油加热或长输管道的原油加热 , 目前 现有的大型长距离输油管道的加热站和热泵站的原 油加热系统大都采用了此项技术 。热媒加热炉及控 制系统已由过去的成套引进变成了全部国产化 。但 是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生产 , 尤其是用于超 稠油的集输 , 目前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还没有先 例 , 在技术上有 —定的难度 。
超稠油集输的伴热技术与优化
吴德兴 (辽河油田设计院 辽宁省盘锦市 124010)
摘要 超稠油集输的关键技术是寻求一 种经济可靠 、高效节能的伴热技术 。提出了 采用热媒技术应用于超稠油开发中的集输伴
1. 超稠油伴热技术的选择
热 , 并与最有可能实施的电伴热技术进行了 比较 、优化 , 最终确定在超稠油集输中应用 热媒伴热 。在曙一区杜 84 块超稠油试验区 的实施中 , 合理选择热媒参数 , 取得了成 功 , 比采用电伴热技术每天少耗能 14077kg 标煤 , 节省能耗费用 34323 元Πd , 全年累计 节省费用 1002115 万元 , 经济效益非常显 著 。实践证明 , 热媒伴热技术为稠油油田的 开发开拓了 —个新的技术领域 。
(3) 超稠油集输采用热媒技术与采用电热技术 相比 , 节能降耗 , 经济效益显著 。
(收稿日期 1999207228 编辑 杨 军)
20 油气田地面工程 (O GSE) 第 19 卷第 2 期 (2000. 3)
OIL2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Vol . 19 No. 2 Mar. 2000
能力强 4
热交换效率
50 %~70 % 3
60 %~80 % 4
量化得分 26 28
3. 热媒技术应用于超稠油集输伴热
311 工艺流程 曙一区杜 84 块的超稠油 , 原油粘度极大 , 对 于一般的稠油集输操作温度 (75~85 ℃) 不可能实 现管道输送 。因此 , 超稠油的集输是以钻井采油平 台为单元 , 采用井群平台生产 , 高架油罐计量储 运 , 汽车拉油外运的方式 。即超稠油从井口采出后 进入高架计量油罐进行单井计量 , 其余的采出液进 入生产油罐 , 待装车外运 。过程所需的热能全部从 热媒供给站供给的高温热媒中获得 , 对计量及生产 油罐中的超稠油进行加热 , 对地面采油井口及管线 进行伴热 , 换热后 , 低温热媒返回热媒供给站 , 重 新加热 , 循环使用 。 312 工艺设计参数 油井单井产量 : 8~10tΠd 油井出油温度 : 80~85 ℃ 高架油罐储油温度 : 290 ℃ 超稠油装车温度 : 90~95 ℃ 高温热媒供给温度 : 120~140 ℃ 低温热媒返回温度 : 100~120 ℃ 热媒系统操作压力 : ≤110MPa 每一平台热媒循环量 : 10~15m3Πh 313 生产应用效果 热媒伴热技术应用超稠油从 1996 年 12 月开始 进行实施性试验研究 , 于 1997 年 2 月应用于杜 84 块地面工程设计 , 第一个热媒集中供给站于 1997 年 8 月正式投产运行 , 热媒供给系统投产一次成 功 , 外供热媒温度 140~150 ℃, 系统返回热媒温 度 110~120 ℃, 使粘度极高的超稠油被举升到地 面后 , 经热媒伴热或加热后具有了较好的流动性 , 原油装车外运得以顺利进行 。在 1997 年冬季生产 中 , 当气温达到 - 20~ - 25 ℃的最不利生产条件 下 , 超稠油油井生产及拉运依然正常 。事实证明 , 超稠油集输生产采用热媒伴热工艺技术不仅为超稠 油开发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 而且也降低了超稠油
2. 热媒伴热技术简介
热媒加热工艺系统包括热媒介质 、热媒加热
曙一区杜 84 块是辽河油田稠油开发难度较大 的油区 。该油区稠油地质储量丰富 , 含油面积约 612km2 , 但原油物性较为特殊 , 油品粘度极大而 且胶质及沥青质含量很高 , 属于特稠油或超稠油范 畴 。按照油田总体开发部署 , 作为超稠油生产开发 的先导试验 , 先期投入开发含油面积 015km2 , 共 布置 48 个钻井平台 , 176 口生产井 , 预计建设超 稠油生产能力 50 ×104 tΠa 。该区块原油物性见表 1 。
主题词 辽河油田 稠油输送 对比 节能 技术 优化
辽河油田稠油集输伴热工艺 , 主要采用如下几 种方式 : ①井口加热法 ; ②掺稀油输送法 ; ③蒸汽 伴热法 ; ④电伴热法 。这些稠油集输伴热工艺技术 中的每一种对于曙一区杜 84 块的超稠油开发都有 一定的条件限制 。
在广泛调研及资料检索的基础上 , 提出了采用 热媒技术 , 对超稠油进行加热伴热 , 以达到超稠油 集输的目的 。
CO NTENTS & ABSTRACTS
1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essure Drop , Flow Rate and Divide2flow Rate on Liquid2l iquid Hydrol ic Cyclone
4 Prospects f or Liquid2l iquid Cyclone Technique Research
对于超稠油集输的伴热而言 , 如何确定采用热 媒伴热技术或电伴热 , 关键在于哪项技术更适合 , 哪项工艺经济上更可行 。两者从技术本身有着共同 之处 , 同时又存在着差异 。
综合两种伴热技术的差异 , 结合有关工程因 素 , 从几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定性及量化打分 , 对 比结果见表 2 。
通过将以上各种因素定性与量化的比较不难看 出 , 两种伴热技术用于超稠油集输 , 从量化得分上 看 , 热媒技术稍优于电热技术 , 因此最终确定采用 热媒伴热技术用于杜 84 块超稠油先导试验区的油 气集输 。
M ao Wei etc
17 Oil2gas Custody Mixed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Zhuang Qi ngquan etc
19 Adjoint Heat and Its Optimum f or Superheavy Oil Gathering and Transferring
matching using common cent rif ugal pump to press t he liquid phase and t hen using t he high pressure fluid
flow as dynamic fluid absorbing gas and boost it s presure so t he oil2gas mixing t ransferring realiz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