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合作交流下的学生成果展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开展合作交流下的学生成果展示

【摘要】课堂教学应该是给学生提供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共享自学成果,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共享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展示;交流;评价;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01

课堂是教学的载体,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共享,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开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前提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又怎么解决?

一、适时营造交流时机,让学生自由交流,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让学生敢于展示,合作共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积极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在学习中全面获取各种信息,并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体验传达给他的学习伙伴。另外,在课堂上,即使学生的想法出现错误,背离教师的思路,教师也要让学生说完,要敢于让学生表达,重在引导学生去探讨去交流;又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学会比较、分析,善于创

新,当学生想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行检验,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思路同别人的思路进行比较。这样,数学课堂就成为全体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活动空间。

二、合理分组,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无论是教师和学生交流还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或成果展示,一定要告诉他们交流什么展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学案的批阅情况,针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让学生按照教材展示的顺序和自学学案的步骤开展展示和交流,这样才会有条不紊。另外,安排交流的方式也尤其重要,是同桌说一说,还是小组间开展活动。要了解学生特点、数学学习情况,吃透教材。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想好采取何种方式更利于学生相互间交流想法,让他们在交流、争论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多种解题思路。因此分组时一定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兼顾所有的学生。三、加强成果展示的多样化,激励学生进行最优化学习

在课堂上,交流的形式、方法可以多种:小组讨论、答辩、汇报、描述等。竞争激励的方法最适合学习成果的展示,小组或学生之间都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引发出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选择性的总结,将所学知识的最优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解掌握,无疑是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及时反馈引导,让学生进行有用高效的交流

学生展示后,教师一定要对各组的成果展示进行集中点播、点评和反馈。及时的点播、点评和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说明理由,做出判断。同时,也能促使其他成员对这种想法,做出必要的补充和一定的评价。通过及时反馈,将使思维碰撞,内化知识,得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的主动性,可以适当建立一定的评价机制。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两个小组讲解同一个题目,用互相竞争的方法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动、互助、互勉、互进,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五、多给学生提供“听”、“讲”的交流机会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和社会的交流。展示、讲述、倾听等是交流的主要方式。展示和讲述必须使学生有机会讲数学,通过讲去理清自己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概念,去创造知识,重点突出运用符合自己年龄的语言来表述所给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解题思路说出来,把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或式子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阐述清楚,向教师、同学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交流,做出有关数学活动的口头报告,通过“说”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倾听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想法,敢于修正他人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且对于

不同见解不能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见解继续研究。

六、成果展示贯穿课堂始终,与课堂活动相依存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活动场;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活动场;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用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活动场;课堂中的成果展示应是随时进行的,活动的进行也应该是贯穿整个课堂的。数学活动的进行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文化育人,探究体验,展示交流,习惯养成。

七、评价方式体现多样性、激励性,制定考核制度,让学生乐于展示

新课程倡导科学合理、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评价方式。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如采取自评与互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成长记录评价与课堂观察、激励评价、课后访谈与实践活动、改进建议与发展方向、定量与定性等形式相结合。评价应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即便是批评,也应诚恳,要注意分寸,严中有爱。对于好学生,要激励他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对于后进生,要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一个后进生如果得到的总是训斥,那么,他向善上进的欲望会受到压抑,进而自暴自弃,对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春风不渡

玉门关”的被遗弃感。因此,即便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出现错误,我们也应该中肯的给予评价。

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师生活动、生生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才能具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同时,课堂交流与成果展示是相互依存的,对于自学成果展示就是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再现、内化、纠正与巩固,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理念,针对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好学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之美,在成果展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提升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