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社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案第十一章社会运行
课程名称:社会学
授课导师:毕天云
职称:教授
备课教案
第一节社会运行概述
一、社会运行的涵义
社会运行是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多种社会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经常、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二、社会运行的条件
(一)国内条件
1.生态环境条件
2.经济条件
3.政治条件
4.人口条件
5.文化和心理条件
(二)国际条件
1.国际经济条件
2.国际政治条件
3.国际文化条件
三、社会运行的状态
(一)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评价社会运行状态时,要做到全面性和整体性并重。所谓全面性就是要对社会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做周密全面的考察,做到纵横结合、结构与功能结合、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所谓整体性,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运行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是社会大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运行状态的根本依据。
2.协调性原则。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就是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三个方面:①结构性协调②功能性协调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
3.满足需要原则。满足需要原则是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根本原则,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评价社会运行状态归根到底要用人类自身的状态来说明;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是满足客观状态和主观要求之间的桥梁。
(二)社会运行状态的类型
在现实的社会运行中,其运行状况是千姿百态的,我们可以使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把各种具体的社会运行状态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或形态:
1.良性运行
良性运行是指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相互
适应、相互促进,各种社会障碍、失调因素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和最低限度内的社会运行状态。良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是既是稳定的,又是和谐的,呈现出协调发展的特点。
例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党风正,政治清明,社会风气、精神面貌好。生产恢复发展快,社会障碍因素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
2.中性运行
中性运行是指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障碍,具有较多不协调因素,但尚未危害、破坏社会正常运行的社会运行状态。中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上是基本稳定的,但内部是不完全协调的,呈现出一种模糊发展的特点。因为中性运行的社会具有不稳定性和过渡性的特征,既有可能走向良性运行,也有可走向恶性运行。
3.恶性运行
恶性运行是指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严重冲突,社会障碍丛生,整个社会离轨、失控的社会运行状态。恶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上既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协调的,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特点。
四、社会运行的调控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运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运行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又是一个人的自觉活动的过程,人们可以在尊重社会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社会运行进行调控,使社会运行保持一种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人们在对社会运行进行调控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手段;但就社会调控的全面性而言,最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有三种:
(一)社会计划
社会计划即人们为了调控社会运行的状况,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而对社会的有关系统、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发展所作出的规划。社会计划的制定必须做到:一是全面做好社会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掌握社会运行的历史和现状,为社会计划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经验基础。二是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社会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全局性、宏观性和长远性的战略决策,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集思广益,符合民情、体现民意、尊重民心。
(二)社会指标(social indicator)
“社会指标”(social indicator)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蒙德·鲍尔(Raymond Bauer)在其1966年发表的《社会指标》一书种提出,很快成为社会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20世纪60-70年代,世界范围曾经形成一场“社
会指标运动”。
社会指标是描述和评价社会整体及其各方面存在和运行状况的项目及其数值。社会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研究范围,社会指标可以分为总体性指标、部门性指标和专题性指标;根据指标的性质,可以分为客观指标(反映社会现象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状况的指标)和主观指标(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愿望、评价和态度等方面的指标)。
社会指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1)描述功能。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如实反映情况,主要说明“是什么”。(2)解释功能。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地、深入地分析,并作出因果解释,回答“为什么“。(3)评价功能。社会指标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尺度,用它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和分析,就可以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作出适当的判断和评价。(4)监测功能。社会指标犹如现代化企业中自动控制中心的各种仪表所显示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监测整个社会这架大机器的运转情况,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进行宏观调控。(5)预测功能。根据已经占有的基本数据资料,在对过去和现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的变化发展规律,从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三)社会预测(social predication)
社会预测是对社会整体及其各主要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所做的预计和推测。社会预测具有超前性、探索性、可检验性和或然性(不精确性)等特点。在社会学研究中,社会预测的重点主要是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预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社会预测的范围,可以分为宏观预测、中观预测和微观预测;根据社会预测的时间,可以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的性质,可以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综合预测。
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制
一、社会运行机制概述
(一)社会运行机制的涵义
1.机制的基本含义
一是指事物各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2.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有规律性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