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从古代起,蒙古族牧民就在这里放牧着牛羊。近一百多年来,由于盲目开垦、采伐、过牧等破坏了植被,结果使草原退化,出现了大面积沙漠。解放后,在防治草原退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的趋势来看,草原退化还在继续发展。六十年代初,内蒙古草原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目前退化面积已占草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防治草原退化已刻不容缓。

一、xx退化现状

国家环保局统计(1999)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自治区草原面积的%。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草原面积亿亩,80年代下降为亿亩,90年代下降为亿亩。内蒙古科尔沁草原退化面积达50%左右,每年以%的速度增长。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从60年代占草原面积的15%增加到80年代的49%。

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亿亩,截至2005年,草原退化占可利用草场的74%。据内蒙古草原勘探院调查显示,内蒙古33个典型牧区旗县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都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现象,截至2002年除极个别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均超过了50%,有的旗县像翁牛特旗、乌审旗、鄂温克自治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特中旗甚至达到了100%,这样的退化速度是令人害怕的。本来内蒙古有五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现如今,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三大草原基本消失,特别是乌兰察布草原成为内蒙古土地沙化最严重、环境最恶劣、生活最贫困的地区。

二、xx退化原因分析

草原退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⑴气候干旱

内蒙古草原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00-400毫米之间,而且雨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一年中六、七、八三个月占年降雨量的70%左右,尤其七、八两月最多,冬春雨雪稀少,春旱经常发生,如遇夏早,给草原带来的危害更大。⑵沙多风大

内蒙古草原的土质多为砂壤土、轻壤土,少数为中壤土,通常表层覆盖着砂层。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年平均大风日数在10天以上,阴山以北在50天以上,鄂尔多斯在40天以上,呼伦贝尔在30天以上。干早的冬春季节是草原上风大而多的季节,大风日数占全年的60%以上,风力一般八、九级。春季地表解冻后风蚀与沙埋现象最严重,特别是靠近沙漠的农村、牧区,经常遭受风沙危害。

⑶鼠害、虫害严重

由于草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缩短,食物网趋于简单化。草原上害鼠、害虫的天敌,如鹰、雕、蛇、刺猬、蜻蜓、螳螂、瓢虫都急剧减少。相反,鼠害、虫害大量繁衍,泛滥成灾。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鼠害面积4700万公顷,蝗虫成灾面积常年达66万公顷,严重地区虫口密度每平方米存200头以上,牧草全部被啃光。大规模鼠虫害的发生严重破坏草原植被,加剧草原的退化。

⑷过渡放牧

过度放牧,使牧草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或破坏,使植物丧失繁殖能力,生草土被踏紧,土壤营养减低,以致植物种类改变,优良牧草衰退,生产力下降。

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都相随降低。

造成内蒙古草原过渡放牧的原因有:①草场使用权不固定,双方都尽量哄赶畜群到边界地方放牧,结果造成这些地区的草场严重退化;②借场放枚,农区或半农半牧区每年都把牲畜赶到毗邻的牧区放牧,这就增加了毗邻牧区草场的负担;③无计划乱牧。内蒙古草原过去有些地区实行二季或三季放牧营地制度,由于牲畜数量增加,季节营地比例失调,因而出现乱牧、滥牧现象;畜量过高由于盲目追求牲畜数量,结果导致草场载畜量日益加重。

⑸开垦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大面积沙漠主要是历史上滥垦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到1973年开垦草原1400多万亩,严重地破坏了草场资源,阻碍了

牧业生产的发展。被开垦的草原一般都是丰美的天然牧场。开垦后一般三年左右,由于风蚀和土壤肥力下降,最后撂荒。由于撂荒地缺乏植被保护,很快就变成了沙化地和沙源地。

⑹乱砍、乱伐

乱砍乱伐也对我去草原退化造成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①砍伐野生植物。

牧区绝大部分地区居民主要依靠天然植物作嫩料、盖房、围库伦、修栩圈等也需要相当数量的天然植物,甚至拧绳子也要用艾友草和马蔺,因此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据伊克昭盟统计,每年砍伐沙篙,沙柳10亿斤以上,三十年来因采樵草原退化、沙化面积达30多万亩。②挖药材。据伊克昭盟统计,每年收购甘草30多万斤,麻黄20多万斤,三十年来,该盟因挖药材破坏草原也有几十万亩。③打草、楼草。呼伦贝尔草原连年打草,既不留草带,又不轮休,结果导致打草场退化。据调查未打草地段羊草高40厘米上下,盖度60% ,一平方米内284株,产量占草群总重量的60%。多年连续打草地段羊草高30厘米,盖度20%,一平方米内仅有82株,在草群中的重量下降为12%。锡林郭勒草原草层低矮,有的地方使用铁耙子楼黄草,不但把草根都刨了出来,而且破坏了地表结构,使土壤沙化,从而影响翌年牧草再生。

此外,在草地上随意开车造路对草原的破坏也是严重的。如锡宝公路沿线的草场产草量和二十年前比下降了70%。

三、xx退化防治措施

⑴xx为主。

实践证明,“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是符合内蒙古的自然规律的。应严格禁止开垦草原,对已开垦的地方应退耕还林还牧。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沙漠及沙漠化土地以林为主,林牧结合,在牧区以牧为主,以林养牧;在干早缺水不能种树的地方或土壤钙积层深厚,树木不能扎根的地方,要大力种草;局部自然条件较好的下湿滩地,可以发展农业,建立饲料基地。

⑵造林治沙、防风、护牧,解决群众用材问题。

内蒙古草原地区沙漠面积亿亩,沙漠化面积亿亩,二者合计亿亩,相当草原面积的。所以治沙是草原建设的重要措施,治沙的方法和措施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造林、种草。应建立带、网、片结合,乔、灌、草结合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同时还应考虑解决群众的烧柴、用材问题。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依靠社队集体造林,鼓励社员个人植树。

⑶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

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场,首先要着眼于合理利用,防止继续退化;对于严重退化的草场要围建库伦(围栏)进行封育,有些地方需要进行补播。

⑷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

固定草场使用权。为了克服边界地段的抢牧和过牧现象,必须固定草场使用权。这对草场的经营管理与保护都有利,同时可以加快草场的建设。目前有不少旗县已把基本核算单位的草场使用权固定下来,调动了群众管理、保护草原的积极性。

以草定畜,畜草平衡。过去衡量畜牧业的发展总是单纯的以牲畜存栏头数为标准,因而大部分地区牲畜头数超过了天然草场的生产力和载畜量,造成草原过牧而退化。为了使草原植被得以恢复,就要控制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达到畜草平衡。

划区轮牧。划区轮牧是一种合理利用草场的放牧制度,它可以使草场植物得到恢复的机会,从而克服过牧现象,防止草场退化,提高其载畜能力。内蒙古草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天然草场仍然是畜牧业经营的主要物质基础。在草场面积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利用库伦划分两季或三季营地放牧,再逐步实行小区轮牧和划分放牧场、割草场。

⑸保护鼠类天敌

目前主要是用化学药物防治草原鼠害。由于鼠害面积如此辽阔,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利用鼠类的天敌,如貂、融、狐、鹰、华、雕、鹤、蛇等,野生禽兽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由于过去对它们识认不清,不加区别的捕杀,所以有益的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