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作者:燕玉霞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5期
[摘要]河南地处中原,素有“粮仓”美誉,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产业结构呈“一、二、三”的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努力发展三次产业,争取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在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浪潮下,河南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取得了明显成绩。

但三次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主要为第二产业占比偏高,第三产业发展迟缓,第一产业层次偏低。

为此,河南产业结构应继续向“三、二、一”的布局努力,打造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1 河南产业结构现状
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这也是作为我国“粮仓”的定位所决定的。

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上升,20世纪90年代初期超过农业所占比重之后,一直位居第一。

同时,第三产业在90年代初期也开始崭露头角,逐步上扬,并超过农业所占比重,位居第二。

可见,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虽然发展历程比较曲折,但仍然遵循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正逐步从“一、二、三”的结构向“三、二、一”的结构转变。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河南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不断加速发展,利用承接转移产业的机遇,不断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升级。

1.1 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由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最初是典型的“一、二、三”型,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呈现“二、三、一、”的结构。

即一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二次、三次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正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省的工业化速度也在加快,一次产业的总量虽然仍在增加,但地位却在不断下降,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同期的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

其产值比重已从1952 年的62.2%降至 2014 年的 11.9%。

相比之下,二次产业发展最快,增量也最大,已经取代一次产业的传统第一位置,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主导产业的位置逐渐稳固,其产值比重从
1952年的22.8%上升到了2014年的51.0%。

三次产业发展速度后来居上,但增量仍比不上二次产业。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机遇非常好,将来的发展速度与总量会进一步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会迅速上升。

目前,三次产业已从1952年的15%上升到2014年的37.1%。

总体来看,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正好符合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1.2 河南省三次产业贡献率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三次产业贡献率,基本平稳。

其中二次产业贡献率最高,基本保持在50%以上;其次为第三产业,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而第一产业贡献率最低,1995~2000年基本在20%。

但2007年以后,贡献率明显下降,不到10%(见图2)。

1.3 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从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中,一次产业就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二次、三次产业就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且二次产业所占比例略高于三次产业。

从三次产业就业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劳动力正逐渐从一次产业转出,并向二次、三次产业转移。

但整体看来,河南从事一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仍然高达40%,二次、三次产业的比重和为60%,所以从此方面看,河南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低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升级与优化。

2 河南产业结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从时间的纵向角度来看,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并稳步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从横向来看,与周边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尚处在产业结构演变的低级阶段,产业之间与产业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西欧和北美早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早已呈“三、二、一”的倒金字塔格局。

而我国经济的展露是改革开放之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要更晚一些,河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也不过30年时间,不仅起步晚,且起点低。

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和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即使和国内的东南沿海一带相比,差距也很大。

河南与周边的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等省份同属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时间大致相同,与它们的产业相比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从图 4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严重偏低,而第二产业实力不强。

与同样发展水平的中部其他省份相比,突出表现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仅高于陕西(37.01%)。

2.2 第一产业发展落后,农产品无突出特色
河南地处中原,有肥沃的土地与水资源,历来是农业大省,素有“粮仓”之称,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全国经济腾飞的机遇,河南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3 工业实力不强
进入21世纪后,河南省的工业总量增长很快,速度也日益提升,已达50%。

快速发展的工业,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河南省的工业发展道路依然是依赖资源投入的发展模式,内部结构失衡,整体的发展层次和水平较低,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

2.4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产业结构演化越高级,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就越高。

长期以来,河南比较重视一次、二次产业的发展,忽视三次产业的发展。

同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三次产业的发展基础薄弱、速度缓慢,导致其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偏低。

3 河南产业结构升级目标
从上述分析中可看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目前整体处于“二、三、一”阶段,是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结合上文所分析的一次、二次、三次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及各产业之间问题,河南省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河南产业结构要向“三、二、一”的结构努力,为此要适度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适度降低二次产业所占比重。

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第二,工业增长要从以往的重数量过渡到重质量,提高工业产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第三,农业地位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同时优化内部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与高科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第四,全面发展服务业,切实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群,壮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就业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6).
[2] 陈建军,叶炜宇.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4).
[3] 陈刚.接受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点思考[J].思考与运用,2001(10).
[4]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 李淑香.河南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