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病原体的种类

据病原体的种类

我一般根据病原体的种类来分,我能说多少说多少了。

1.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这其中还可以分成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厌氧菌等)引起的传染病,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传染病有白喉、肺炎(肺炎球菌引起的)、炭疽、猩红热、破伤风、结核、麻风等。这些传染病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和切断其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并在平时加强消毒等工作。治疗的话,一般可以使用青霉素和第一、第二头孢菌素(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而破伤风要用抗厌氧菌的药物,比如甲硝唑和替硝唑。而结核和麻风则要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专门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有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流脑、淋病、痢疾、百日咳等,其预防原则与革兰氏阳性菌基本相同,治疗上一般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和氯霉素。但流脑、淋病也可用青霉素治疗。如果抗生素使用后副作用较大,一般还要用中药进行调理。

2.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再分类较复杂,我一起说了吧。这类传染病主要有流感、艾滋病、天花、登革热、黄热病、疯牛病、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水痘、腮腺炎、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裂谷热、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也无非是那三种方法: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免疫疗法,比如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再有就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利巴韦林、金刚烷胺、阿昔洛韦、干扰素等,对于肝炎(甲肝和戊肝除外)还有专门治疗用的药物,比如拉米夫定,艾滋病的治疗就更加复杂,不仅仅要用齐多夫定等抑制艾滋病毒的药物,还要联用抗生素、抗真菌药和其他抗病毒药等药物防治感染。

3.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这个我知道得不多,主要有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阿米巴痢疾、疟疾、黑热病等。这类疾病大多靠生物传播,所以其防治最有力的手段是切断传播途径,治疗只要用抗原虫的药物,比如磺胺等,阿米巴痢疾还可以用甲硝唑治疗,而疟疾则有专门的抗

疟药,比如奎宁、青蒿素等。

4.其他的还有沙眼、钩端螺旋体病、真菌感染等,具体防治原则与上面的相同,治疗方法也很多,像钩端螺旋体病就可以用青霉素治疗,而真菌感染则要用酮康唑、咪康唑等药物治疗。我个人知识有限,请原谅。

医院感染分类

医院感染分类 1.按病原体来源分类 按病原体来源可将院内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带人性感染4种。 (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和医院环境,如诊疗器材和制剂污染造成的医源性感染。这类感染在经济落后国家占的比例较大,可导致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交叉感染可通过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和宣传教育工作来预防和控制。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指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皮肤、口咽、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如做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可将上呼吸道细菌带至下呼吸道引起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性,从目前而言,内源性感染的预防较困难,主要靠自身免疫力增强。 (3)医源性感染:即指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用物、材料及场所的消毒不严,或由于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 (4)带入性感染:患者人院时已处于另-~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传染给其他患者。如痢疾患者人院前已感染上腮腺炎,入院后发病,致使腮腺炎在医院内传播蔓延开来。 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与其他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托儿所、学校、旅

馆、饭店、公共场所等发生的感染是不同的。 2.按病原体种类分类 按病原体种类可将院内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其次是病毒感染,每一类感染有可根据病原体的具体名称分类,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枝杆菌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爱柯病毒感染等。 医院是患者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

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 为了便于叙述,也为了方便记忆和比较,我把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10类,分别是: 1、病毒(virus) 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非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没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病毒体微小,用于测量的单位为纳米(nm),最大直径300纳米(如痘病毒类),最小直径20纳米(如口蹄疫病毒)。 2、支原体(mycoplasma) 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在形态上呈多形性,二分裂繁殖,也见有出芽。与其它原核生物一样,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目前已知80多种,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3、衣原体(bacterium) 衣原体也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含有核蛋白体。具有一些酶系统,但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作用,必须依靠宿主细胞提供。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抗生素能抑制其生长。 4、立克次体(rickettsia) 立克次体是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接近细菌,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结构,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较复杂的酶系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5、细菌(heredity) 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形体微小,以微米(um)作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原始的核质(染色体),无核膜和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除核蛋白体外无其它细胞器,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 6、螺旋体(spirochete) 螺旋体是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一般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原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7、放线菌属(Actinomyces) 既往在医学真菌学中叙述,因为它具有细长的菌丝,有分支并缠绕成团,许多检查方法也与真菌相同,但事实上放线菌是原核细胞,无有形的核,细胞壁中含有典型细菌细胞壁的胞壁酸。其大小与细菌相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对抗生素敏感。 8、真菌(fungus) 真菌是真核细胞微生物,细胞结构比较完整,有细胞壁,有完整的核,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少数以单细胞存在,多数以分支或不分支的的丝状体组成。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9、寄生虫(parasite) 人体寄生虫分隶于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的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节肢动物门,以及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亚界中的肉足鞭毛门、顶复门和纤毛门。 10、朊毒体(prion) 发现最晚的、最特殊的病原体。与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及人类雅克氏病关系密切,并可能是其它严重脑病的危险因素。它本身是一种异常蛋白质,不含有核酸。朊毒体的发现者普利西纳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的祝辞说,普利西纳的研究成果为医学界"开拓出重要的眼界,医学界最后可能据此深入了解与痴呆症有关的各种疾病的生物机制,并为相关药物的开发及新式医疗策略的设计奠定基础。"

肺炎按致病菌分型和药物的选择

肺炎按致病菌分型和药物的选择 一、肺炎的概述及典型症状:肺炎由细菌、病毒或其它各种不同的病原体及因素导致的肺实质炎症。肺炎的通常症状表现:1、发高热,呼吸十分急促;2、持久咳嗽;3、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4、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5、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是我国小儿死亡的第1位因素,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有可疑便须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二、肺炎的分类:依据病原体种类肺炎可以分以下几类: ⑴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 ⑵病毒性肺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国外占首位)、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ADV,在曾以其为主,后也以RSV占首位)等。 ⑶其它: 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珠菌、肺曲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球孢子菌等引起的肺 炎。多见于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引起。 衣原体肺炎: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等引起。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因临床表现典型而称为典型性肺炎;相反,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等引起的肺炎常常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因为临床表现并非典型而叫做非典型性肺炎。 三、肺炎的药物治疗:对肺炎患者,如何进行药物治疗呢?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对症施药”,对肺炎进行药物治疗,就应遵循这样的原则:首先采取患者的痰、血等标本,进行致病菌培养试验,然后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前者可以帮我们比较精准的确定面对的敌人到底是哪种病原微生物,后者可以指导我们选择哪种药物最有效。在目前还有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就是认为急性期病人应早期、短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旦确定病原体和敏感药物后,采用逐渐降级的方法达到针对性用药。 1、细菌性肺炎: ⑴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原因,占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2/3。肺炎球菌肺炎一般四季可见,但以冬季最多。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球菌株,青霉素G是首选药物。非重症患者可口服青霉素G或V250~500mg,每6小时1次。对无并发症的肺炎球菌肺炎推荐给予水剂青霉素G50~200万u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 遗憾的是目前发现约有25%的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许多青霉素耐药菌株的特点是其不仅对青霉素对其他抗生素同样耐药。对高度耐药菌株的治疗,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 大剂量青霉素,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对大多数耐药菌株有效;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和托法沙星)是青霉素耐药菌株的常选用的药物,也可为青霉素敏感菌株治疗的可供替换的药物;万古霉素作为唯一一种具有持久活性的药物,对所有肺炎球菌均有抗菌活性,可作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伴有高耐药青霉素发生率的重症患者的首选药物。其他有效的药物包括头孢霉素类,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口服用药包括红霉素或林可霉素300mg,每6小时1次。胃肠道外用药包括头孢噻肟1~2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头孢曲松

据病原体的种类

据病原体的种类 我一般根据病原体的种类来分,我能说多少说多少了。 1.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这其中还可以分成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厌氧菌等)引起的传染病,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传染病有白喉、肺炎(肺炎球菌引起的)、炭疽、猩红热、破伤风、结核、麻风等。这些传染病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和切断其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并在平时加强消毒等工作。治疗的话,一般可以使用青霉素和第一、第二头孢菌素(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而破伤风要用抗厌氧菌的药物,比如甲硝唑和替硝唑。而结核和麻风则要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专门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有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流脑、淋病、痢疾、百日咳等,其预防原则与革兰氏阳性菌基本相同,治疗上一般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和氯霉素。但流脑、淋病也可用青霉素治疗。如果抗生素使用后副作用较大,一般还要用中药进行调理。 2.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再分类较复杂,我一起说了吧。这类传染病主要有流感、艾滋病、天花、登革热、黄热病、疯牛病、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水痘、腮腺炎、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裂谷热、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也无非是那三种方法: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免疫疗法,比如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再有就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利巴韦林、金刚烷胺、阿昔洛韦、干扰素等,对于肝炎(甲肝和戊肝除外)还有专门治疗用的药物,比如拉米夫定,艾滋病的治疗就更加复杂,不仅仅要用齐多夫定等抑制艾滋病毒的药物,还要联用抗生素、抗真菌药和其他抗病毒药等药物防治感染。 3.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这个我知道得不多,主要有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阿米巴痢疾、疟疾、黑热病等。这类疾病大多靠生物传播,所以其防治最有力的手段是切断传播途径,治疗只要用抗原虫的药物,比如磺胺等,阿米巴痢疾还可以用甲硝唑治疗,而疟疾则有专门的抗

兽医传染病学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兽医传染病学作业题 作业题(一) 第一章、第二章 ?填空题 1. 依据病原体的种类和先后顺序可将感染分为()()()() 2. 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有()()()()()()() ()()()()()()()() 3. 家畜传染病发展的阶段包括()()()() 4. 动物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 5. 采取隔离封锁的基本原则()()()() ?名词解释 1. 感染 1. 生物安全 1. 传染病 1. 检疫 1. 隔离

1. 自然疫源性疾病 1. 慢病毒感染 1. 紧急接种 1. 假定健康动物 1. 地方流行性 简答题 1. 简述造成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 简述动物传染病不同的传播方式?

1. 实施动物检疫的主要内容? 1. 简述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表现出季节性的原因? 1. 什么是病原携带者?并简述其类别?

论述题 1. 试述造成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2、当发生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作业题(二) 第三章 填空题 1. 口蹄疫的七个血清主型有()()()()()()()。 2. 大肠杆菌可引起猪的传染病有()()()()。 3.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分为三期,即()()和 ()。

4. “疯牛病”又称()是由()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该病原还可以引起那些疾 病()()()()。 5. 写出下列疾病的病原,结核病的病原是()、AI的病原是()、猪水肿病的 病原是()。 名词解释 1、“虎斑心” 2、“珍珠病” 3、传染性变态反应 4、炭疽 5、Q热 6、钩端螺旋体病 7、附红细胞体病 8、莱姆病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医院感染 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简介: 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医院容易发生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感染部位: 全身各个器官、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院内感染。 病原体来源 可将院内感染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1.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院内感染。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当个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院内感染有不同的分类 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则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 2.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包括从个体到个体的直接传播和通过物品、环境而引起的间接感染。 病原体种类 可将院内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每一类感染有可根据病原体的具体名称分类,如柯萨奇病毒感染、爱柯病毒感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特殊表现 1.由于医院是各种疾病集中的场所,因此其病原体自种类比较繁多,且来源也比较广泛;2.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耐药性菌株,甚至为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后可给临床治疗带来相当的困难;3.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4.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较高。 原因 交叉感染 1.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病人就是该病的传染来源。与其同室居住的医院是关键 病人,就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尤以呼吸道传染病为甚。如胃溃疡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则同室病人即可感染流感。2.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如果消毒、隔离不严,则易发生交叉感染。3.虽然一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病人,但如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4.入院时诊断错误,如把一种传染病误诊为另一种传染病,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如把猩红热病人误诊为麻疹,而入麻疹病房;把传染病误诊为非传染病,均可造成院内感染。5.住院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是病原携带者,患某种疾病的人,同时又是另一种疾病的病原携带者,如癌症病人携带肺炎克雷伯杆菌,可引起肿瘤病房内肺炎爆发。此类感染难以查明,因为很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

肺结核病的分类标准

肺结核病的分类标准 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肺结核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 (1)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原发性肺结核病:通常发生在未接受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BCG疫苗接种的人群中,特别是儿童和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主要位于肺的上叶和中叶,可同时伴发淋巴结结核。 (2)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肺结核病:通常发生在已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中,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原因导致结核菌再次活动引发。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主要位于肺的上叶和下叶,常常伴有痰菌阳性。 2. 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 (1) 限局性肺结核病:病变仅限于某一肺段或叶,通常病变范围较小且局部炎症反应较轻。 (2) 弥漫性肺结核病:病变广泛分布于肺的多个叶片或肺的大部分区域,炎症反应较强。 3. 根据病变的活动性: (1) 活动性肺结核病:病变处于活动状态,痰中可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并且有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低热等。 (2) 非活动性肺结核病:病变处于静止状态,痰中无结核分枝杆

菌,通常无临床症状。 4. 根据病变的形态特点: (1) 浸润性肺结核病:病变主要以肺实质的浸润性炎症为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泡破坏。 (2) 结核球形肺结核病:病变呈球形,由结核结节和纤维组织组成,常见于慢性肺结核病患者。 5. 根据临床表现: (1) 非特异性肺结核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症状包括乏力、盗汗、发热、体重下降等,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2) 典型性肺结核病:临床表现典型,常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 总结起来,肺结核病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病原体类型、病变部位和范围、病变的活动性、病变的形态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等。了解肺结核病的分类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预后。对于肺结核病患者,及时进行分类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病情恶化。同时,加强肺结核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对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减少病例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 途径传播给他人,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 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传染病的分类和上报要求的了解 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一、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可以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真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四类传染病的 常见病种。 (一)细菌性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种有霍乱、结核病、破伤风、百日咳等。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食物、水源等 途径传播给他人。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病种对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非 常重要。 (二)病毒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种有流感、登革热、艾滋病、乙肝等。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有的通过空气飞沫、血液、性接触等传播给他人。一些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疗法,及时 的防护和预防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三)真菌性传染病

真菌性传染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种有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等。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患者接触到真菌孢 子后容易受感染。真菌性传染病尤其容易在潮湿环境中传播,及时的 清洁卫生和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是预防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四)寄生虫性传染病 寄生虫性传染病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种有疟疾、 血吸虫病、猪囊虫病等。这些疾病的传播主要与受感染的虫子或者虫 卵接触有关,患者经过间接或直接途径传染给他人。寄生虫性传染病 的防控主要通过加强卫生和环境改善来实施。 二、传染病的上报要求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各级疾控机构要求医疗机 构和相关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上报传染病病例。一般情况下, 传染病的上报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疑似或确诊病例上报 医疗机构要按照规定,对于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进行及时上报。这些病例的上报可以帮助疾控机构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以便 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疫情报告上报 当某个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传染病疫情时,相关疾控机构要求医疗 机构对于疫情的发展和控制情况进行上报。这些疫情报告可以为疾控 机构提供有关疫情的详细数据,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病原体名词解释

病原体名词解释 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的总称。病原体包括病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如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然后通过感染、繁殖和释放毒素等机制导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 病原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疾病。直接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进入人体并感染各个组织或器官,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等。间接感染是指病原体通过介质(如空气、水、食物)或宿主(如昆虫、啮齿类动物)转移到人体,再引起疾病。 病原体的种类非常广泛。病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包括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等。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它们可引发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革兰氏阴性菌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它们可以引发胃肠炎、尿路感染等。立克次体和支原体是类似细菌的微生物,常引发肺炎、丝虫病等。 病毒是最小的生物体,它不能自主生长和繁殖,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中。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它们通过侵入人体细胞,利用人体细胞的合成和繁殖机制进行复制,最终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引起不同的疾病。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包括霉菌、酵母菌等。常见的真菌感染有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等。真菌感染常见于皮肤、指甲、头发等部位,以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

寄生虫是一类依赖于宿主生活和繁殖的生物体,包括蠕虫、原虫、皮肤寄生虫等。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有蛔虫感染、疟原虫感染等。寄生虫感染一般需要通过媒介(如蚊子)传播,并在宿主体内完成不同的生活史阶段。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人们普遍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如手卫生、饮食卫生、环境清洁等。同时,医学界也致力于病原体的研究,探求疾病发生机理,并积极开发疫苗、抗生素等药物以防治疾病的发生。

病原的基本概念

病原的基本概念 病原的基本概念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生物体或物质。病原可以是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也可以是化学物质、放射物质等。 病原微生物是一类能够感染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病原体。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各种疾病。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也有所不同。例如,流感病毒会引发流感,大肠杆菌会引起肠道感染,结核菌会引起结核病等。 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的一类,它们属于非细胞生物,不能自主进行代谢和复制,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合成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并通过自身编码的蛋白质和脆弱的外壳进一步侵入其他健康的宿主细胞。 细菌是另一类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它们是单细胞生物,可以自主进行代谢和繁殖。不同于病毒,细菌可以通过自身合成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毒素,这些毒素可以直接伤害宿主细胞或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 真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多为多细胞生物,与细菌不同,真菌不同于其细胞壁的分子结构,它们是真核生物,拥有复杂的细胞结构,具有核的细胞内结构。真菌是许多传染性疾病(如念珠菌感染、鹅口疮等)的病原体,它们可以通过对宿主细胞进行机械性侵害、分泌毒素、产生过敏性反应等方式引起疾病。

寄生虫是一类复杂的生物体,它们分布广泛,可以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对宿主造成危害。寄生虫的寄生方式多样,包括寄生于皮肤、肠道、肝脏、血液等部位,它们可以获得宿主的营养和其他生理物质,导致宿主的炎症、组织损伤等病理变化。 除了微生物,病原还可以是一些化学物质和放射物质。例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化学物质都可以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引起一系列疾病,如中毒、癌症等。放射物质的辐射也会对细胞和组织产生损伤,引起不可逆的疾病,如放射病等。 病原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水、食物、虫媒等途径进行传播。例如,空气飞沫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携带病原体的飞沫颗粒释放到空气中,再被其他人吸入,从而导致疾病的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原体感染的患者或者携带病原体的物体,如手、衣物等,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水、食物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饮用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源或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将病原体摄入体内,引起感染。虫媒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某些昆虫、蜱虫等生物作为媒介,将病原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如蚊子传播疟疾病毒。 为了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传播,人们使用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例如,通过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遮掩口鼻、正确使用厕所等,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同时,疫苗的使用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病原体。此外,广泛的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这些微生物能够进入人体并繁殖,引起不同的疾病。了 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 要的意义。 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1. 病毒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具有极 强的变异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病毒的疫苗需要不断更新。 2. 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分为许多属,常见的有链球菌、葡 萄球菌、霍乱弧菌等。不同细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例如链球菌 引起的咽炎、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等。细菌可以通过空气、飞沫、 食物、水等途径传播。

3. 真菌 真菌是一类分生孢子的生物,有些真菌可以感染人类,导致真菌病。常见的真菌病有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真菌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 4. 原虫 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常见的原虫有疟原虫、弓形虫等。原虫疾病常常是通过蚊虫等媒介传播。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1. 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空气传播的前提是有大量的病原体分泌到空气中,并且人们长时间处于相对密闭的空间中。

2. 食物传播 食物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例如,霍乱弧菌可以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引起霍乱病。食品安全卫生是预防食物传播的关键。 3. 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粪便或口腔传播。例如,肝炎病毒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可以通过口腔传播。避免污染和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粪口传播的关键。 4. 虫媒传播 虫媒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蚊虫、跳蚤等媒介传播。例如,疟疾、黄热病等疾病可以通过感染了病原体的蚊子传播。灭蚊、防蛀、消灭老鼠是预防虫媒传播的关键。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 一、免疫学基础: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组成。先天免疫是机体固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天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炎症反应等。获得性免疫是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功能: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T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B细胞负责产生抗体,巨噬细胞则是吞噬和杀伤病原体的主要细胞。 3.抗体的结构和功能: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分泌的免疫蛋白,分为IgG、IgA、IgM、IgD和IgE等不同类型。抗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和病原体、激活免疫细胞、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等。 4.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一旦机体接触到其中一种抗原,免疫系统就能迅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并形成免疫记忆,从而使得下一次再遇到同一种抗原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二、病原生物学: 1.病原体的种类与感染途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不同病原体可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多种途径感染机体。 2.病原体与机体的互相作用:机体通过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侵袭。病原体则通过逃避免疫应答、干扰免疫细胞功能等方式进行对抗。病原体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3.免疫系统的失调与免疫疾病: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或功能障碍会引 起免疫疾病的发生。免疫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和免疫缺陷病等。研究免疫系统的失调有助于寻找治疗免疫疾病的方法。 三、应用与研究: 1.免疫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免疫学的应用广泛,包括预防疫苗的开发、免疫诊断方法的研究和免疫治疗等。例如,通过研发新型疫苗能够帮助控 制传染病的流行,通过免疫诊断方法可更早地发现疾病,通过免疫治疗可 以治疗一些免疫性疾病。 2.免疫学的研究:免疫学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包 括免疫记忆的机制研究、免疫调节的机制探究以及新型抗体药物和免疫细 胞疗法的研发等。 综上所述,《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是一门探究免疫系统与病原 体相互作用的课程。通过对免疫系统和病原生物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病原体与机体的互相作用,以及免疫疾病的 发生机制等。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免疫学在临床应用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依据病原体的种类和先后顺序可将感染分为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继发感染 2、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有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 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小反刍兽疫裂谷热疙瘩皮肤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 3、家畜传染病发展的阶段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4、动物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散发流行地方性流行大流行 5、采取隔离封锁的基本原则早快严小 二、名词解释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生物安全:主要是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理化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人和动物的危 害,是动物生产中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 3、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4、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和抗体的检查。 5、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 蔓延即为隔离。 6、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些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和动物的参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 主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人和动物疫病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8、紧急接种: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 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9、假定健康动物:在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时,疫区内除了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动物以外,其它易感动物都 属于假定健康动物。 10、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家畜传 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