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老医院走向现代化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重症监护中心设于手术中心的上层(9层),建筑面积1100m2,有监护病床27床,分别为多人、双人及单人监护室,并配备抢救室、中心护士台等。手术完成后,重症病员可直接送达此处。
根据教学医院的特点,本着关心病员,提高病员医疗就诊条件的精神,病房区(10~21层)采用双走道护理单元形式。医护人员由于教学活动较为频繁,活动区域主要集中于内部走廊两侧,而病员的医疗活动则有专门的外部走廊,两者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方便使用。每个护理单元拥有38个病床,病房以2~3床为主,并带有卫生设施。病房区共计病床数近500床。整幢大楼配有9台电梯,组织竖向交通。医护人员、病员、病员家属及货运等各功能流线均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洁污明确分流,快捷便利。
为此,院方提出了Hale Waihona Puke Baidu医院进行一次性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合理分期、分批实施改造,为名牌老医院注入新活力的建设发展思路。
一 总体规划
我们有幸配合医院改造计划做了多轮总体规划。总的思路就是采取集少成多,成块拆迁,拆一片、建一点的方式;多留空地作为绿化及交通用地,改善老医院交通、环境、绿化落后的现状。以“滚雪球”的方式,使规划从无序走向有序,逐步完成由老医院向现代化医院的转变。
规划中的华山医院总建筑面积近10万m2,医疗、教学建筑面积9万m2,生活辅助设施1万m2,住院部病床总数约为1000床,建筑容积率,绿化覆盖率40%。
二 病房综合大楼
大楼建筑面积万m2,高21层,包括1层大堂,2~4层科研区,5~8层手术中心,9~21层病房区。在病房综合楼设计工作开始之初,我们就与院方对医院现状、特色、未来发展作了专门探讨,并共同考察了国内外多家医院,听取了许多专业医生的意见,最终决定在建设一流医院的前提下,突出华山医院特色,扬己之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由于华山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建设学科——神经外科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顾玉栋教授领衔的手外科等特色科目,因此设计一个国内一流的手术中心就成为病房综合楼设计工作中的重点。
华山医院手术中心总建筑面积为5200m2,由23间大小不等、净化要求各异的手术室,医务人员更衣、淋浴休息室,服务于手术中心的次中心供应区等组成。手术中心与其相关各功能区域如:病房区域、门急诊区域、重症监护中心、医技中心等有着非常方便、快捷的通道,使手术中心真正成为华山医院医疗中心的核心。手术层平面布置采用外周回收型,这一平面布置方式以手术器械、物料的术前、术后单向运行为出发点,即洁净的手术器械、敷料由专用电梯到达中央洁净区并送到各手术室,手术完成后由另一出口经污物回收廊运出,以确保手术室的洁净要求,而医生、护士及病员运行路线是双向的。这一平面布置方式由于其使用便利、方便管理,在国内外已被较多地采用。此外,利用外周回收型平面的污物廊洁净要求及净高要求均较低的特点,我们将为手术室提供净化空调的设备均布置在这一走廊夹层内,既方便设备的检修,又可减少噪音对手术室的影响,确保满足手术室内有关的噪音控制规范要求8层手术室上部还专门设有技术层,净化设备均设于此,所以两间百级洁净要求的手术室也布置于8层平面内。
为改变整个医院的就医环境,在医技中心与门急诊大楼之间设置了一条绿化带,它的一端与位于乌鲁木齐路的医院正门相连,另一侧则与保留的医院原有大花园相贯通,成为一条富有特色的绿色走廊,同时又为将来医技楼的发展留有余地(规划中医技楼可在绿地下扩建地下部分)。为了尊重华山医院的悠久历史,规划中还特意保留了反映医院百年历史的传统建筑——红楼一侧的正立面,与新建的门急诊大楼合为一个整体。它既可作为绿化带的一个重要对景和历史文脉的延伸,在功能上又可辟为医院的陈列室,同时可向病员、家属开放。
医院规划以保留的原有医疗建筑为依据,根据现代医院的功能分区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医院南侧由现有的20层病房大楼(1980年代建成)和今年交付使用的21层病房综合楼共同组成医院的住院区。住院区在长乐路一侧有独立的出入口,住院、探视可由此方便出入。医院北侧是即将兴建的门急诊大楼,它的出入口面向与之相邻的华山路和乌鲁木齐路,交通极其便利。两者之间是一幢由7层高的原住院病房楼改建而成的医技中心楼,它可同时服务于住院区和门急诊区。三大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同时又有一双层空中连廊将之连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华山医院整个医疗中心。医院教学、办公区则位于门急诊大楼的上部,有面向医院内部的独立出入口,医院西南侧还有规划改造的生活设施,如职工食堂、住院医生宿舍等。
从传统老医院走向现代化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1)
简介:21世纪的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改善,使我们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医院改造高潮。从华山医院的总体改造规划和依此建成的病房综合楼,以及正在设计中的门急诊楼等实践的总结,希望对中心城区的老医院改造有一点启迪作用。
关键字:改造规划 手术中心 二次候诊
上海作为一流的国际大都市,需要建设一流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作为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老牌医院,医院硬件、医疗设备配置尽快走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山医院有三大优势:首先,医院历史悠久。它是中国第一家国际红十字会医院,筹建于1907年,1910年落成开业,至今已有近100年历史;其次,医院拥有雄厚的医疗、教育、科研力量,在医学的诸多领域都拥有一流的专业人才;第三,华山医院是上海市重点医院,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在全市医疗系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华山医院作为一所老牌医院,同上海其他一些老医院一样带有三大明显的现状特点:第一,由于受到市区用地限制,就地扩展非常困难,只能走因地制宜,就地改造之路;第二,由于受到投资经济力量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集中建设,只能是分期、分批逐步改善;第三,也是上海老医院建设的通病,对于急需项目见缝插针、随意建造,缺乏全面总体规划,造成总体布局零乱、无序的现状。
三 门急诊大楼
近日我们又完成了华山医院门急诊大楼的初步设计,它由急诊区、门诊区、教学办公区及利用保护建筑改建而成的休息陈列区组成,总建筑面积万m2。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56m,可满足最高日急诊量450人次,最高日门诊量4500人次的要求。
根据教学医院的特点,本着关心病员,提高病员医疗就诊条件的精神,病房区(10~21层)采用双走道护理单元形式。医护人员由于教学活动较为频繁,活动区域主要集中于内部走廊两侧,而病员的医疗活动则有专门的外部走廊,两者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方便使用。每个护理单元拥有38个病床,病房以2~3床为主,并带有卫生设施。病房区共计病床数近500床。整幢大楼配有9台电梯,组织竖向交通。医护人员、病员、病员家属及货运等各功能流线均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洁污明确分流,快捷便利。
为此,院方提出了Hale Waihona Puke Baidu医院进行一次性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合理分期、分批实施改造,为名牌老医院注入新活力的建设发展思路。
一 总体规划
我们有幸配合医院改造计划做了多轮总体规划。总的思路就是采取集少成多,成块拆迁,拆一片、建一点的方式;多留空地作为绿化及交通用地,改善老医院交通、环境、绿化落后的现状。以“滚雪球”的方式,使规划从无序走向有序,逐步完成由老医院向现代化医院的转变。
规划中的华山医院总建筑面积近10万m2,医疗、教学建筑面积9万m2,生活辅助设施1万m2,住院部病床总数约为1000床,建筑容积率,绿化覆盖率40%。
二 病房综合大楼
大楼建筑面积万m2,高21层,包括1层大堂,2~4层科研区,5~8层手术中心,9~21层病房区。在病房综合楼设计工作开始之初,我们就与院方对医院现状、特色、未来发展作了专门探讨,并共同考察了国内外多家医院,听取了许多专业医生的意见,最终决定在建设一流医院的前提下,突出华山医院特色,扬己之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由于华山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建设学科——神经外科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顾玉栋教授领衔的手外科等特色科目,因此设计一个国内一流的手术中心就成为病房综合楼设计工作中的重点。
华山医院手术中心总建筑面积为5200m2,由23间大小不等、净化要求各异的手术室,医务人员更衣、淋浴休息室,服务于手术中心的次中心供应区等组成。手术中心与其相关各功能区域如:病房区域、门急诊区域、重症监护中心、医技中心等有着非常方便、快捷的通道,使手术中心真正成为华山医院医疗中心的核心。手术层平面布置采用外周回收型,这一平面布置方式以手术器械、物料的术前、术后单向运行为出发点,即洁净的手术器械、敷料由专用电梯到达中央洁净区并送到各手术室,手术完成后由另一出口经污物回收廊运出,以确保手术室的洁净要求,而医生、护士及病员运行路线是双向的。这一平面布置方式由于其使用便利、方便管理,在国内外已被较多地采用。此外,利用外周回收型平面的污物廊洁净要求及净高要求均较低的特点,我们将为手术室提供净化空调的设备均布置在这一走廊夹层内,既方便设备的检修,又可减少噪音对手术室的影响,确保满足手术室内有关的噪音控制规范要求8层手术室上部还专门设有技术层,净化设备均设于此,所以两间百级洁净要求的手术室也布置于8层平面内。
为改变整个医院的就医环境,在医技中心与门急诊大楼之间设置了一条绿化带,它的一端与位于乌鲁木齐路的医院正门相连,另一侧则与保留的医院原有大花园相贯通,成为一条富有特色的绿色走廊,同时又为将来医技楼的发展留有余地(规划中医技楼可在绿地下扩建地下部分)。为了尊重华山医院的悠久历史,规划中还特意保留了反映医院百年历史的传统建筑——红楼一侧的正立面,与新建的门急诊大楼合为一个整体。它既可作为绿化带的一个重要对景和历史文脉的延伸,在功能上又可辟为医院的陈列室,同时可向病员、家属开放。
医院规划以保留的原有医疗建筑为依据,根据现代医院的功能分区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医院南侧由现有的20层病房大楼(1980年代建成)和今年交付使用的21层病房综合楼共同组成医院的住院区。住院区在长乐路一侧有独立的出入口,住院、探视可由此方便出入。医院北侧是即将兴建的门急诊大楼,它的出入口面向与之相邻的华山路和乌鲁木齐路,交通极其便利。两者之间是一幢由7层高的原住院病房楼改建而成的医技中心楼,它可同时服务于住院区和门急诊区。三大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同时又有一双层空中连廊将之连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华山医院整个医疗中心。医院教学、办公区则位于门急诊大楼的上部,有面向医院内部的独立出入口,医院西南侧还有规划改造的生活设施,如职工食堂、住院医生宿舍等。
从传统老医院走向现代化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1)
简介:21世纪的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改善,使我们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医院改造高潮。从华山医院的总体改造规划和依此建成的病房综合楼,以及正在设计中的门急诊楼等实践的总结,希望对中心城区的老医院改造有一点启迪作用。
关键字:改造规划 手术中心 二次候诊
上海作为一流的国际大都市,需要建设一流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作为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老牌医院,医院硬件、医疗设备配置尽快走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山医院有三大优势:首先,医院历史悠久。它是中国第一家国际红十字会医院,筹建于1907年,1910年落成开业,至今已有近100年历史;其次,医院拥有雄厚的医疗、教育、科研力量,在医学的诸多领域都拥有一流的专业人才;第三,华山医院是上海市重点医院,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在全市医疗系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华山医院作为一所老牌医院,同上海其他一些老医院一样带有三大明显的现状特点:第一,由于受到市区用地限制,就地扩展非常困难,只能走因地制宜,就地改造之路;第二,由于受到投资经济力量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集中建设,只能是分期、分批逐步改善;第三,也是上海老医院建设的通病,对于急需项目见缝插针、随意建造,缺乏全面总体规划,造成总体布局零乱、无序的现状。
三 门急诊大楼
近日我们又完成了华山医院门急诊大楼的初步设计,它由急诊区、门诊区、教学办公区及利用保护建筑改建而成的休息陈列区组成,总建筑面积万m2。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56m,可满足最高日急诊量450人次,最高日门诊量4500人次的要求。